各地“新基建”政策頻出,從不同角度發力

最新消息 | 各地“新基建”政策頻出,從不同角度發力

最新消息 | 各地“新基建”政策頻出,從不同角度發力

近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 成為熱詞,廣受關注。在這次疫情當中,通過數字化手段來實現的精準防控,讓我們看到了數字化的巨大價值。在2020年疫情過去以後,一定會進入新一輪基建投資,但是一定會從傳統固定資產的基建投資走向新一代數字基礎建設投資,為此,“新基建”的加快推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近日,各省為更好地響應中央政策,都在加緊部署相關工作。

山東省

加快建設網、雲、端 落實“四個堅持”

3月19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山東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出加快建設網、雲、端。

“網”主要是建設泛在連接的信息通信網絡。加速發展融合5G、全光網、衛星通信和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設施,通過骨幹網擴容、國際通信樞紐建設和IPv6升級,進一步提高網絡容量、通信質量和傳輸速率。

“雲”主要是構建高效協同的數據處理體系。加快數據中心高水平建設,推動雲計算、邊緣計算、高性能計算協同發展,促進數據中心空間集聚、規模發展、存算均衡、節能降耗,提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應用場景支撐能力,全力打造“中國算谷”。

“端”主要是佈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終端設施。積極部署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強感知的物聯網與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完善泛在互聯、標識統一、動態控制、實時協同的智能感知體系。在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方面,提出升級智能融合的傳統基礎設施,全面推動數字技術與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礎設施深度融合,提升數字化、智能化和協同化水平。在安全防控設施保障方面,強化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雙重防護”,構建態勢感知、主動防禦、應急恢復、可管可控的數字基礎設施安全防控體系,提高重要數字基礎設施安全可信水平。

網、雲、端是《意見》的重點任務,《意見》部署重點任務的同時,還從總體考慮做到“四個堅持”,具體如下。

(一)堅持全面謀劃。《意見》圍繞新基建和傳統基建兩個方面進行佈局設計,既有對網、雲、端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部署,又有對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的安排,同時還兼顧了發展與安全,提出構建“泛在連接、高效協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五位一體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思路。

(二)堅持“走在前列”。《意見》起草中緊盯先進省市,合理設計發展目標,在量子通信、超級計算以及智慧交通、智能電網等領域,持續增強支撐能力,鞏固山東省傳統優勢;在5G網絡、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等領域儘快補齊短板,實現彎道跨越,增強發展後勁與區域競爭力,確保建設規模和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

(三)堅持超前佈局。著眼長遠發展,滿足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應數字技術發展形勢,在技術應用方面,提出了IPv6改造升級、新型網絡技術商用、邊緣計算部署和能源互聯網發展等新任務;在工程佈局方面,推動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海上衛星發射港、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區域分中心等一批關鍵性重大樞紐工程落地,增強山東競爭力。

(四)堅持共建共享。突出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功能集成、集約建設,《意見》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建立跨行業基礎設施“多規合一”的體制機制。推動高速鐵路、機場、高速公路等交通樞紐,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相關公共設施向5G基站、管線、機房建設開放。開展“多表合一”、“多站融合”建設試點,統籌城市掛高資源,避免重複投入建設。

廣西壯族自治區

“能源網”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印發《廣西“能源網”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廣西將圍繞“能源網”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三年大會戰目標任務,以電網、核電、煤電、風電、光伏、生物質、水電、LNG接收站、天然氣管網等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電源、輸配電、油氣管道、充電設施、其他能源設施等五大類重大項目建設,明確三年大會戰目標任務,確保三年內一批項目按期竣工投產,一批續建項目加快建設,一批新項目開工建設,確保三年完成總投資2707億元,實現項目建設的階段性目標。

《實施方案》列入“能源網”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三年大會戰項目共44項,總投資4074億元,三年投資2707億元。其中電源項目20項,總投資3072億元,三年投資1720億元;輸配電項目6項,總投資852億元,三年投資819億元;油氣管道4項,總投資136億元,三年投資121億元;充電設施項目14項,總投資13.94億元,三年投資13.94億元。

《實施方案》確定新能源項目:新建及續建一批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伏發電及生物質發電項目,總投資約900億元,三年投資782億元。

重慶市

打造“萬物互聯”新生態

3月9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關於統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物聯網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物聯網建設,指導意見提出了近期發展的五個重點。

“物聯網+智慧排水”方面,將圍繞汙水、雨水兩大排水系統,構建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物聯網體系,重點加強對水質、水量、液位、(有毒有害)氣體、窨井蓋位移、(易澇點積水)視頻等信息採集和綜合應用。同時,綜合海綿城市、黑臭水體監測系統,建立集汙水收集處理、排水防澇監測與應急響應等為一體的綜合調度、集約高效的智慧排水系統。

“物聯網+智慧路網”方面,加強對行人和車的流量、流向等信息採集和綜合研判,建立以人的出行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監測系統,並推進與重慶市智能交通升級改造工程的深度融合,開展面向無人駕駛環境的智慧道路研究與設計。

“物聯網+智慧停車”方面,加快完善停車泊位二維、三維GIS信息系統,建立全市統一的停車物聯網平臺,並支持各類智慧停車系統應用,實現資源共享。

“物聯網+智慧管網”方面,重點加強對電力、通訊、燃氣、供水及其他專業管線的空間屬性、井蓋位移等信息採集和綜合應用,並與各管線單位的專業管理系統互聯互通,與重慶市城市管線綜合管理“e呼通”平臺深度融合;結合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同步加強對綜合管廊沉降、溫度、溼度、氣體、視頻等信息採集和綜合應用。

“物聯網+其他城市基礎設施”方面,逐步推進照明燈飾、園林綠化、市政環衛、交通管理等領域的物聯網建設並接入重慶市城市信息模型管理平臺,重點加強對設施安全、穩定運行等方面的信息採集和綜合應用,實現與各種物聯網系統互聯互通。

河北省

2020年底建設5G基站1萬個

近日, 2020年河北省信息通信工作會議上指出,2020年,河北移動將繼續加大投入,規劃建設5G基站10000個,優先確保全省黨政機關、交通樞紐、核心商圈、三甲醫院等重點區域的5G覆蓋,持續打造石家莊、雄安新區和張家口5G精品網絡。

據悉,今年河北省將聚焦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助力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5G基站規劃建設和加快5G發展的意見,加快推進各電信企業集團5G發展戰略協議落地,力爭2020年底建設5G基站1萬個,實現省內全部地級市覆蓋5G網絡。同時,持續加快重點領域5G網絡建設,貫徹工業和信息化部推進“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持續提升IPv6網絡質量和服務能力,支持IPv6在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融合創新發展。

廣東省

發力城軌與5G

3月5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官網發佈《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顯示,2020年廣東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230個,總投資5.9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000億元,安排開展前期工作的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868個,估算總投資3.4萬億元。

據瞭解,此次公佈的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上,基礎設施聚焦城際軌道、5G通信為代表的“新基建”;產業工程項目上不斷向裝備製造、現代生物醫藥等高端產業發力;在民生保障方面,廣東正在不斷補足教育、醫療、應急保障等民生短板;在鐵路方面,贛州至深圳鐵路廣東段年度投資計劃120億元,廣州至汕尾鐵路、汕頭至汕尾鐵路年度投資計劃分別為80億元、35億元,廣州至湛江鐵路年度投資為70億元,這些均為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在城際軌道方面,廣東將推進佛莞城際、廣佛環線等11個項目建設,其中廣清城際廣州白雲至廣州北站段等4個為今年新開工項目;在信息通信方面,5G/4G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將投資171億元,廣東省2020年力爭全年建設5G基站6萬座,5G用戶數達到2000萬。

軌道交通建設加速,5G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廣東“新基建”正在成為下一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貴州省

深化5G融合應用發展

從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獲悉,《貴州省5G發展規劃(2020-2022)》(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佈,將重點深化5G在先進製造、智慧交通等十大領域融合應用發展,充分體現貴州特色。

貴州將從統籌規劃、開放共享、網絡覆蓋、網絡高質量發展方面加快5G通信網絡建設;從產業數字化、智慧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方面在先進製造、智慧交通等十大領域深化5G融合應用發展;從打造產業引擎、發展產業平臺、產業集聚發展方面打造5G產業發展生態;從構建網絡安全體系、強化網絡設施保障、提升應用安全服務等方面加強5G網絡安全保障。

《規劃》指出,5G以高速率、低時延和千億級的連接能力,成為構建萬物互聯的關鍵網絡基礎設施,5G的最大場景是產業級的應用,實體經濟密集的產業園區等高流量區域成為未來幾年的發展重點。

因此,《規劃》提出將5G融合應用放在產業數字化、智慧化生活、數字化治理三大方向,並部署了4K/8K超高清視頻、VR/AR、無人機/車/船、機器人等四大類的5G通用應用,同時還將在工業、醫療、教育、安防等領域廣泛應用而形成N類創新型行業應用。

2020年,貴州將結合貴州5G發展的實際需求,把實現市州以上連續覆蓋和規模商用作為發展重點,加快重要交通幹線與交通樞紐場所、重點產業園區、4A以上旅遊景區、商務樓宇、大型企業集團等重點區域的5G網絡深度覆蓋。

杭州市

2022年實現全市中心鎮以上城區5G全覆蓋

近日,《杭州市5G通信設施佈局規劃(2020—2022年)》獲杭州市政府批覆。規劃顯示,2022年實現全市中心鎮以上城區5G全覆蓋。

據瞭解,杭州共設置5G綜合接入局1087座,新建基站集群12600餘處,至2022年實現全市中心鎮以上城區5G全覆蓋,在杭州城市核心城區、重要功能區、重要場所、交通樞紐、重點公共服務設施等重點區域形成以“5G基站+5G樓宇”為基礎的新一代大容量高速移動通信網絡。

同時,對西湖風景區、城西科創大走廊、錢塘新區、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大城北地區、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和城東新城等重點區域加密佈點,提高服務效能和質量。

此外,該規劃原則同意杭州市新改建建築執行《杭州市移動通信基站配建標準(試行)》,這將改善5G信號在室內的覆蓋狀況。據杭州規劃資源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杭州市移動通信基站配建標準(試行)》實施,電梯、地下室全都會有5G信號。

成都市

深化5G融合應用發展

近日,成都出臺《關於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完成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意見》,從聚焦支持企業穩產滿產和擴能增效、築牢產業功能區生態集成優勢、深度融入國際供應鏈體系等10個方面提出33條具體措施,為奮力完成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製度保障。具體提出要加快成達萬高鐵、大運會場館、TOD、天府錦城等項目建設;推進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成都超算中心、西部電鏡中心等建設;深化5G商業應用,培育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數字文創、無人經濟、智慧會展等新興業態,將“新基建”作為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抓手。

深圳市

深化5G融合應用發展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3月16日上午,深圳市召開市重大項目推進暨經濟工作調度視頻會議,專題研究重大項目推進、軌道交通建設、5G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意味著,2020年深圳的“新基建”將全面展開。

要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來抓,堅持領導掛點、分級協調、特事特辦,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提高審批效率,加大土地整備、城市更新、徵地拆遷等工作力度,積極推動軌道交通、5G基礎設施、“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重大民生工程等建設全面提速,全面掀起前海國際化城市新中心、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重點片區開發建設熱潮。

要全力擴大社會投資,引導支持更多社會資本、民營企業參與全市重大項目建設,不斷釋放民間投資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動能。

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壓縮一般性財政支出,切實把更多的財政資金用於保發展、保民生、保重大項目建設。

此外,3月16日,深圳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布了《深圳市2020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要適度擴大投資規模,加大逆週期政策調控力度。2020年深圳市級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共安排項目661個,總投資12485億元。據悉,該計劃2020年計劃安排投資657億元,同口徑增長約15.9%。2020年,各區級政府(含新區、合作區)投資項目計劃合計約1112億元。今年市區兩級政府投資合計約1769億元,同比增長23.7%。預計將推動202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到8400億元左右,增長15.0%左右。

最新消息 | 各地“新基建”政策频出,从不同角度发力

中國信息化週報(信息化時代)

官網:www.cio360.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