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很多品牌爭相推出“歌詞瓶”、“民族瓶”等現象?對營銷有什麼啟發?

毒家攝影指南


近些年在飲料、酒類等行業有很多品牌在玩歌詞瓶、民族瓶、臺詞瓶及暱稱瓶等等,如可可口可樂、旺仔牛奶、農夫山泉、小茗同學、江小白等品牌。它們這些以包裝形式為主營銷創新,確實給品牌帶來了新鮮感,對市場也起良好的推動作用,當然這也是市場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人們消費也越來越趨向多元化、時尚化和個性化等,作為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才能不斷地滿足消費需求。在近年這些品牌的這一類做法是一種積極營銷創新行為,是值得點贊和推廣的,同時這類營銷創新也是值大家關注和思考的,他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營銷啟示。

下面筆者就談兩點重要啟示和看法,與大家分享。

一、營銷要不斷創新,使品牌充滿新鮮感

創新是營銷的靈魂,它是指揮支配著營銷的始終,沒有創新的營銷,品牌就沒有新鮮感,就會被消費者遺忘。例如農夫山泉推出系列茶飲料瓶和高端礦泉水的瓶,設計新穎,美觀大氣。尤其是他的高端礦泉水瓶在晶瑩剔透的玻璃瓶上,畫著長白山特有物種的圖案,透出濃濃的人文氣息,在市場上受到很大關注和效果。

一個品牌如果一味追求著傳統的,因循守舊,不去適應新環境,不創新,最終一定會被淘汰。企業只有把營銷創新作為企龍頭來看待,才能使企業在不斷的市場變化中成長,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壯大。

二、要與時俱進,學會個性化營銷

隨著市場競爭的同質化發展越來越嚴重,相反,市場個性化需求趨勢卻越來越明顯。為適應市場發展,個性化營銷已成為企業市場實圍的重要策略。可以說未來市場營銷的發展,企業必須把對人的關注、人的個性釋放及人的個性需求的滿足放到中心的位置,企業與市場,與消費者要建立一種新型互動關係,建立消費者個人數據庫和信息檔案,與消費者建立更為個人化的聯繫和互動關係,及時地瞭解市場動向和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向消費者提供一種個人化的營銷和服務,這些是做市場必然。如江小白個性化營銷,以80、90後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為主,針對這群年輕人的特點:(青春時尚、另類個性、網絡達人、追求簡單輕鬆而又時尚的生活)設計個性鮮明的酒瓶包裝,加之個性化營銷策略,使其迅速紅遍網絡世界。


楊旭創新贏銷


這個問題不錯,值得好好討論,歌詞瓶等瓶身包裝最近幾年很流行,我認為可以稱為是品牌營銷的新覺醒,這裡就好好分析下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

廣告大師李奧·貝納有句話,我們希望消費者說“這真是個好產品”,而不是說“這真是個好廣告”,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做廣告是手段,而不是結果,任何廣告都不能喧賓奪主,結果一定是讓人記住產品的。


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廣告創意大於說服、形式大於內容,其實偏離的廣告的初衷。而瓶身包裝新花樣恰恰是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因為它讓你直接記住了產品本身!


我把這種玩法成為創造“產品錨點”,其實,創造產品錨點的營銷手法不止瓶身玩法這一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一樣有效:


一、打造品牌衍生品

售賣的產品是滿足消費者硬性需求的,本身不會有太大的衝突感。如果打造個性化或是獨特的周邊產品,就能夠讓人尖叫,產生產品錨點。
前段時間惹人眼饞到現場掐架的星巴克貓爪杯,就是很好的產品錨點。星巴克的杯子一向被稱作是裝A和裝C之間的象徵,大家都習慣端著星巴克四處走動,星巴克也一直在打造各種各樣的周邊杯子。
可以說,這些杯子成為了星巴克咖啡的錨點(營銷禪修院:MandCX),現在一提到貓爪杯你就自然想到星巴克,這就是營銷製造產品錨點的效果,認知路徑極短,記憶喚醒直接。


二、品牌元素重構

品牌視覺識別是品牌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品牌的鮮明識別,重構這些視覺元素能夠最大程度縮短認知障礙。
不知道你看過沒有,花唄玩轉logo形象,把logo重構為一個賤兮兮的花小唄人物形象,在營銷傳播中不斷使用,讓社會化的logo人設成為了產品錨點,形成了強烈的認知。

三、產品跨界營銷

產品跨界其實就是相互賦能,在注意力稀缺年代,以彼之力為此賦能才能重投錨點激活產品,讓消費者產生價值感知。
比如奧利奧音樂盒、DJ臺和《權遊》主題餅乾也是同樣的手法,通過把奧利奧當做各種道具產生獨特的產品體驗,餅乾會打碟,餅乾能搭成臨冬城(營銷禪修院:MandCX),品牌調性和態度直擊心靈,玩在一起的理念躍然紙上,價值鮮明瞬間就讓人眼前一亮。
再舉個栗子:像肯德基炸雞味指甲油、瀘州老窖香水以及各種上了時裝週的跨界服裝都是這種營銷手法,縮短認知鏈路,讓產品跨界直觀輸出價值。


四、產品場景道具化

讓產品成為一個使用場景的標配,無疑能夠最大程度喚醒使用聯想,也就發揮了產品的錨點效果(營銷禪修院:MandCX)。

你我最熟悉的王老吉,讓產品成為怕上火就餐的標配,你一吃火鍋就會想到。還有以前Uber的營銷活動,圍繞著“一鍵呼叫”佔領出行場景,讓產品錨點激發了消費者的價值感知。


在營銷活動中製造產品錨點,就是玩轉產品,讓產品本身製造獨特的感知體驗。在整個營銷過程中,產品激發了wow fleeing反饋成為了消費者價值感知的鉤子。在信息大爆炸時代,小僧覺得,創造產品錨點進行營銷這些玩法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上希望能給你啟發,在下小僧鯤鯤,讓營銷沒有難渡的劫!


小僧鯤鯤


嚴格來說,你描述的這些類似於歌詞包裝的方式屬於舶來品!

它源於盛行於美國多年的籤語文化——美式快餐習慣在餐後配一枚小甜點,跟我們吃的小餅乾差不多。這種小餅乾在製作的過程中隨機“植入”了一張特殊的小紙條,它採用特殊的紙張和油墨印刷,以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同時又耐高溫,在小甜點製作過程中不會被毀壞。小紙條上隨機印刷了類似於心情、天氣、星座運勢之類的各種內容,被美國年輕人稱為“免費的餐後抽獎”環節,因為好玩兒便快速流行起來。隨後,這種方式又在美國一些快消品的外包裝上得到複製,像口香糖,飲料瓶,外賣包裝袋,餐盒等。

籤語進入中國也是被美國品牌帶進來的,像口香糖,可樂等。

籤語很快被中國年輕一代認可並接受,先是在香港地區大火,香港的地鐵站牌、公交站牌、公交車車體都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歌曲的推廣,很快便形成了一種時尚的城市符號,引得很多年輕人專程跑到這些地方,尋找符合自己心境的廣告牌自拍,以表達心情。

再後來,就是類似於江小白這樣的品牌,把這種文化和方式發揮到了極致,“讓你嗨起來的不是酒,而是那一句走心的話”……

其實,很多餐飲、快消品的店鋪和產品很適合用這種推廣和留客方式,因為它自帶傳播屬性。當然,它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能用一句話輕鬆get到消費者的G點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