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印度的未來,就像其開過總理——尼赫魯,所說的那樣:“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從古至今,大國崛起之路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印度也有著自己必須要克服的難題。

  • 印度地理格局的隱患

一、從茫茫雪山到恆河大平原,地理戰略要地的丟失

南亞次大陸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蘇萊曼山脈,將其和歐亞大陸隔開,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僅在西北部的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之間有一個開伯爾山口,聯接亞洲西部。

南亞次大陸中部是該地區最富有價值的兩大板塊——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雖然歷史上古代印度雖然從來沒有完全統一過南亞次大陸,但“兩河平原”一直都在古印度主要王朝的控制之下,構成了古印度的核心板塊。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二戰結束以後,大英帝國在南亞的殖民體系解體。英國人略施小計,原本統一的英屬印度,就分別獨立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雖然印度繼承了英屬印度的主體部分,但失去“巴基斯坦”,給印度的發展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其一,印度的西部防線從易守難攻的開伯爾山口,撤退到恆河平原西部和塔爾沙漠。導致印度維護西部安全成本的大幅提高。上世紀90年代,印度為了阻止從巴基斯坦潛入的極端份子,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邦和拉賈斯坦邦修建隔離牆和邊境公路。在21世紀初,印度在印巴爭議的克什米爾印度控制一側建立隔離牆。而這些邊界安全項目,至少要耗費印度數百億盧比。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夜幕下印巴邊界清晰可見

其二,在印度東部,隨著當年印巴分治,對於印度極其重要的恆河三角洲(原本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1972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期間,獨立成為孟加拉國)脫離印度。恆河三角洲對於印度意義,相當於長三角地區對我國的意義。

失去恆河三角洲,不僅僅意味著印度失去了將近15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同時也是世界級大河,年平均徑流量達到5000多億立方米,其內河航運價值非同一般。但恆河的入海口卻不在印度自己手裡,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內河航運的發展。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孟加拉國與恆河三角洲

有人說印度為啥不收回恆河三角洲呢?其實,從印度立場來看,雖然恆河三角洲非常重要,但印度並沒有打算將其收回,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位於恆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88%以上的人口都是穆斯林。在印度國內,印度教徒和MSL之間的矛盾,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捋清楚的。

二、被人惦記的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位於印度南部,深入印度洋腹地,是印度洋國際航道重要中轉站。這一地區最大的優勢在於,沿海地區沒有大型海島,出入印度洋非常方便。只有半島在最南端散落著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群島和拉克沙群島等小型島嶼。其中拉克沙群島本來就屬於印度,而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都是小國,無法對印度形成有效制約。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左下方德干高原

凡是都有兩面性,印度南部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對於印度自身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然而對於全世界任何有心爭霸的大國,德干高原同樣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這裡的任何風吹草動,無時無刻不牽動著域外其他大國的神經,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了,以印度能否守得住這塊戰略要地,還是一個未知數。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繁忙的印度洋航運

  • 崛起之路上的隱患

一、印度龐大人口規的模,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了是人口紅利,管理不善就是定時炸彈。

很多人都以為中國憑藉自身人口紅利快速發展為由,想當然的認為,同樣擁有龐大人口的印度也會複製中國奇蹟。然而,就印度目前的情況,其龐大的人口規模,正在一步步成為其發展的負擔。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首先,雖然印度人口規模龐大,但其人口素質卻非常有限。據報道從2001年至今印度文盲率從35%下降到上現階段的6%左右。看起印度教育成績斐然,然而背後的真相卻是——按照印度的規定,七歲以上人口能以印度貨幣上17種語言的任何一種讀或寫,就可以看做非文盲。作為對比,聯合國規定的文盲有三類:其一,不能讀書識字的人,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盲;其二,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即地圖、曲線圖等常用圖表);其三,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由此可見印度基礎教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印度發展緩慢的農業,是否可以養活爆炸性增長的人口。雖然印度耕地面積排名世界第一,超過1.6億公頃,但是其糧食產量僅是我國的一半左右。與此同時,印度人口還在快速增長,其人口規模即將超越我國,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最後,印度人力資源嚴重錯配。雖然印度高等教育實力,得到全世界肯定,但鑑於種姓制限制,很多印度低種姓人口,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接受高等教育,但依舊只能從事很低端的工作,對於低種姓的印度人,知識並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這也是印度人才不斷流失的重要原因。

印度是全球著名軟件外包服務業大國,而印度這一行業之所以高度繁榮發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為一種20世紀後期才出現的全新產業,軟件外包業並沒有納入印度教體系當中。很多低種姓印度人才可以毫無障礙的從事這一行業。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印度深圳-班加羅爾

二、“車同軌、書同文”對於印度來說還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印度至今還沒有做的“車同軌、書同文”。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國就統一了文字,而印度從中央到各國地方邦,官方語言就有17種,如果加上使用人數較少的語言,全印度就有數千種語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印度的國民凝聚力。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有人說在英語是印度社會通用的一種語言。然而根據權威結構統計,在印度將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人口,僅僅12%左右,也就是說整個印度只有1億多人能夠熟練使用英語。

雖然這些年,印度官方大力推廣本民族語言——印地語!但就目前印度自己統計的數據,如今13億印度人僅有44%左右的人能夠熟練的使用印地語。作為對比,早在兩千年前中國人就可以做到無障礙交流,今天普通中國人甚至可以看得懂兩千多年前漢朝的文獻。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印度五花八門的語言

三、印度礦產資源儲備極不均衡,關鍵資源匱乏

印度礦業最大特點就是重要礦產資源產能嚴重不足,最典型的就是石油。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我國典型的貧油國,但和印度比起來我們情況好太多。同樣是能源消費大國,如今印度石油日產量還不等100萬桶,石油進口比例超過80%。

印度:崛起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以上內容,僅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各位小夥伴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贊加轉發。如果你有更好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你的鼓勵就是我堅持奮鬥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