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在西寧某個深夜燒烤局遇到了《那片湖水》的導演楊恆。他為人所熟知的湘西縣城少年到成年三部曲作品,依次是《檳榔》、《光斑》和《那片湖水》,可惜大陸觀眾看過的並不多。去年First費比西獎有三位男影評人投給了它,可見資深影迷心中對大陸阿彼察邦的厚愛。楊恆本人就像他片中的長鏡頭一樣,安靜端莊,白淨澄澈,鮮少社交,過著一種類隱居的非常態生活。導演表示正在籌備第四部長片《山鬼》,從片名看應該依舊是有關小鎮農村種種,內容上是否有所突破,期待大熒幕能夠共睹。在此貼一篇舊文,給無聊的生活一記麻木的波動。

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第43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導演楊恆執導的電影《那片湖水》入圍“光譜單元”。製片人石磊稱,該片在鹿特丹獲得強烈反響,中國文化再次引世界關注。


《那片湖水》通過展現男主角田力青年時期在一個湘西小鎮的經歷,演繹了一處關於生存的輪迴悲喜劇。

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全片充滿靜止不動的超長鏡頭,觀眾往往離鏡頭很遠,空曠的畫面中人物位列中間,形成一種孤冷的寂寥之感。平靜的湖水中央,田力划著一艘白船,一鏡到底的跟拍特寫,將人物內心的焦灼不安表露無遺。導演構圖十分精巧細緻,每一幀都是用心佈景,體現了他非凡的攝影技術和運鏡能力,只是到後面有些審美疲勞,令人感受到稍顯刻意的良苦用心。 片子裡主角的臺詞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靜靜地沉默不語,一個個長鏡頭串聯出一個三角愛情故事。人與人之間的空間和距離,通過鏡頭的拉近和放遠,一一展現心境的壓抑和釋放。這種非常簡約而富有時間感的表現形式擁有很多的可能性,畫面景物的意向和符號給予觀眾充分的想象空間去留白解讀。

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電影的色彩飽和度十分豐滿,湘西小鎮的鄉村景色寧靜平和,湖水幽藍流緩,蘆葦茂密叢生,群山若隱若現,城市中的人與周圍的環境似乎格格不入。影片中有一段男主角登上縣城住房的陽臺,周圍建築的冰冷質感傳達出一種肅靜的落寞,印著“歡度國慶節,喜迎十八大”的大紅燈籠與滴水的紅色水桶以及白色的裸體塑像相映成趣。這種略顯突兀和不太協調的景象,反映出主角橫亙城市與農村之間無腳鳥的尷尬處境,他未能在兩者之中尋得合適的生存方式。

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普通觀眾會覺得這部電影略悶,不起眼的山峰,蟲鳴水聲,雞飛狗叫,像極了阿彼察邦《熱帶疾病》中燥熱的夏天,有一種潮溼的美感。影片充斥著和性、衝動、叛逆、理想、荒唐有關的鏡像,像一段無趣的被遺忘的生活。窸窣的船聲,轟鳴的汽笛,夾雜無聊的汽車電視廣告和新聞,這都是男主角煩悶日常的象徵,生活沒有樂趣,似乎沒有繼續的必要。


影片中男主赤身躺在臥室裡,粗重的呼吸聲,伴隨百無聊賴的電視節目,隔壁牆傳來朋友猴子和女朋友的做愛呻吟。強烈的好奇心驅使,男主角趴在牆上,就像一條血脈賁張的蜈蚣。此刻對女性特徵的聯想開始刺激男主角的神經,內心被久久深埋的慾望被挖掘逐漸甦醒。

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清晨的湖邊,三人躺在一張藍色的沙發上,繾綣糾纏的身軀,他們不知道為什麼生活會是日復一日苦悶無聊,慾望通過喝酒得以解救,破碎的瓶子是性壓抑釋放的殘骸,聒噪的搖滾配樂,給安靜平和的鄉村一陣刺入強風。生活並沒有製造出亮點,也不存在驚奇,久被壓抑的情緒爆發讓觀眾對男主角剋制的遲鈍有莫大的幻想與認同。

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如何度過無聊漫長整天無所期望的日子?片中的人都帶著無聊無奈的情緒,遊蕩在我們模糊的夢中。攝影機冷靜地交代生活的另一種沉默的冷峻面貌,殘酷和本質,生活毫無道理, 長鏡頭對出神入化的風景中的暗流湧動、河流的鏡頭讓人想到阿彼察邦《布米叔叔》,生存的無聊、壓力與慾望的捕捉,凝滯著讓人憋悶的麻木和空白。

一部典型男權傾向的電影,會對女性造成侵犯嗎?

影片結尾田力回到城裡的家,抱著自己的孩子,站立在陽臺凜冽風中,孩子的衣服呈現紅黃藍綠的色塊,就像是田力自己在湘西小鎮中青春遭遇的意象色彩,紅色的燈籠、水桶、火車,黃色的檀木桌、房間、牆壁,藍色的裙子、摩托、湖水,綠色的蘆葦、草地。這似乎在印證著田力在小鎮經歷的一切,今後也會遺留在孩子身上。呼應開頭赤身的父親(自己)跳水自殺的畫面,父親和田力的形象交疊。也許田力在小鎮經歷的也是父親過往的遭遇,並且將繼續發生在下一代的生活裡,達到青春經歷的輪迴。

田力對生活懵懂無知的忍耐,將自己躲藏在青春期內,像鑽在一個綿長無盡的甬道之中,悶熱潮溼黑暗。相比較那種華麗美好的青春片,被裝點得詩意盎然充滿光彩激盪起伏,《那片湖水》是一點一點、慢慢地進入青春的味蕾,將苦樂酸甜豐富進人生的體驗,曲徑通幽,這種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