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寄生蟲》是一部深刻反映社會與人性的電影,通過底層人物視角展開,體現貧富階級的生活狀態,以及貧富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窮人疲於生存,富人忙於享樂

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劃分為七個等級,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需求為人類的基本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為成長需求。

基宇一家四口擠在狹窄的地下室,每天為蹭wifi、失業、生存而發愁。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基宇爸爸基澤吃的麵包裡面藏著死灶馬;為了免費滅掉這些灶馬,他們任由消毒氣體從窗戶外飄散進來;為了賺錢養家,他們給披薩店摺紙盒子,跟披薩店的社長理論少扣一成報酬。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樸社長一家四口住著帶花園的獨棟別墅,家裡有女僕人幫著幹家務,男司機接送上下班,有家教老師給兩個小孩補習功課。

他們考慮的是如何讓小孩受到更好的教育,如何讓一家人的休閒生活更有樂趣,他們忙著朋友之間的聯誼活動。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基宇與樸社長兩家人的生存狀態與生活環境形成強烈的對比。

當一個家庭最底層的生存需求未得到解決之前,他們就如蟑螂一樣掙扎在黑暗的地下室裡,一代傳一代。他們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人際關係網絡,缺乏原始資本積累,只能日復一日的在生存邊緣掙扎。


窮人之“惡”,富人之“善”

柴靜在《看見》一書中說:世界上本沒有好人壞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壞事的人。

人們在慾望的驅使下,做著趨利避害的事情,不能因為一個人幹了一件壞事,就給其貼上壞人的標籤,也不能因為一個人偶然幹了一件好事,就將他以好人著稱。

而關於好與壞,善與惡,電影《寄生蟲》給我們傳達的觀點是:“富人更善良”“富人的孩子沒有褶皺”“因為有錢所以善良”“窮人為了生存會做惡事”。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基宇同學敏赫因為要出國,將基宇介紹至樸家當家庭教師,在妹妹基婷的幫助之下,基宇製作了一系列偽證書,贏得樸太太的信任順利就職。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緊接著,基宇通過偽證書將妹妹基婷介紹至樸家當小孩多松的畫畫老師,基婷又通過奔馳車上的“內褲事件”將年輕的司機趕走。更厲害的是,他們聯合起來陷害樸社長家原僕人雯光,讓她失去了穩定的工作,而讓媽媽忠淑得到女僕人一職。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貧窮的基宇一家,在生存與就業的利益面前,不惜使出各種手段取而代之,他們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惡劣的,這是人生存的本能。當媽媽忠淑發現樸家地下室裡住著同為底層貧困階級的雯光兩口子時,兩家因貧窮造成的“惡”更明顯了。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雯光用手機拍攝了基宇一家欺騙的證據,並用來威脅基宇一家,讓基宇一家四口跪著求饒,兩家在主人的客廳裡撕扯,醜態百出。為了掩蓋欺騙的事實,保住工作,基宇爸爸將雯光兩口子重新綁回了地下室,不顧對方是否頭破血流。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兩個底層家庭沒有守住“善”的底線,紛紛露出猙獰的面目,媽媽忠淑將雯光一腳踢下了樓,而看似善良正直的基宇也搬起石頭想要致雯光兩口子於死地。

富有的人,不用考慮生存與安全,他們活得更有骨氣,不屑於做一些見不得世面的行為。

而陷入貧困的人們,更計較利益得失,因為失去工作意味著生活得不到保障,這就是社會的殘酷。


窮人愛幻想,富人持偏見

一直處於貧困與底層的人是有原因的,除了資本與人脈積累不夠,更有一種“窮人式思維”在侵蝕著他們。我們所說的“窮人式思維”就是愛幻想,而不付出實際的努力。

基宇一家和雯光一家都有這樣一種窮人的惡習。

在樸社長一家外出露營後,基宇一家霸佔了樸家的客廳,幻想著自己像主人一樣生活在這裡。

他們在客廳喝酒,幻想未來的美好生活。基宇想追求樸家的女兒,偷看她的日記以瞭解她內心的真正想法,完全違背了敏赫的約定。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忠淑幻想著給親家洗臭襪子,服侍親家。基宇的爸爸更是口口聲聲說自己就是這個家的主人,正在享用主人應有的一切。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與基宇一家有類似幻想的是雯光一家,在雯光還是樸家的僕人時,她也曾跟丈夫在客廳裡品酒、聊天,幻想著上層人士的生活。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當樸家因為暴雨連夜趕回來之時,這一切的幻想都成了泡影。兩家人就像蟑螂一樣,躲的躲,藏的藏,生怕被主人踩住了命脈,畫面可笑又可悲。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說到富人的偏見,不得不說“窮人的味道”,樸家從小到大都聞出了與他們不一樣的味道,那是地鐵裡的味道,是一種難以入鼻的味道。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他們對這種味道敏感又排斥,覺得這種味道汙染了他們的奔馳車,他們總是懷著鄙夷的神色排斥這種底層的味道,也正是他們的不屑,激起了基宇爸爸的不滿,最後將刀刺到了樸社長的胸口。


學習是實現“階級躍升”的唯一方法

貧富階級差距大,並不是說兩個階級是無法跨越的,而實現階級躍升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

窮人想要變得富有,就必須制定目標,通過學習轉變思維,一步步朝著目標實現。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電影的結尾,基宇通過信號燈,得知殺了人的父親躲在原樸社長的別墅地下室裡。他明白,只有他將別墅買下來,父親才能從地下室走出來看到陽光。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其實,我們面對的現實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10幾億人口,貧富差距之大難以想象,而高考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高考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公平的,沒有貧富的差距,只要你刻苦學習,付出努力,就有機會在高考中勝出,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開闊。

電影《寄生蟲》:你卑微活著的樣子,真不如一隻蟑螂

為了激起觀眾的情緒,電影裡關於窮人與富人的對比顯得尖銳和極端,但是誰又能徹底否認呢?萬千觀眾,萬千種生活,電影來源於生活,又以縮影的形式反映生活。

或許是某個鏡頭,或許是某個人物的表情特寫,就能觸動我們的內心,引發我們去思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