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轉換大法-中醫千古不傳之祕


陰陽轉換大法-中醫千古不傳之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學習參考。

本文轉於“傷寒論bbs”,作者duck521。

自古以來中醫(世醫)的神秘莫過於用藥的神奇,而用藥的獨到莫過於陰陽的轉變,何為陰陽的轉變呢?常聽人說中醫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其實藥量只是一部分,我說其實中醫不傳的是藥物的陰陽轉變規律,為推廣我中華國術,提高臨床療效特將天機述於有緣之人。

陰陽轉換大法

一、基本概念

1、任何事物陰陽的屬性都不是一定的,是隨外界環境改變而改變的。

2、應用在治病中首先要以所治療的患者為基本參照物,而後立藥物的陰陽,而不是以藥物本身去立陰陽(很重要哦)。

3、藥物陰陽的確立是以藥物的濃度、氣與味的厚薄、溫度為基本變量展開的。

4、陰陽在藥物中的體現是以量變而變的,具體為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就是在一個太極中,陰陽平衡時,陰是陽的二倍或者陽是陰的二倍,

比如陰是陽體積的二倍,而同時陽又是陰質量的二倍等等......

5、改變物質的量就將改變了物質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範圍內)。

二、舉例應用

如一人體溫為36.8度,你給他一杯水,如果水低於18.4度就是趨於陰性的水,陰則向下,向裡,你喝下去覺得肚子裡很涼快,那水對你來說就是淡味的涼藥。但如果你喝的是73.6度以上的熱水,那水就是趨於陽性的水,陽則上行,趨於表,你喝下去一會就出汗了,那水對你來說就是淡味的熱藥。為什麼是淡味的呢?這是與你身體的酸鹼度對比而言的。

同樣是水同樣是一個人,溫度變了,藥的陰陽屬性就變了。中醫很科學很簡單,其實內經中講的“要”也就是參照點的改變,一樣的藥在不同人身上藥性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中醫難嗎?很難!不告訴你這個原則,你光研究藥那你研究去吧,這一輩子,未必能精通幾味藥,人有500變,有8萬4千演你就是窮其一生也不能精通多少。

三、陰陽法則

陰陽各自有不同的運動規律,不可完全混淆套用,應因性而辨,因辨而用。

  • 如味之薄者為清陽,清陽出上竅;味之厚者為濁陰,濁陰出下竅。
  • 如氣之厚者為陽;氣之薄者為陰。因有氣之薄者為陰,所以有茯苓利水而下行之功。

陰陽轉變凡此種種,陰陽不在藥性而在人心,人使之陽則陽,人使之陰則陰,至此則藥無有陰陽矣,至此可知為何滋陰寒涼一派,與火神一派,用藥天差地別而能各自取效,而後輩仿之則不效而多出偏,實未得真傳也。今有緣者得之,仔細玩味,可造福一方,揚我國術,振興我中華,不辱歧黃之旨。

* * * *

“人心”為用藥者之心,用藥之人要明陰陽轉化之理,正所謂陰陽同根。如舉例的水,你要它呈陽性,它就是陽性,你要它呈陰性,它就呈陰性,全在人應用。心通陰陽轉化之理,可無藥不陰,可無藥不陽,故藥已無陰陽,而陰陽在人心。

再比如咖啡,少量喝時能促進睡眠,多量喝時就是興奮了。有些人體質不同,多喝促進睡眠,少喝卻興奮,奇妙啊!記得王洪圖在講《內經》時也曾感言,治療失眠與多眠用的方子是一樣的都很有效,但劑量卻相差很大,就是這個道理。常言道物極必反,就是陰陽屬性在一定條件下轉換了。

中醫是取象比類的科學,多觀察自己的周圍,隨處都是大道。

在學中醫的方劑組成及其變化時,曾聽到過一位資深望重的老中醫告知:“中醫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同一種中藥,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可以完全相反的作用,個體不同,劑量也會不同。例如:

  • 黃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內明顯,30克以上就趨向抑制;其對血壓影響,15克以內可升高血壓,35克以上反而降壓。有氣虛症狀時,用炙黃芪,無氣虛症狀,則用生黃芪。
  • 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藥,用量大於其它藥一倍有餘(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藥,用量與各藥相等(起疏肝解鬱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藥,用量極小(取其升舉清陽的功能)。
  • 白朮——常用量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
  • 紅花——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
  • 薄荷——用3克以疏達肝木,用至15克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則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以祛除在表之風邪。
  • 川芎——小劑量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大劑量反而麻庳子宮。
  • 枳實——小劑量能使心臟興奮,大劑量使之抑制。。。。。。。不一一例舉。

“中醫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個個體的差異不同,用藥劑量也會不同”,一句堪為中醫經典總結和昇華。

◎藥性陰陽論

藥有氣味濃薄不同,輕重不等,寒熱相雜,陰陽相混,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清陽發腠理,實四肢,清之清者也。濁陰走五臟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清中清者,養榮於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氣為陽、氣濃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洩,氣濃則發熱。味為陰、味濃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味濃則洩。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淡味滲洩為陽,酸苦湧洩為陰。辛甘淡之熱者,為陰中之陽,酸苦鹹之寒者,為陽中之陰。

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為利水而洩下?內經雲,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利水而洩下,然而洩下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乎太陰也。

麻黃甘、為在地之陰也,陰當下行,何為發汗而上升?內經雲,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發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乎太陽也。

附子氣味俱濃,其性熱,乃陽中之陽,故經雲,發熱。大黃氣味俱濃,其性寒,乃陰中之陰,故經雲,洩下。淡竹乃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苦茶乃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藥有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鹹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內經曰,補瀉在味,隨時換氣,故升以散之,散其在表拂鬱也。甘以緩之,緩其大熱大寒也。淡以滲之,滲其內溼,利小便也。苦以洩之,洩其上升之火也。酸以收之,收其精散之氣也。鹹以軟之,軟其燥結之火也。

春氣溫而宜用涼藥,夏氣熱而宜用寒藥,秋氣涼而宜用溫藥,冬氣寒而宜用熱藥,此特四時之正耳,若病與時違,又不拘此例也。假如夏月忌發散,苟表實極重之症,雖用麻黃一兩何妨,其餘可以例推。病在上而宜用升藥,病在下而宜用降藥,病在外而宜用浮藥,病在內而宜用沉藥,故經曰,升降浮沉則順之,謂順其升降浮沉藥味之性也。

》》編後語

本文的第四部分探討“中醫時間觀與用藥”,聯繫運氣學說、季節、時節、日期節律等探討了不同疾病、病位等的用藥,闡述了用藥的奧妙。在如今普遍採用大方的情景中,揭示中醫用藥的一種思維路徑,值得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