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宜昌、鄂州等地出現搶購糧油現象,闢謠:別盲目跟風搶購

近日,黃岡、宜昌、鄂州等地出現搶購糧油現象。為此,當地3月31日均發佈闢謠提醒,不要再盲目跟風“搶米搶油”。

黃岡:不要再盲目跟風“搶米搶油”

黃岡表示,散佈糧油緊張的虛假信息,是否是個別不良商戶為促銷庫存物資所為,正在調查之中。黃州城區糧油等生活物資庫存充足,完全能滿足群眾生活需求,而且後備貨源組織正常、有力。

請廣大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不上當。對別有用心製造謠言引起混亂的,將依法從嚴打擊!

黃岡、宜昌、鄂州等地出現搶購糧油現象,闢謠:別盲目跟風搶購

鄂州:千萬不要跟風搶購糧油

鄂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全市糧油庫存充足,能夠滿足群眾正常需求。鄂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呼籲廣大群眾正面宣傳,不要捏造、散佈漲價信息,造成市場恐慌。對於少數經營者利用疫情防控之機,違背商業道德,違反價格法律法規,藉機哄抬大米或食用油商品價格、串通漲價、以劣充優、囤積居奇等行為,歡迎廣大群眾向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和發改部門舉報。

黃岡、宜昌、鄂州等地出現搶購糧油現象,闢謠:別盲目跟風搶購

宜昌:稻穀庫存可供消費近6個月

宜昌提醒,夏季馬上來臨,大米麵粉容易變質,請大家理性消費。宜昌市發改委副主任鄧明亮介紹,宜昌中心城區庫存成品糧米麵合計10073噸,可供中心城區總人口消費30.5天。宜昌境內稻穀庫存約43萬噸,儲備稻穀38.09萬噸,大米加工企業商品稻穀4.7萬噸,共可加工成品大米23.5萬噸,可供全市總人口消費近6個月。

黃岡、宜昌、鄂州等地出現搶購糧油現象,闢謠:別盲目跟風搶購

疫情或影響全球糧食體系

據新華社報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官方網站說:“除非我們快速採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

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糟糕情況預計將在4月和5月出現。

近期有多個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也開始限制本國農產品離境。越南暫停了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爾維亞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他農業物資的出口;作為全球重要的小麥麵粉出口國,哈薩克斯坦禁止了小麥麵粉、胡蘿蔔、糖和土豆等農產品的出口;而俄羅斯方面也表示將每週評估情況來決定是否出臺出口禁令。此外,還有消息稱,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出口也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出口效率放緩。

國內糧食供應充足

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在6.5億噸以上,其中谷物佔比92%以上。雖然我國糧食年進口量超1億噸,但其中近80%為大豆。主糧稻穀、小麥、玉米等進口量僅百萬噸級別,佔國內消費總量的1-2%左右。當前我國主糧庫存充足,2019年底稻穀、小麥、玉米庫存消費比分別為:86.2%、91.1%和39.9%。我國主糧基本已實現完全自給,且階段性過剩。

國家儲備保障糧油安全。當前我國擁有超過1.5億的糧食儲備,小麥、稻穀等口糧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同時我國在大中城市建立了滿足市場供應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應急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