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不知不覺,《安家》即將迎來結局。在這部以賣房為前提的電視劇咯,我卻著實心疼房似錦的人設。同時,我們也終於讀懂了房似錦的那句臺詞:

“從打擊中變得堅強,就是我一生的任務”這句話背後的原因和意義。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房似錦聰明、上進、肯吃苦。為了開單賣房,她做的永遠都比別人多,業績當然也遙遙領先。我們想象中的她,應該是收入不菲,精緻的職場女精英。但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她一年四季的服飾,來去都是那幾套便服或工作服;不太愛化妝,也不太講究女人最愛的“新款包”;頭髮短到省洗髮水;曾經住的是最便宜的凶宅,熬夜工作連燈都沒捨得開;早飯永遠是包子和豆漿,甚至在最初,同事們都在暗地裡嘲笑她是個空降的“土包子”、“鄉下妹”……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年入上百萬的店長,為何這麼"艱難"?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感同身受”體驗了房似錦“原生家庭”的經歷,才發現間接造房似錦,這股不屈不撓對抗命運的性格和韌勁,也恰恰是來自她的原生家庭。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那我們這一生受哪個家的影響最深?

其實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因為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這個家庭裡的影響而形成。當我們成年後,會不自覺地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行為,或者做一些恰恰相反的行為。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不是我們討論人性缺點的擋箭牌,更不能躲在這個擋箭牌後,永遠做孩子。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巨大影響,每個人成長為現在的模樣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密不可分,但這種影響,不是決定性的。

當我們追根溯源去探索自己內在的問題時,原生家庭是方向所在,朝著這個方向去探索,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發現自己內在問題的根本,然後去糾正,去癒合,逐漸擁有一個更加完整的靈魂。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我們每一個人,窮極一生,都走在這條完整自我靈魂的路上。

那些不去粉碎不去重建不去修補的東西,會伴隨一生。而這些東西,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繼續延續給後代。這條完整自我的路,始終是不完滿的。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房似錦就沒有一味的妥協和自卑,正是房似錦的身上的韌性,讓她在各種絕境中艱難求生,生活的希望似乎在向她招手!在精英眾多的上海房產中介中,房似錦的業績一直保持前茅——“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因為這股韌性,房似錦可以在母親和弟弟的雙重壓榨中,活得積極向上;我們都相信,房似錦性格中的這一股韌性,一定會讓她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安家》|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