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縣是“中國淮山之鄉”,該縣充分發揮硒鋅土地的資源優勢,引導貧困戶大力種植淮山,實現穩定增收。 江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縣創新推出“扶貧資金整合量化折股”模式,引導村集體、貧困戶入股,併為有勞力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東南網4月1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江月蘭)3月26日一大早,明溪縣瀚仙鎮大焦村貧困戶黃顯全像往常一樣上山巡護。黃顯全是大焦村的護林員,利用每天早上、中午巡山,每月增收1200元。2016年底,黃顯全已實現脫貧。為助力他穩定脫貧,2017年6月,在縣扶貧幹部的幫助下,他參加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初級電工培訓考試,取得電工證後,進天成天然氣公司務工,月工資增加2200元。業餘,他還兼職水電維修,每年實現額外增收1萬餘元。

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明溪縣壓緊壓實責任,打好扶貧“組合拳”,狠抓扶貧實效。全縣3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1641戶4922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1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縣幹部深入瀚仙鎮巖裡村興旺花卉合作社種植基地現場檢查核實扶貧資金落實情況。江月蘭 攝


壓實責任保攻堅

堅持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實行脫貧攻堅書記、縣長雙組長制,建立37個行業部門分線作戰、9個鄉鎮分塊作戰,實行掛村鄉(鎮)領導負總責,落實“六位一體”責任制。堅持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脫貧攻堅工作,脫貧攻堅指揮部每月至少研究1次脫貧攻堅工作,扶貧辦定期召開“三保障”部門聯動會議,把脫貧攻堅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選優配強班子帶頭人,全縣約70%村黨支部書記為致富帶頭人。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均配一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支扶貧工作隊、一名扶貧特派員、一名科技特派員和一名產業指導員。建立幫扶“1+2”工作機制,在“321”幫扶機制的基礎上,實行貧困戶“分級診療”機制、入戶幫扶“七看七查”機制,建立健全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聯合工作機制,全面開展扶貧“逐村逐戶逐人逐項”會診行動,確保責任、政策、工作落實。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縣發展光伏扶貧,引導村集體和貧困戶入股,促進村財村民增收。江月蘭 攝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豐富的鳥類資源吸引了許多國內外野生動物攝影師前來拍攝。 江月蘭 攝


多措並舉促增收

近年來,明溪縣大力實施產業扶持、就業幫扶、光伏入股、生態扶貧等舉措,打好貧困戶增收“組合拳。立足本縣淮山、紅豆杉、食用菌、優質稻、柑橘等特色產業優勢,創新“菜單”產業扶貧機制,促進自力更生,累計補助資金1601.5萬元,覆蓋貧困戶達98.5%。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量化折股等扶貧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通過開展技能培訓、企業崗位信息推送、以工代賑及公益崗位騰崗就業等渠道,保障有就業需求、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就業創業,累計培訓創業貧困農戶165人,創業致富帶頭人30人,落實雨露計劃培訓1018人,511名貧困戶通過護林員、保潔員、公路養護員等公益崗位實現“家門口”就業。同時,連續5年開展社會扶貧“一村兩戶”活動,累計動員70家農業經營主體和工業企業,吸納貧困戶就業330戶,每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力推進光伏扶貧,投入8354萬元,跨鄉聯建方式建光伏電站11.43兆瓦,其中2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每年分別增收36萬元、24萬元,3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平均每年村財增收12萬元,18個市、縣重點貧困村平均每年村財增收6萬元,並帶動全縣貧困戶1350戶,82%的貧困人口吃上“陽光飯”。發揮森林資源優勢,推出小額扶貧貸款,1060戶貧困戶通過小額信貸入股林業總公司,平均每戶年增收600元以上。同時,引導支持貧困戶發展“生態+林下經濟”“生態+觀鳥休閒”“生態+鄉村旅遊”,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靠山。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縣城關鄉獅窠村貧困戶葉根友入股“中蜂養殖合作社”,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江月蘭 攝


“感謝縣裡的扶貧好政策!去年,我得到了光伏入股分紅550元、林業入股分紅1200元、養蜂入股分紅1440元,還分到了7斤蜂蜜。”城關鄉獅窠村貧困低保戶張金蓮欣喜地告訴記者。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縣常坪村家庭簽約醫生上門為村民免費測量血壓 江月蘭 攝


精準施策促穩定

實行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1352人享受兜底政策,佔全縣貧困人口總數的27.3%,由每年3550元提高到6456元。2019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316元,增長40%。

落實教育扶貧機制。建立結對幫扶和“一函兩單三扶”機制,全縣1002名教師與644名貧困學生建立結對幫扶。全面落實學生教育資助政策,累計補助學前、義務、高中教育階段困難學生4287人次356.84萬元,資助大中專學生349人次111萬元,為799名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561萬元。

實施“健康扶貧”行動,為貧困戶建立1份健康檔案、購買1份綜合保險、每年進行1次以上健康體檢,構建“六道防線”。累計11042人次醫療就診,醫療總費用1585.26萬元,各道報銷補助共計1505.11萬元,報銷比例達95%。

楓溪鄉的貧困戶邵順峰是醫療救助、醫療疊加保險的最大受益者,去年8月9日,他在地裡幹農活時不慎摔倒,頭部嚴重受傷,兩次住院共30天,醫療費近8.5萬元,個人只自付了2700元(含救護車輛使用和搶救費),他還得到縣扶貧辦為其購買的國壽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款1.7萬元。

實施易地搬遷扶貧,確保貧困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全縣累計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474戶1606人,建成集中安置區8個,安置貧困戶356戶1178人,並對483戶房屋實施危房改造,對326戶實施房屋零星修繕,全面完成6戶貧困戶災後重建。投入1461萬元實施飲水安全提升工程339處,農村集中供水率96.89%,全面加強貧困戶用水水質水量檢查,建立一戶一檔,確保貧困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為解決搬遷貧困戶後續發展問題,在安置區旁建成溫室大棚5個100畝、4個扶貧車間,扶持貧困戶就近發展產業、務工就業。

明溪:打好增收組合拳 決勝脫貧攻堅

明溪縣胡坊“家家蔬菜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種植花菜、紫茄等蔬菜,助力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 江月蘭 攝


“戰疫戰貧”兩不誤

“2016年種下的30多畝臍橙長勢很好,今年就能掛果了。3月初,在縣、鄉農技專家的指導下,我又種下了30多畝臍橙。”沙溪鄉永溪村貧困戶吳仲福告訴記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明溪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幫扶,共籌集1萬餘個口罩發放到貧困戶手中,並逐戶逐人開展受疫影響調查評估,實施精準幫扶。組織132名煙技員、農技員開展農業技術線上指導和線下服務,助力抓好春播春種,對有需求的貧困戶提供代購農業生產資料、送貨上門、聯繫代耕代種、機耕機種等服務。還積極與各類市場主體、國有企業、電商平臺等對接,助力貧困戶銷售禽蓄、蜂蜜和雞鴨蛋等農產品,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銷售低問題。強化金融信貸支持,及時通過續貸、展期等方式減輕貧困戶還貸壓力,並結合疫情防控需要,新增保潔環衛、防疫消殺等臨時性公益崗位。持續推進“停課不停學”,對因條件限制無法網絡學習的貧困生,組織教師送教上門595人次。組織家庭醫生、鄉村醫生及幫扶責任人,做好貧困戶健康隨訪、藥物代購配送等,切實保障就醫用藥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