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中國抗疫兩個多月以來,終於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要去讚頌的人,要去感恩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可以說每一位為疫情的防控做出貢獻的人,或大或小,都值得我們去感恩,去記住,去讚頌,但是今天特別想寫一寫鍾南山院士。

前幾天看到一個帖子:我不想再看到關於鍾南山院士的任何消息了。這是第一句,我以為他對鍾南山院士有什麼不滿,點開一看,淚目了。

帖子以下的內容大概意思就是,鍾南山院士自抗疫以來沒有一天消停過,時刻關注著疫情,時刻給大家帶來第一手好消息,時刻為抗疫奮鬥著。國內疫情好轉,他又轉向國外,每天都是各種研究和指導。那位網友表達不想看到他的消息,是想他能夠為自己著想,休息一下。

可是抗疫仍在進行中,依照鍾南山院士的作風和態度,看樣子他是不會休息的。他這根定海神針,一直會堅持到最後。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從疫情開始,80幾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就一直在前線,跟眾多醫護人員一起,對抗病毒,用自己的生命為所有人擋住死神的腳步。

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網上流傳一個詞,特別適合他,那就是“寶藏老男孩兒”。

一,他,做事踏實,為人善良(全國恐慌,鍾老定心)

他是院士,也是戰士。他讓大家別去武漢,自己卻第一時間義無反顧地去了,直奔武漢,毅然逆行。從1月18日至今,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已經在抗疫最前線奮戰了將近70多天。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接到通知的18日,鍾南山立即出發前往武漢,在高鐵上還不忘時時查資料。晚上九點多的時候,還在高鐵上,累了就靠在椅子上閉目休息。十點多,到達武漢,馬上有進行緊急會議,會議結束已是深夜。

沒想到這只是開始,疫情爆發後,他就一直沒有閒下來。回顧整個疫情,人們就會發現,自從鍾南山去了疫區,人們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他的話有指揮大眾的功效,因為他講的是實話,是真話,做的是實事。那段時間,所有人都恐懼,害怕,但只要他一出來講話,我們就覺得心安。

在瞭解病毒情況時,他一再地追問:“究竟還有沒有更多的病例?”“是不是真的只有你們講的這麼多?”“醫護人員呢?有沒有被感染?”

一次一次的發問,一次一次地深挖,最終才問出來“好像醫護人員有感染”。鍾老明白:醫護人員感染,是一個異常危險的信號。

他說:我要把事實告訴政府,告訴公眾。隨之他馬上宣佈:病毒是可以人傳人的,後來才有了武漢封城。

隨後,通過節目,告訴人們新冠肺炎的特點,並勸解人們無特殊情況不要外出,讓普通大眾對病毒開始重視,也明確了自己的責任。

到後來,不少網友發出疑問:“什麼時候才能出門玩耍呀”,有個高贊答案火了:鍾南山說動,才能動!只要他在,大家就不慌。

大家為什麼這麼信任他?因為他不僅敢言還敢醫。十七年前,抗擊無情殘酷的非典期間,當一線的醫療人員畏懼病人,不敢接近病人時,鍾南山說:“這些重症病人,你都轉到我們這來。”這一舉動在當時的恐慌氛圍中撕開了一個缺口,鼓舞了一個又一個的醫護人員。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他不僅專業過硬,研究深入,他還有一顆溫暖的善良之心。 武漢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他在鏡頭面前給所有人加油打氣:“這個勁頭上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在談及李文亮醫生去世時,這個84歲的老人,也終於忍不住紅了眼眶,幾度哽咽。他可能站在為人父母的角度,李文亮這麼年輕的醫生,身上揹負著多少人的希望和牽掛。說:我認為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李文亮是中國的英雄,我也會,我為他驕傲。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在病毒面前,勇往直前的老人,在談及這位犧牲的英雄時,眼裡也保含淚光。只有善良的人,悲憫的人,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體會世界對他的悲痛和無奈,所以他想要拯救更多的人。鍾南山就是這樣一位踏實善良的人。

二,他,四肢發達,頭腦豐富

84歲高齡的鐘老,對待工作仍充滿熱情,頭腦仍然如此清晰敏銳,對於局勢的把握和判斷一點都不馬虎,在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的路上,他走的堅定而自信。在抗疫的路上,他依舊神采奕奕,身體健碩,身心狀態絲毫不輸年輕人,他對自身的保養很有講究。

他的一日三餐,總結起來就是,早餐要豐盛,中餐多吃些,晚餐雜糧為主。他還特別強調“食不過飽”。

除了飲食方面,他還特別主動運動,及時工作繁忙,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拉力器更是隨身攜帶,工作之餘就做拉力運動。及時沒帶運動器材,他也會就地仰臥起坐,做俯臥撐,高抬腿等。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他從小就喜歡競技運動、足球、籃球、游泳、跑步等。家裡狹小的“運動房”裡,擠滿了跑步機、動感單車、雙槓、啞鈴等。他說:鍛鍊就像吃飯一樣,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即使那麼大的年紀了,老年人出現的問題,他幾乎沒有。

鍾南山不僅鍛鍊自己的身軀,他還有豐富的頭腦。他這一生的貢獻和研究,就足以證明這一點了,但是他不僅是中國人的定心丸,也是其他國家人們的定心丸。這次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多次向國外分享中國經驗,全程英文,自己上陣,根本不需要翻譯。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在3月初期,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分享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分享過程中,鍾南山院士全程英語。網友大讚其為“寶藏老男孩”,紛紛表示:太帥!這才是我們大家真正的男神!

鍾老在接受採訪時,他說自己35歲時被父親點醒,在父親的激勵下,成為了一名醫生。從35歲開始,他開始攻讀醫學專業術語和專業英語,父親通過信件幫他批改英文。1980年,在愛丁堡大學附屬皇家醫院進修。

歸國後,從來沒有忘記學習,在研究過程中要閱讀大量的英文文獻,所以他的學習永遠沒有停止過。

如此自律的鐘老,用自己的實踐展示了什麼叫“不老人生”,他有遠大夢想,有豐富的精神寶藏,還有承載這些寶藏的強大的身軀。

三、他、生活從簡,心懷國家

央視來到鍾南山家採訪。發現鍾南山的“豪宅”竟然是普通的公寓,面積不大,室內佈置也十分樸素簡單,傢俱皆是陳年的老物件,有一些已經泛黃,掉了漆,但仍接著用。。對此鍾南山說:“我們家從來都是講醫療,講學術上的追求,但是從來不談錢有多少。”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是的,一個滿腹詩書的人,他的注意力不在豪華的享受上。他從不奢靡,明明已經是名滿天下的院士,卻依然住在一箇舊宿舍樓裡,客廳坐幾個人就顯得狹窄。

曾國藩留給後人的十六字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節儉、不追求物質,從古至今的家庭大多倡導這樣的家風。

央視到鍾南山的家裡採訪,節目組用“簡樸整潔”四個字來形容他的家。原來,獲譽無數、功成名就的鐘南山,沒有開靚車、住豪宅,而是住在一棟普通公寓樓上。

84歲的鐘南山,究竟是怎樣的寶藏老男孩兒

鍾南山對記者說:“我們家從來都是講醫療,講學術上的追求,但是從來不談錢有多少。”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當你得到好之後,就會想更好,久而久之,就會走上一條貪圖享樂的道路,這樣人的注意力就會被轉移,可能不會認真地專研了,而去追求更加浮華的東西。

頭腦的豐富,精神的充實,事業的成功,有趣的靈魂以及廣泛的愛好已經給他的人生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房子車子給他帶來的虛榮已經對他毫無影響了。

他心懷國家,心懷人民。作為一名醫生,救治病人;作為科研人員,為國家醫學研究做貢獻。造福世人,奉獻國家早已在他心裡紮根。他的格局不是一個豪華的房子,他的格局是一個健康強大的中國。

寫在最後

疫情開始到現在,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這兩個月裡,我們普通人宅在家裡,有時候偶爾會抱怨日子過得悶。但鍾老呢,這個高齡的老人一直在前線,跟他的團隊一起,經歷了生死考驗。他做了太多,承擔了太重的責任……短短兩個月,他蒼老了許多。

此刻,國內疫情逐漸好轉,想著鍾老應該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可是,國外的疫情此時水深火熱,他又每天忙碌著拯救更多的人。我時常在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會是什麼樣的?現在,我想說,就像鍾南山院士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