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種子如何育苗?需要哪些技術要點?

霧都山客


龍眼,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桂圓,既可作為水果食用,又可入藥,具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效,藥食俱佳。在我國的福建、廣東、四川、廣西和臺灣等地都有種植。其栽培主要有種子繁殖和嫁接繁殖兩種方式。龍眼的常規種子育苗方法從播種到移栽,需30-36個月,週期為4年。現介紹一種利用龍眼種子育苗可縮短一年時間的技術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一、苗圃地選擇

選擇日照充足、地下水位低、落差大、排水灌溉方便、土壤深厚的砂土地。

二、整地,施足基肥

苗圃地犁耙後起畦,畦寬1.0-1.2m,溝寬40-50cm。之後,每畝施用2500-3000kg腐熟豬牛糞,磷肥250kg、5000-8000kg土雜肥撒施於畦表。然後,用寬鋤或鏟子將肥料與土壤翻施均勻,深度為25-30cm。

三、催芽、播種

將購買或採集的新鮮龍眼種子用清水多次沖洗乾淨,去掉種子上殘留的果肉,選出小粒種子,再用溼沙進行催芽。沙子的溼度以手捏成團,鬆手散開為宜。在催芽的同時,在畦面上澆水,使肥料能在土壤中均勻滲透。2-3天后,種子萌芽就可以進行開行點播,行距18-20cm,播種溝深8cm,株距5-8cm。之後覆土深度為種子厚度的兩倍。在高溫少雨的季節,可以在播種同時於畦面撒播綠豆種子。當龍眼幼苗的第一對葉變綠,第二次芽開始萌發生長時,拔除綠豆幼苗,將它們放在行間,覆蓋保溼。

四、追肥

龍眼幼苗第一對葉轉綠老熟後,第二芽開始抽發時追施第一肥,以水肥為主。之後,每抽一次梢施兩次肥。攻芽肥用0.4%尿素或1% 漚制腐熟的花生熬肥淋施。壯梢肥用0.4%複合肥和0.2%鉀肥兌水淋施。隨著幼苗的生長,逐漸增加施肥量,並在同年12月和次年3月開淺溝施肥。每畝施腐熟豬牛欄糞2000kg。

五、薄膜保溫

結果表明,當溫度連續幾天下降到8~12℃時,龍眼新梢和幼葉就會被凍傷,然後脫落。因此,當入冬後,當日平均氣溫降到15℃以下時,就要搭棚蓋薄膜保溫。根據畦面的大小,每隔1米沿畦邊插入一根長2.5-3.0米的竹片,彎成拱形。上面覆蓋一層相應寬度的薄膜。薄膜的邊緣用土塊壓實。覆蓋保溫期間,注意棚內溫度變化。如果溫度過高,及時打開棚兩端的薄膜通風降溫。氣溫下降時,再關上;定期除草、施肥、噴水保溫。當溫度穩定在15 ℃以上時,可以除去薄膜。冬春期間,通過用薄膜覆蓋,不僅可以保護原有的梢葉,而且可比不蓋膜的苗多抽一次新梢。

六、生產中採取“抽弱壓龍”手段

為了提高一次性出圃率,必須培育壯實均勻的實生苗,以提高嫁接成活率。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按每畝出苗5500-7000株計算,嫁接成活率要求達到80%,合格出圃率達到70%以上,故每畝要求有實生苗10000-12000株才滿足要求。所以在此基礎上要採取“拔弱壓龍”的手段,“拔弱”是指在當年12月的第二年3月拔除生長相對較弱的幼苗,留下粗壯生長均勻的苗。“壓龍”是指在整片苗木的生長過程中,少數植株生長非常旺盛,比其他苗木高出一半,在4月份開始壓頂,並在苗高 40釐米的位置進行剪截。當壓頂的植株再次抽出新芽時,繼續摘頂一兩次,每次在新葉兩張處短截,直至大多數植株生長基本一致。

七、嫁接後的管理

管理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當苗期達到10-12個月時,多數植株就可高達50-60cm, 徑粗約0.6cm時就可開始進行嫁接。如嫁接時溫度過高,可用遮陽網遮蔭10-15天。嫁接成活後的植株,繼續生長6-8個月即可出圃。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利用龍眼種子育苗的技術方法。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

三農參謀


一、苗圃地的選擇苗圃地宜選擇排水良好、不積水、乾旱時能灌(淋)水、坡度在5~10°的緩坡地或緩平的臺地,表土層深厚、疏鬆,較肥沃的沙質壤土(重粘土不宜作苗圃地)。苗圃地選定後,必須提前犁耙,清除石塊和雜草,深翻25~30cm,起畦面寬1~1.2m,高出溝底20cm左右。起畦後,在畦面按30cm的距離進行開行。

二、施足基肥

為了培育出健壯的龍眼苗,每畝用豬牛欄肥3000~4000kg,或優質的農家肥4000~5000kg,鈣鎂磷肥100~150kg,石灰100~130kg,把肥料混合堆制發酵,腐爛後均勻地撒入畦溝內,並與表土拌攪均勻後待播。

三、種子的處理龍眼被剝(吃)去果肉後,如果讓其乾燥或把它曬乾,就失去發芽力。故此,用作育苗的種子,不能讓其幹縮。必須及時把種子集中,與細沙混在一起,輕輕地搓擦去種臍上的果肉後,放於水中漂洗,除去劣種,選取充分成熟、飽滿的種子,按1份種子2~3份細沙(含水份5%左右)的比例混合進行催芽;也可在樹蔭下鋪一層10~15cm厚的沙層,然後把種子撒在沙上,再蓋一層沙(沙子超過種子1~1.5cm),上面再蓋一層稻草,防止水分蒸發,保持溼潤,以利於發芽。在催芽時,溫度要控制在25℃左右,如果溫度過高,就要淋冷水,以防種子失去發芽力。經過3~5天的催芽,在胚芽長出1~2cm後,就可以播種。

四、播種方法將發芽的種子,按20cm的株距播於已開好行(行距30cm)的行溝裡,每穴1顆種子,蓋土後,畦面再用木糠或稻草覆蓋,以防止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溼潤,促進種子萌芽後迅速生長。一般每畝育苗8000~10000株為宜,6000~7000株更好。太密了,不但影響苗木的增粗,而且還會影響到將來移栽的成活率和生長,以及樹冠的迅速擴大。

龍眼播種時,正值初秋高溫時期,對幼苗生長很不利。據廣西農墾系統農場的經驗,在播種前45~60天,在畦面的行間先播種豬糞豆、黃豆等綠肥。到龍眼播種時,綠肥已長高20cm左右,利用綠肥形成蔭涼的小氣候環境,可防止龍眼苗期被烈日灼燒,提高成活率。這樣,就可以不搭蔭棚,待到龍眼苗葉片老化,氣溫下降之後,再把綠肥拔掉,覆蓋畦面。

五、苗木的管理龍眼苗長出4~5片葉並轉綠後,用刀把主根的根尖部分切斷,以促發側根生長髮達,為將來提高移植成活率以及植株提早結果打下基礎。

龍眼苗木的葉片老化並再抽芽時,要注意肥水管理,及時追肥、淋水,促進苗木生長粗壯,早日達到嫁接標準。另外,龍眼的病蟲害比較多,要注意及時防治。龍眼苗怕霜凍.,寒冬時期要注意防霜凍。

實生苗木長至30cm以上時,若還不長出分枝,則進行人工打頂,抑制其長高,使莖杆長粗,以利嫁接。撫育一週年的實生苗木,就有80%以上達到嫁接標準(離地面10~15cm處莖粗達到1~1.2cm),第二年8~9月間就可進行嫁接,第三年春季或秋季就可出圃。




廣西桂F仔


1、配製土壤

想要用桂圓種子來育苗的話,就得從土壤的配製上著手,這種植物在適宜的環境中會長得更快一些。土壤使用腐殖土、沙壤土、園土和少量的松針進行配製,這樣就擁有了疏鬆肥沃且偏酸性的特質,能夠用以栽種育苗。

2、處理種子

桂圓的種子有著比較堅硬緻密的外殼,如果不經過處理的話是很難發芽生根的,因此要在將其從果實中取出來之後,洗刷一遍,去除上面的果肉和殘留的組織等,並浸泡清水4-6天左右,等到其外殼開裂之後撈出備用。

3、栽種手法

等到種子經過了催芽的處理之後,將其平鋪在之前所準備的土壤表面上,種子之間不能留下太大的間隙,再在上面蓋上一層薄土,要注意種子和土壤都要噴灑一些消毒用的溶液噴霧,並在蓋土之後澆水至土壤完全溼潤。

4、養護工作

桂圓的種子在種植下去之後,要每天為其噴水,保持土壤處於溼潤的狀態,除非土壤過幹不然不能澆水,期間要保證其周圍的環境溫度處於20-30攝氏度之間,不能有過大的晝夜溫差,養護得當的話10天之後就會出苗發芽。


西平生活


把龍眼打開,用沙拌在一起用手搓,把肉搓沒了,曬乾水份表皮。播種是拌腐木土,撒水適量,天干時量灑水,半個多月出苗。



山裡俠強哥


一、園地選擇

1、地形要求:要選擇不易受到大風吹刮,沒有冷空氣沉積的地區建設果園。

2、土壤要求:要求土壤疏鬆深厚、具有較強的透氣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最好選擇紅壤土、沙壤土、黃壤土或沖積土等土壤。

3、水源要求:要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建設果園,灌溉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眼的產量,如果可以引水建池、保證噴藥和乾旱時及時澆灌,在坡地也能種植龍眼。

如何種龍眼

二、品種選擇

選擇品種時要根據市場需求、種植地區和種植技術來決定,目前我國種植較多的優良龍眼品種有儲良、石硤、古山二號、雙孖木等。

如何種龍眼

三、園地規劃和建設

1、道路設施:根據果園的地形地勢建設利於運輸果實和肥料的主幹道和機耕道。

2、灌溉設施:龍眼對於水分的要求較高,在果園中要建設一個完整的灌溉系統,以提高龍眼的產量,管道灌溉系統需要水源、提水設備、蓄水池、化糞池和輸水管道等。

3、修築梯田:在丘陵山地種植龍眼,需要先修築水平梯田,也可以先沿登高線定穴種植之後再開水平梯田,提高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

如何種龍眼

四、定植

1、密度:種植龍眼的密度最好控制在30-50株/畝,株行距控制在4.5×5m或4m×3m左右最好,

2、定植前準備:定植穴的長寬深最好控制在80cm×80cm×60cm,往穴內填入表土、雜草、塘泥、垃圾和豬牛欄糞、雞糞等基肥,在填埋時可以採取分層或是混合回填穴的方式,一般在回填後要漚1-2個月再種植植株。

3、選苗:要選擇優良純正的品種,要求植株生長健壯、葉子顏色農旅、根鬚發達、沒有病蟲害、嫁接苗嫁接口上方有兩次以上的老熟枝稍,在選苗時要避免挑選主幹老化、葉子黃化的老殘苗和生長狀態過小的苗木。

4、定植:春夏秋季節可以種植龍眼,春天在春稍沒有抽出生長之前定植最好,定植時,定植穴的鬆土下沉坐實後根頸部與地面平齊或深入地面3-5cm最好,確保土壤與根系能夠充分的接觸,還有澆足夠的定根水。定植之後定期淋水以保持土壤溼潤。

種植最好不要選擇下雨天進行,種植帶泥的苗時不可以把泥團弄散,種植裸根時要儘量的讓根系充分外展、分佈均勻。


林區小北


繁殖龍眼苗的方法主要有嫁接繁殖、圈枝(壓枝)繁殖和實生繁殖。近年正在研究探索扦插繁殖、試管繁殖技術。嫁接繁殖是將龍眼優良品種的枝條或芽接到實生苗上的繁殖方法,嫁接苗既有實生苗的特徵,更能表現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生長快,結果早,而且繁殖係數高,成苗速度快,操作也較簡單,是目前生產上使用最多的繁殖方法。

圈枝繁殖是指直接在母樹枝條上圈枝包紮基質後成苗的繁殖方法,圈枝育苗具有操作簡單、成苗快並能保持母樹的優良性狀等優點,但繁殖係數低,良種株系難以大面積迅速推廣,且圈枝苗的主根欠發達,耐風耐旱性較差。

實生繁殖是指用良種的種子直接播種進行繁殖,實生苗種植後開始投產的時間較長,而且變異較大,果實品質不一致。 但實生苗較耐旱,生長壯旺,進人結果期後,成花坐果能力強,比較豐產穩產。

目前除了選育種之外,生產上較少採用實生繁殖。扦插繁殖是指直接用優良品種的枝條插到基質上而成苗的繁殖方法,此法繁殖出的苗木與圈枝苗是有相同的特徵,但它操作簡單,繁殖係數非常高。試管繁殖是指利用優良品種的枝芽、花粉、種胚等材料,在實驗中利用基質將其培育成苗的方法,目前龍眼的試管繁殖方法正在研究之中。


奮鬥凌凌七


育龍眼苗最好就是,種在水田裡面,注意田裡面的水流暢,不能有死水在田裡面,果苗小一定要灑農家肥,不能太鹹。


AAA靈二創湖果苗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對於龍眼種子如何育苗?可參考以下幾點

一:土壤的配製

要想龍眼種子發育好,首先我們可以從土壤上下功夫,最好使用腐殖土,沙壤土加上少量的松針配製,這樣的土壤就非常適合龍眼種子育苗

二:注意處理種子

龍眼的種子外殼比較堅硬,不經過處理的話很難長出芽來,這時需要把種子從果實中取出,把表面的果肉全部清理乾淨,在放到清水中浸泡4到6天,直至外表出現裂縫取出來備用

三:栽種技術

等待種子過了催芽處理後,把種子平鋪在之前準備好的土壤上,注意密度可以大一點,再往上面蓋上一層薄薄的土,還需要給土壤和種子都用噴霧消毒液消毒一下,最好蓋好土壤之後用水全部澆透

四:後期的管理技術

龍眼種子種植下來之後,記得每天按時噴水,保持土壤處於溼潤狀態,周圍溫度保證在20到30℃,這樣護理下來差不多10天就能出苗發芽了

我是養雞的清陽雞哥,每期視頻解決一個養雞問題,新手養雞值得關注





清陽雞哥


哈哈,超簡單,夏天把龍眼核放泥土裡偶爾澆下水,半個月就長出芽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