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怎麼做才好吃?你還知道麵條的什麼特色吃法?

嘟爸美食記


炸醬麵是我們中國傳統特色美食之一,最初起源於北京,因此叫北京雜醬麵,它也是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炸醬麵最關鍵的就是醬的配置,有種說法是一碗麵正不正宗,嚐嚐醬就知道。最地道的北京炸醬麵的醬用的是二八醬,就是2:8的比列甜麵醬兌黃豆醬。現在我就把在家做一碗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炸醬麵製作過程分享一下。

食材:麵條、黃豆醬、甜麵醬、五花肉、醬油、鹽、蔥、姜、黃瓜,

步驟:

1.蔥、姜切末,五花肉切丁,肥瘦三七分。

2.鍋內多放肉,下蔥,薑末小火炒出香味。

3.先下肥肉丁,炒出油。

4.再下廋肉丁,加醬油調色,炒熟後盛出。

5.兌好的醬下鍋,兌清水,小火熬製。

6.熬製成粘稠狀再下炒好的肉丁。

7.麵條下鍋熟後涼水罩一下子。

8.黃瓜切絲,再放上做好的醬就可以吃了。

烹飪技巧1.醬和醬油中有鹽,所以鹽可以少加或者不加2.按照2:8的比例兌甜麵醬和黃豆醬

3.麵條可以面現成的也可以自己擀





覓食家小貝


我覺得燜面不錯,下面分享下做法:

新鮮的麵條一把,要買現壓好的溼麵條,麵條太長的話用手拽成幾段,乾麵條不太適合做燜面。

帶皮五花肉一塊,這個不用定量,喜歡吃肉的朋友多放點肉更香。把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在盆中。

接下來準備一些小料,用來出味,大蒜幾粒,切成蒜片,洋蔥一半,切成洋蔥片,生薑一小塊 ,切成薑片。小蔥幾根,切成蔥段,一起放在盆內。

大廚教你北方人愛吃的燜面,這一步掌握好,麵條不粘也不硬

新鮮的長豆角一把,切去兩端清洗乾淨以後,切成長段放在盆中,清水浸泡一下,泡去殘留的農藥。

大廚教你北方人愛吃的燜面,這一步掌握好,麵條不粘也不硬

食材全部準備好以後,我們先來看一下,免得有遺漏。

第二步:把菜炒出來

現在我們開始烹飪,鍋內燒油,油熱以後,放入五花肉片煸炒,把五花肉炒至發亮,煸炒出五花肉片中的油,用勺子把多餘的油舀出來,油太多會膩。

大廚教你北方人愛吃的燜面,這一步掌握好,麵條不粘也不硬

放入蔥薑蒜和洋蔥,抓入幹辣椒段幾粒,倒入料酒5克,生抽4克,老抽3克,一起翻炒,接著加入2勺半清水,蓋上鍋蓋把湯汁煮至沸騰。

大廚教你北方人愛吃的燜面,這一步掌握好,麵條不粘也不硬

第三步:放豆角麵條燜

取一個小盆,把湯汁盛出來一部分,鍋內留少許湯汁,豆角控去水分,放入鍋內,然後把麵條鋪在豆角上面,

蓋住鍋蓋小火燜煮3分鐘,沿著鍋邊倒入盛出來的湯,湯汁不要一次倒入,一次倒入太多成了煮麵條,所以要分次倒入湯汁。

大廚教你北方人愛吃的燜面,這一步掌握好,麵條不粘也不硬

小技巧:

燜面是利用水蒸氣將麵條、豆角燜熟,所以一定要保持小火,燜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剩餘的湯汁,分2到3次把湯汁倒入鍋內,既不能幹鍋,湯汁也不能過多。

中途還要挑動一下麵條,讓麵條均勻的蘸取上湯汁,全程也就10分鐘時間,麵條就燜熟了。

大廚教你北方人愛吃的燜面,這一步掌握好,麵條不粘也不硬

十分鐘以後,鍋內的水分已經收幹,麵條充分吸收水分並燜熟,用筷子把麵條抖散,可以倒入一些辣椒油,或者來一些蒜泥,淋上一點芝麻香油,吃起來味道更香,更好吃。

抖散以後裝入碗中就可以食用了,一碗筋道有彈力的燜麵條就做成功了,吃的時候再來一掰蒜,非常好吃,




愛做飯的磊子


老北京炸醬麵好不好吃,醬是關健。我通常用六必居的天然醬,方便,味地道,沒有也可以用六必居的幹黃醬代替,就是得在炸醬前先調稀了再用。步驟如下:

1 蔥白切寸許長細絲,黃瓜去皮切寸長細絲。

2 蔥薑蒜少許切細末。

3 肉切細丁,最好肥3瘦7。

4 燜鍋中加水起火燒上,等水開後下面。另起炒鍋中加油,先加肥肉丁,煸炒下,使之出油,再加瘦肉丁,肉變白,加醬,小火翻炒,剛出醬香味時加入2,再翻炒均勻後出鍋。

5 麵條八分熟左右,撈出過下涼水,盛麵碗中,加肉醬和1適量,開吃。

注意點:1 熱鍋涼油時下肉,開始翻炒,肉會不怎麼粘鍋。

2 一般我是不加鹽的,醬本身就是鹹的。

我一直覺得,老北京炸醬麵很適合夏天,因為麵條煮好後你可以過下冰水呀,即筋道,又冰冰涼涼的,可以擼一大碗。

當然,這是家常做法,講究點的老北京炸醬麵是有八樣面碼的:豆芽、芹菜、青豆兒、黃瓜絲、心裡美蘿蔔絲、白菜絲、青蒜、大蒜。八菜碼啪啪往大海碗裡一磕,爺慢用,您吶。

另外一款麻醬涼麵絕對是我夏天必備,屬百吃不厭款。

1 面一樣煮好,過下涼水,盛海碗裡。

2 把芝麻醬用涼白開調稀了,加鹽適量,雞精一點,老乾媽加多少自己掌握,拌勻了。

把2適量加1上,拌勻,開吃。

以上兩款面曾經在剛畢業單身狗時,足足吃了一個月沒換樣,關鍵是還沒吃膩。那些整夜看碟的單身日子啊。

再分享個炒麵吧,起源於北京一家馬蘭拉麵家,老闆是韓國人,在他家吃一次後,感覺很好吃,於是在家中試著還原了做法。於是,後來,又還原了N次。那家馬蘭拉麵應該就在北京郵電大學南邊道南,不知道現在還在嗎?

1 麵條最好準備韭葉寬的掛麵或手擀麵。

2 備菜:香芹切寸長段,焯熟;蒜薹切寸長段;圓蔥切絲;蔥切細絲;醬牛肉切寸寬薄片,一人份幾片即可;番茄醬,一定要選品牌的,總之好吃的備用。

3 炒鍋加油,先加蒜薹,翻炒幾下,邊炒邊加圓蔥絲,香芹段,蔥絲,醬牛肉,番茄醬多加點,鹽少許,十三香少許,雞粉少許,加煮好過水後的面,翻炒均勻,出鍋。炒菜先後順序不要變。

這款炒麵類似於新疆拉條子,酸爽可口,番茄味濃郁,你值得擁有。

我是烽火十年揚州路,一個吃貨,喜歡讀書電影,旅遊聽歌。歡迎大家交流。


烽火十年揚州路


漿麵條是地地道道的洛陽特色小吃!漿是綠豆酸漿!用這個漿做出來麵條微酸,真的是好香的!

科普一下,漿麵條(也叫酸麵條,其原因是發酵後的漿酸味十足),河南洛陽的傳統名吃。是以綠豆漿發酵製作麵漿,經特殊工藝而成的麵條。洛陽、汝州、新鄭等地漿麵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酸味獨特,鹹香適口,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頗具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漿麵條不同於漿水面。

這漿麵條是起源於河南省洛陽市,當時是以豌豆漿麵條著稱,歷史悠久。據傳在明朝正德年間,該縣一個姓史的人開了個飯店,生意很興隆。有一年小麥欠收,豌豆豐收,飯店天天賣豌豆麵飯,一時生意蕭條。一天,京城一位欽差大臣帶隨從路過此店吃飯,店主因無上等米菜下鍋急得團團轉。當他看到盆裡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麵條時,急中生智,用椒葉、藿香等作作料,用豌豆漿作湯下入麵條,做了一鍋豌豆漿麵條。欽差大臣吃後十分滿意。此後店主便新增了漿麵條這一食譜,小店生意又興旺起來,從此,這漿麵條便成了河南的一道名吃。

食品特色:色彩悅目,酸辣利口,消食開胃。特別適合老人小孩吃,開胃



四歲就很秀


老北京炸醬麵,顧名思義:老北京做的炸醬麵,這個面在北京沒有上外面館子吃的,只有在自己家吃那才叫正宗,你問北京人,都會告訴你自己家做的最好吃[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