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研究] 腦中的抗體引發癲癇?

在最近發表在《Annals of Neur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揭示了某些形式的癲癇伴有重要的大腦區域發炎症狀

。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確定了這種聯繫背後的機制。他們的結果也可能在中期為新的治療選擇鋪平道路。

癲癇病可以是遺傳性的。在其他情況下,患者只會在晚年發展這種疾病:由於腦部受傷,中風後或由腫瘤引發。腦膜或大腦本身的炎症也會導致癲癇病。

特別危險的是影響所謂海馬體的炎症反應,海馬體是一種大腦結構,在記憶過程和情緒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醫生稱這種情況為邊緣性腦炎。波恩大學醫院轉化性癲癇研究科負責人Albert Becker教授解釋說:“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尚不清楚導致這種炎症的原因。”

研究人員在患有海馬體急性炎症的癲癇患者的脊髓液中發現了一種自體免疫抗體。靶向一種體內的特殊蛋白Drebrin。Drebrin確保神經細胞之間的接觸點正常運行。在這些所謂的突觸處,神經元相互連接並傳遞其信息。


[前沿研究] 腦中的抗體引發癲癇?


當自身抗體遇到Drebrin分子時,它會使其失去作用,從而破壞神經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同時,它會提示免疫系統,然後激活該免疫系統並切換至炎症模式,同時產生更多的自身抗體。Julika Pitsch博士說:“通常情況下,Drebrin位於突觸內部,而自身抗體位於組織液中。因此,這兩個通常不應相互接觸。”

這一結果也為新的治療方法帶來希望。例如,諸如可的松的活性物質可以抑制免疫系統,從而可能還阻止自身抗體的大量產生。也可能有可能用某些藥物專門攔截和使它們失去能力。波恩大學醫院癲癇學系主任Rainer Surges博士強調說,要獲得治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它將主要使患有這種特定形式疾病的患者受益。然而,對他們而言,其益處可能是巨大的:與先天性癲癇相比,基於炎症的癲癇病將來可能會通過適當的療法治癒。

原始出處:Julika Pitsch et al, Drebrin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seizures and suspected encephalitis, Annals of Neurology (2020). DOI: 10.1002/ana.257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