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高增長下存隱憂

豬肉上漲,紅燒肉變得“高攀不起”卻不影響醬油公司掙錢,2019年大賺50億元的海天味業擬給股東分紅29億。疫情之下,餐飲業遭遇嚴冬,注重餐飲渠道佈局的海天味業不知能否繼續賣好醬油

《投資壹線》吳微

3月26日,備受市場關注的海天味業(603288.SH)發佈了年報,並給出了上市以來最高的分紅方案,其股價應聲上漲。

2019年海天味業繼續保持高增長,當期實現營收198億元,同比增長16.22%;實現淨利潤53.53億元,同比增長22.64%。同時,海天味業擬每10股送2股派10.80元,在最近幾年的分紅方案中,此次是海天味業首次進行高送轉。

不過,在海天味業給股東帶來鉅額回報的同時,公司也暗藏隱憂。受疫情影響,2020年1-2月份國內餐飲業收入下降近5成,雖然海天味業已積極復工,但最重要的銷售渠道餐飲業的需求恢復卻仍需時日。

高分紅白馬

海天味業主要生產銷售醬油、蠔油以及調味醬等產品,旗下的海天醬油銷量長期在行業中排名第一。公司在做大做強醬油業務的同時,也利用已有渠道佈局蠔油、黃豆醬以及雞精等調味品市場,目前海天味業產品已涵蓋醬油、蠔油、醬、醋、雞精、味精、料酒等調味品。

海天味业:高增长下存隐忧

得益於穩紮穩打的全渠道覆蓋以及積極的新品開發策略,海天味業上市以來業績均保持較高增長。自上市以來海天味業的營業收入均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除2016年淨利潤增長率在13%左右外,上市以來其他年份海天味業的淨利潤均保持著20%以上的高增長。為海天味業提供主要收入的醬油產品營收規模已超過百億,收入是第二名中炬高新(600872.SH)的2.6倍,更是加加食品(002650.SZ)、千禾味業(603027.SH)同類產品的十數倍。

同時,海天味業還在積極回饋股東,到2020年3月海天味業已累計分紅96.83億元,歷次現金分紅比例均在60%以上。高增長、高分紅也讓海天味業備受市場追捧,股價自上市以來已上漲近6倍,由此觀之,海天味業無疑是支白馬股。

不過,這個逾3000億市值的醬油巨無霸,未必沒有隱憂。

終端需求有待恢復

其實,海天味業的業績能在上市以來保持高增長,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餐飲行業的增長,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9 年,我國餐飲業收入從 23,282.70 億元增長至 46,720.7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46%。

然而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頗為深遠,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餐飲業收入同比下降了43%。餐飲企業今年來已先後遭遇年夜飯被大量取消、門店歇業等不利情況。雖然部分餐飲企業開發了外賣業務,以對抗了疫情產生的不利影響,但時至今日,餐飲業的需求恢復仍不盡如人意,所謂的“報復性”消費也未到來。各地也在研究如何恢復消費,同時鼓勵企事業單位人員外出就餐。

生產調味品的海天味業向來注重餐飲渠道的佈局,餐飲渠道銷量在海天味業收入中也佔有重要地位。華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在海天味業各渠道中,其中60%為餐飲渠道,家庭渠道僅有25%,剩下15%是流通渠道。其旗下的蠔油產品更是通過餐飲渠道的教育才得以逐漸滲透到普通消費端,而2019年蠔油為海天味業提供了近20%的收入。

主業增速減緩急尋新增長點

其實,以醬油聞名的海天味業,不僅僅是生產銷售醬油的公司。蠔油、調味醬等調味品在海天味業營收中也佔據重要地位。2019年非醬油產品的收入在海天味業當期總營收中佔比接近40%,其中蠔油貢獻了海天味業的主要增長。最近幾年來,海天味業蠔油的收入增長率均在20%以上,2017年蠔油收入增長率更是超過50%,而為海天味業貢獻主要收入的醬油產品,最近幾年來其收入增長率均低於公司的綜合增長率。

在海天味業做大做強醬油、蠔油等調味品業務的同時,2020年以來海天味業還在頻繁投資子公司,擬進一步擴充產品線。僅2020年幾個月以來,海天味業已花費了近2億元用於設立子公司或收購其他公司,先後設立了廣東海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佛山市海天(南寧)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並通過子公司收購了合肥燕莊食用油有限責任公司67%的股權。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業2020年以來投資的次數是此前數年對外投資次數的和,2今年年海天味業貌似急切尋找新的增長點。

其實市場也對海天味業的增長產生了擔憂,與2018年相比,2019年持有海天味業股份的基金家數減少了62%,基金持倉股數也減少了46%。不過,作為調味品行業龍頭,海天味業在醬油與蠔油市場已無能撼動其市場地位的競爭對手,受疫情影響,海天味業的短期增長或會出現波動,但仍難影響到海天味業的盈利能力,海天味業依舊是優質的現金奶牛。(更多請關注抖音:InvesterNet 投資壹線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