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說犒勞三軍,這三軍指的是什麼?海陸空?

樓蘭遺夢12


很顯然,《三國演義》裡說的犒勞三軍不是指海陸空,因為空軍是近代戰爭才出現的一個新的軍種,三國時根本就不存在空軍這一說。

那麼,或許會有人問,三軍是不是指的水軍、步兵、騎兵呢?

雖然當時已經有了水軍和騎兵、步兵的區分,但三軍指的也不是它們,因為三軍的概念是沿襲自先秦時期。

周禮之三軍

西周時周禮規定,天子有六軍,諸侯三軍。

所謂三軍,是指前、中、後三軍,以中軍為尊,然後依次是前軍、後軍。

按照周禮的規定,一軍有二千五百人,諸侯三軍共七千五百,天子六軍一萬二千五百人。

是不是這軍隊數量太少了?

所以,在西周時期周天子威儀仍在,有周禮作為約束,各諸侯國大多不敢異動。即便有不臣之心,以區區幾千的兵力,既要防守本國又要進攻他國,顯然做不到。

但是到了西周後期,天子昏聵,尤其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天子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威信,無力管控各諸侯國。

因此,東周,即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禮崩樂壞的時代。

各諸侯國不再理會周禮對於兵制的限制,紛紛整軍備戰開始了擴張之路,所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就是這樣產生的。

但是在最初的時候,倒也沒有明目張膽地違背三軍的規制,首先是增加每軍的編制,但對於強大的諸侯國來說,依舊不能滿足需求,於是他們又在三軍之外進行擴軍,增加其他軍事力量,但三軍之外的統領不能稱之為卿,是不在編制內的,怎麼辦呢?

諸侯們引用“將率諸軍”的概念,創造了將軍這一新的職位,隨後又引申出各種名號的將軍,如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四方將軍、四鎮將軍、四徵將軍等等。

秦制三軍

戰國時期,秦國啟用商鞅開始變法圖強,對軍制也進行了改革。

秦制的三軍就變成了:壯男一軍,壯女一軍,老弱一軍。壯男為主要的戰兵,壯女則相當於輔軍,負責修築工事做戰前準備工作,壯男和壯女都可以獲得軍糧供給,而老弱負責放牧牛羊馬匹,吃草根樹皮之類可食用的東西。

這就是所謂的秦國全民皆兵的制度。


歷史痴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說犒勞三軍,這三軍就是前、中、後三軍,其實是軍隊的統稱。


在我國古代,整個軍隊分為前、中、後三支隊伍,簡稱三軍。

🛡前軍就是先鋒精銳部隊,負責偵查探測敵情,為大部隊開路,打擊小虎股敵人。

🛡中軍就是統帥親自帶領的大隊人馬,所屬兵馬最為強悍,是主要作戰力量。

🛡後軍就是負責全軍的後勤保障工作,包括糧草、醫療、軍械等等軍用物資,還有徵用的工匠、民伕等勞動力,此外,還擔負警戒和掩護任務。


“三軍”的說法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春秋時期,當時的很多大國都設三軍,但各國的稱謂不統一,有的稱為中軍、上軍、下軍;有的稱為中軍、左軍、右軍。後來慢慢就統一了稱謂,整個軍隊統稱為前軍、中軍、後軍。前軍是先鋒部隊;中軍是統帥所屬主力部隊;後軍主要擔任掩護、警戒和保障任務。

綜上所述,就是《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所說的犒勞三軍中“三軍”的意思。並非現代軍隊的海陸空!


墨雪問心


諸葛亮犒賞的三軍指的是前、中、後三軍,古代的三軍並不是現代的海、陸、空三軍,而是指戰車兵、步兵和騎兵這三軍。

其實,對於三軍的說法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這是一種禮制規定的,當時的“軍”是個數量單位,周代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這樣的話,天子的軍隊數量就比大國的數量多一倍,這是為了保證中央政權的權威。

春秋時期的大國都設三軍,一般是上、中、下三軍,也有左、中、右三軍,還有前、中、後三軍,中軍是統帥部和主力部隊,前軍或者左軍是先鋒部隊,負責偵查,打擊小股敵人,為主力前進開闢道路。後軍或者右軍是殿後的後衛部隊,負責輜重的押運和掩護主力。

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對軍制進行了改革,《商君書·兵守第十二》 稱:“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壯男之軍,使盛食、厲兵,陳而待敵。壯女之軍,使盛食、負壘,陳而待令……老弱之軍,使牧牛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獲其壯男女之食。”

這段話的意思是,精壯男子為一軍,強壯的婦女為一軍,年老體弱的男女為一軍,給壯男組成的軍隊豐盛的食物,配備鋒利的武器,嚴陣以待準備打擊敵人;給強壯的婦女組成的軍隊豐盛的食物,堅守堡壘,等待命令;老弱男女組成的軍隊負責放牧牛羊馬豬,採集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實,以保證壯男壯女組成的軍隊有充足的食物。

商鞅的改革其實實行的是一種全民皆兵的制度,培養了全國的耕戰之民。

古代中國的軍事編制中最大的單位就是“軍”,只不過不同時代的“軍”的人數不同,漢代實行5人一伍,2伍為火,5火為隊,2 隊為官,2官為曲,2曲為部,2部為校,2校為裨,2 裨為軍的編制,如此算來漢代的一個軍就是3200人,隨著時代的發展,對軍隊的稱謂就統稱為三軍了。

諸葛亮的軍隊編制大多是步兵,只有少量的騎兵,戰車兵幾乎很少,四川的地形對戰車兵和騎兵的限制較大,所以只能以步兵為主,所以諸葛亮犒賞三軍也就是前軍、後軍和中軍。

蜀漢政權建立以後水師幾乎就沒有了,本身劉備就沒有多少部隊,水軍更是沒有,到了赤壁之戰的時候繼承了劉琦手下的一部分水軍,但是後來在關雲長大意失荊州之後,蜀漢政權的水軍也就沒多少了,夷陵之敗,水軍就都投降曹魏了。所以這時候諸葛亮的部隊就是一支以步兵為主的陸軍了。

蜀漢政權的軍種的變化,也反映出蜀漢政權的勢力的衰退,地盤萎縮了,沒有大江大河了,也就沒必要也沒有條件維持水軍了,剩餘的地盤都是內陸和崎嶇陡峭的山路,沒有萬里平疇,也不能大規模發展戰車兵和騎兵了。

所以諸葛亮的北伐很難有進展,都是在曹魏政權的邊境地區打一些小仗,勝敗得失都很有限,因為當時蜀漢政權的國力不足以支撐一支兵種齊全規模較大的軍隊。


小小嬴政


那個時期的三軍說的其實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海陸空,海陸空是我們現代的三種兵種,古時候的三軍包括《三國演義》中所說的犒勞三軍的三軍,其實是前、中、後三軍。

三軍的具體情況

前軍一般在軍隊中起到的是開路先鋒的作用,包括開路(遇水架橋,遇坑修路等等)、還有就是偵查前方敵情,攜帶部分軍需物資,甚至是和敵軍前方部隊作戰,因此前軍一般都沒有很多人,都是小股部隊出行。

而中軍則是將領所在的部隊,也就是軍隊主要的作戰力量。大部分的作戰兵種都是在中軍中,比如騎兵、步兵、弓箭手等等。

至於後軍則是負責運輸大部分軍需的非作戰兵種,大部分都是民工,因為能夠上戰場打仗的士兵基本都是被編入中軍的。

三軍的發展歷程

其實三軍一詞並不是三國時期出現的,早在周朝時期,因為已經有初步的軍隊建制,所以就已經有三軍的叫法了,只不過是在春秋時期變為較為完整的建制並且應用於軍隊之中,並且在唐宋之後正式的應用在軍隊建制中。

那為什麼現在提起三軍,我們大都會想到海陸空三軍呢,因為在現代科技發達的社會,前中後三軍的編制已經被完全取消,取而代之的就是現代的海陸空三種軍種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國都會設置三軍,但是因為各國的戰鬥方式,軍隊編制都不同,所以三軍在各國中的叫法也不一樣。在晉國,三軍是為中軍、上軍和下軍三軍,楚國則是中軍、左軍和右軍。三軍各設主將,而中軍的主將則是三軍統帥。後來慢慢的被前軍中軍後軍所替代。

因此三國時期的三軍也就是指前中後三軍。

唐朝宋朝之後,前中後三軍基本就成為了固定的編制。前軍也就是先鋒部隊,中軍則是主將帶領的作戰部隊,主力部隊,後軍則是擔任押送糧草,當然也有掩護警戒等作戰任務。

小拓展

在古代軍隊中,軍隊最大的編制就是軍,但是各個時期的軍隊人數不同,題目說的是三國演義,也就是漢代時期,當時軍隊實行5人為一伍、兩伍為夥(十人)、伍夥為隊(五十人)、兩隊為官(一百人)、兩官為曲(兩百人)、兩曲為部(四百人)、兩部為校(八百人)、兩校為裨(一千六百人)、兩裨是為軍(三千兩百人)。

結語

三國時期,每次打完勝仗都會犒賞三軍,三軍指的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前中後三軍啦,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海陸空了,畢竟當時也沒有空軍不是。哈哈。


小太陽D


很多古語都會提及“三軍”,譬如: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勇冠三軍,等等。那麼,古代的“三軍”指的是哪三軍呢?顯然,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軍隊,也不會有海陸空三軍。古代的“三軍”指的是兵制。春秋時,各諸侯大國都設“三軍”。如晉稱中軍、上軍、下軍,楚稱中軍、左軍、右軍,齊、魯、吳各國都設上、中、下三軍。

說到古代的三軍,裡面的門道可就多了。首先,我們應該知道“軍”這個概念。

在古代,“軍”是一個部隊建制單位,一千乘戰車為一軍。按照慣例,一乘戰車標準配置是配備25名士兵,其中1O人為甲士,3人在戰車上,7人在戰車下,這10人是這輛戰車的主力軍;另有15人為徒卒,這15人的主要任務是為甲士提供支援。以上25人是這輛戰車的作戰力量。

除此之外,每輛戰車還配備有養馬服役者5人,這5人不是戰鬥力量,只做後勤保障,他們在作戰間隙專司餵馬等雜役,戰時也不出現在戰車旁邊。這樣算下來,每一乘戰車,就有30人,一千乘戰車就是三萬人。這三萬人和一千乘戰車,組成了一軍。

三軍各設將、佐,佐就是將的副手。三軍中,中軍地位最高,中軍的將統帥三軍。在周朝,並不是每個諸侯國都可以擁有三軍。依據周禮,周天子三軍,大國兩軍,小國一軍。

但在春秋戰國時代,隨著諸侯爭霸越來越激烈,慢慢地就沒有人再顧忌只有周天子才能擁有三軍這樣的規定了。

春秋後期,在一些戰爭中才開始使用騎兵、步兵作戰。後來隨著戰爭的發展車戰漸感不便,步騎成為主要兵制。所以,當時人們把步、騎、車做為“三軍”兵制的形式,也是有道理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名篇《長恨歌》中有“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句。此處的“六軍”是指皇帝的御林軍。“三軍”和“六軍”也作為對軍隊的統稱。

到了現代,由左、中、右組成的三軍已經為今日的海、陸、空三軍所取代,但是,瞭解點兒古代軍隊的知識,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壞事。


王先生侃古今


大家好,我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三國演義》是明代羅貫中所著的歷史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諸葛亮所說的“犒勞三軍”怎麼可能是海陸空呢?

海空兩軍不存在

雖說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水軍之說,但海軍也是直到宋元以後才具有一定的規模。

戰於長岸,子魚先死,楚師繼之,大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春秋左傳》

不過雖然此時的海戰已有多例,但朝廷仍然稱之為水師,在清代便有“水師提督”一職。

主要原因還是在宋代之前,主要的戰事集中在內陸,水戰少有,海戰更是少之又少。

關於空軍,中國直到清末1901年,才有相關介紹飛機的文章《飛機考》。而空軍的開端,要到1910年,清政府建立的航空機構。之後大清亡了後的1913年才正式組建空軍。

當然,《三國演義》之中,諸葛亮是神一般的存在,能夠製造木牛流馬這種黑科技,但是飛機連明代的羅貫中都沒有見過,他再怎麼神話諸葛亮也不可能有超出他的時代的科技。

因此,此時不存在海軍和空軍,當然蜀國水軍應當是有的。

所謂三軍

最初的三軍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不過當時的意思與後世也有不同。

當時的“軍”是一個單位,編制為一萬二千五百人。

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地官》

天子可以擁有六軍,諸侯國較大的可以有三軍,小一點的擁有二軍,再小的只能有一軍。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周禮》

後來一般把皇帝親自統率的軍隊稱之為六師。《明武宗實錄》中有:“朕統六師親臨戰陣率少擊多”之句,足可證之。

其中三軍一般分為上軍,中軍和下軍,每軍設置一將、一佐,而中軍將為全軍統帥。

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以“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又設立了五軍都督府,分別為前後左右中都督府。

也有三軍為前後中三軍的劃分,另外因為中國不同時期,兵種也有不同,戰國時代有戰車之軍,步兵和騎兵,這也多被稱為三軍。

根據《歷代兵制》記載,蜀國設有五軍:

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

因此我認為《三國演義》中的三軍或其他史料筆記文學作品中的三軍,大多時候應當是全軍的泛指。

在很多文獻之中,三、六、九等數多用來指眾多的意思,是虛數而不是實數。

毛主席《七律:長征》中寫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所指即是整個長征的紅軍隊伍。

結語:

時代的限制面前,無論是三國時代還是大明朝時期,都不可能有“海陸軍”的三軍稱謂。海陸空的兵種知道近現代才漸漸的出現並具有一定的規模。


南嶺說史


三軍這個詞很容易讓人想到陸海空三軍,不過在當代,軍隊的軍種並不止陸海空。比如咱們國家就是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一共五個軍種。(如果再加上武警和民兵預備役就更多了)



所以今天咱們說的“三軍將士”,其實指的是“全國軍人”,而不是指“海陸空”三軍。

既然咱們今天說的意思都不是陸海空,那麼古代就更不是了。

在古代,三軍有好幾種記載,有好幾種概念,不過本意都跟現在一樣,都是代指“全國軍隊”。

第一種出自《商君書.兵令》的記載。

商鞅變法時,秦國百姓不分兵民、男女,一律上馬為士兵,下馬為農民。

男人們被編為一軍,負責打仗。

女人編為一軍,平時負責壘營,戰時也負責防禦。

老弱編為一軍,負責後勤工作。

由於大家都是全民皆兵,典型兵農合一的耕戰模式,所以男軍、女軍、老弱軍,即代表了秦國全國軍隊。

另外,解甲歸田這個成語也是因為商鞅主張的全民皆兵而來。



第二種出自《周禮》的記載。

西周時期規定,12500人為一軍,周天子可以擁有六個軍,諸侯國可以擁有1~3個軍不等,其中大諸侯國可以擁有三個軍。由於諸侯國最多隻能有三個軍,所以三軍這個詞就指代了全國軍隊。

注意,這裡的“軍”是編制。而有編制,那就得有番號。

當時晉國的三軍稱為:上,中,下。

楚國的三軍稱為:左,中,右。

魏國的三軍稱為:前、中、後。

所謂的“上中下”,“左中右”,都是番號。



通常來說,前軍負責開路、架橋、修路、偵察等工作。中軍隨統帥一起行動,大部分作戰兵種(如騎兵、步兵)都在中軍。後軍主要就是全軍的主要軍用物資、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三軍以番號區分,存在一些分工上的不同。



第三種出自《北史》等史籍記載。

古代由於戰場複雜,所以有時候主帥會按照兵種不同而區分。比如北魏時期就把軍隊分成了三個部分——專們練習弓射的士兵編為一軍,專習戈盾的編為一軍,專習騎槊的編為一軍。三個兵種統稱為三軍。

三國時期,騎兵是一軍,步兵是一軍,水軍是一軍,騎步水三軍也代指全國軍隊。


Mer86


所謂“犒賞三軍”,如果放在當代,卻是可以說是去犒賞海陸空三軍,但若是放在古代,卻是不能這麼說了,古代雖有海軍、陸軍,但卻沒有空軍,因此古代版的“犒賞三軍”,卻不是指犒賞海陸空三軍。



周制,天子可有六軍,諸侯大國可有三軍。因此,在西周至春秋時期,一般的諸侯國都會設三軍,而對於三軍的稱謂,各諸侯國卻是略有不同,如晉國、齊國、魯國和吳國稱中軍、上軍、下軍;楚國稱中軍、左軍、右軍;魏國稱前軍、中軍、後軍,因此在春秋時期,三軍的稱謂並不固定,可稱中上下軍,也可稱中左右軍,亦可稱前中後軍。

當然,在大部分的典籍中,“三軍”一般指的就是前、中、後三軍,所謂的前軍一般指的就是先鋒軍,他們主要負責修路、架橋、偵察等事務,同時應付小規模的戰鬥。所謂的中軍一般指的是主力軍,就是三軍統帥所處的大軍,由主帥直接指揮的部隊。所謂的後軍一般指的是後勤部隊,主要負責運輸全軍的軍用物資,由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組成。



而到了戰國時期,因周天子的威嚴已經淡然無存,那些強大的諸侯國早已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裡,因此他們不再遵循“天子可有六軍,諸侯大國可有三軍”的規定,其軍隊的數量早已遠超周天子。因此,到戰國時期,嚴格意義上來說,早已經沒有三軍的說法。


當然,此時在秦國卻有著另外一種“三軍”的說法,《商君書·兵令》載:“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在秦國,所謂的三軍就是指壯男組成的一軍,壯女組成的一軍,男女老弱者組成的一軍。



到了秦漢時期以後,“三軍”不再單獨指某些軍隊,而是統指軍隊。當然,在行軍打戰時,還是有著三軍的稱呼,這時三軍一般指的就是前軍(先鋒軍)、中軍(主力軍)、後軍(後勤軍)。

因此,如題主所問,諸葛亮所說的“犒賞三軍”中的“三軍”可以是指參加北伐的所有軍隊,即前、中、後軍,也可以是指由諸葛亮直接指揮的軍隊。


澳古說歷史


在古代雖說也有水師或者說叫水師,但並非三軍之一。“三軍”的說法自周朝時期就有,後來經過不同朝代的發展和改變,三軍也各自有著不同的代表意義。

一、漢代之前的“三軍”:

自周朝時起,各諸侯國已經有了“三軍”的說法,只是叫法不同。例如:

1、楚國:中軍、左軍、右軍;

2、晉國:中軍、上軍、下軍;

3、其他諸侯國:上軍、中軍、下軍。

在三軍中,中軍被視為最尊,上軍乃是次之,下軍更次之。

另外,由於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車加入了戰爭中,且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是,“三軍”指三個兵種,即“步兵”、“騎兵”、“車兵”。

而在秦國,在經歷商鞅變法後,軍隊進行了改革,就出現了另一種“三軍”的說法。如在《商君書·兵令》有過這樣的記載:

“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


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說的三軍:

1、前軍:

前軍,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是衝鋒在前方的軍隊,一般也稱之為“先鋒營”。一般為漢軍中的精兵,以騎兵為主,利用快速機動性,出擊攻打敵人。前軍的數量一般不多,少則五六千,多則一兩萬。

2、中軍:

中軍,乃是“三軍”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大本營的所在,所有的主帥和將軍們一般都會待在中軍,聽後將帥號令。在戰爭中,中軍為主力部隊,騎兵、步兵、車兵以及攻城兵等一應俱全。中軍的數量佔到了三軍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少則兩三萬,多則十幾萬乃至幾十萬。

3、後軍:

後軍,一般為斷後的部隊,和負責後勤的部隊,還有一些軍醫也編入了後軍中。後軍的地位雖然在“三軍”中排至最末,但是作用確實不可忽視。有時候,一場戰爭的勝利與否,就是取決於後軍。


三、問題小結:

所以,和現在我們所理解的“海、陸、空”三軍不一樣,《三國演義》中的“三軍”指的是“前軍”、“中軍”、“後軍”三部分部隊。另外,我們經常看到古代軍事小說中提到“三軍”,其實也是一種比較籠統的稱呼,指的就是所有的軍隊。


醉觀滄海


中國古代出徵作戰,首先有先鋒在前,後面有一支隊伍殿後或斷後,主帥居於中間,叫作中軍。主帥的帳篷叫作中軍帳,中軍帳是主帥發號施令的地方。

三軍即此前、中、後三軍,而非近現代軍隊的海、陸、空三軍。

當今時代,除海、陸、空三軍之外,還有導彈軍、空天軍等等,五軍都不止了。世界上的事情,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不會永遠停留在一種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