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是姜維的錯嗎?

笑口常開9046874


我的認知中,姜維只是在力保西蜀,我們不得不說蜀漢最終還是滅亡了。姜維固然有些許錯誤,可真的要追究責任的話,牽扯的面太多了,西蜀的每個人都值得深究。諸葛亮在世尚且無力,何況姜維呢?蜀漢的滅亡歸結於以下幾點。

三分天下之弊

  • 三分天下是諸葛亮初出茅廬時提出的,確實在劉備身上得到了體現。諸葛亮正是靠著一套成熟的理論“曹強,聯吳抗曹。吳強,聯曹抗吳。”正是是這個戰略諸葛亮帶著劉備才立於不敗之地。
  • 前期的局勢不太明瞭,到了後面三家鼎立已經是不為人知的秘密了。然而到了後面,劉備不聽勸告,執意為自己桃源兄弟報仇,結果陸遜火燒連營,七十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氣的諸葛亮修書與東吳和好,從這點看劉備已經忘記三分天下之利了。

疆域資源有限


  • 曹操坐處荊楚大地,也就是今天中原大部分地區,幷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8個州。西漢總共就十二州一司隸,當時八個州包括司隸全都在曹操的手中。地域遼闊,不論是軍械、糧草還是兵馬都十分充足。而西蜀彈丸之地,自是不能和中原九州相比,何況諸葛亮理想是統一天下,自然不想偏安一隅,北伐可想而知。
  • 據統計當時魏國的人口數是西蜀的兩倍之多,加上蜀地土地匱乏,自然條件惡劣,還有少數蠻夷沒有剿盡。無論是天時還是地利均處於下風,諸葛亮做了很多事情,北伐終究是失敗了。

蜀主昏庸



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漢晉春秋》


看看吧,這是有多麼大的“氣度”,別人奪了自己的天下都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從這點看,真的是無藥可救了。司馬昭感嘆道:

“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漢晉春秋》清晰的記載了蜀漢滅亡不是姜維之過,至少更多的責任不在他身上。

《三國志•後主轉》清晰的記載了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後世真的是貽笑大方啊。

蜀亡是歷史潮流

  • 隨著曹操實力的不斷增大,頗有稱帝之心。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孟德那麼遠大的宏偉壯志,怎願要一個丞相的虛名。重用司馬懿就說明他鋌而走險,想要更上一層樓,無奈司馬懿有不臣之心啊。
  • 諸葛亮隨著西蜀不斷強大,身體逐漸消瘦。這期間他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多次的北伐已經讓這個五十多歲的蜀國脊樑有著花甲之樣。
  • 姜維也確實有才華,但是跟諸葛亮相比真是望其項背啊。蜀漢的滅亡為三國鼎立現象的滅亡打開了一道大門。

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啊,苦了諸葛亮操勞的一生,繼任者姜維也被冠以無雄才之名啊。


阿柴歷史筆記


姜維,字伯約,他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其歸順蜀漢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和重用。後來他得以拜為大將軍,掌握蜀漢軍權,為了完成諸葛亮的遺志、為了恢復漢室,他繼續進行諸葛亮未完成的北伐事業。

然蜀漢雖然有名將姜維,但曹魏亦有鍾會、鄧艾、郭淮等名將,後來魏伐蜀國,姜維和鍾會大軍相持的同時,鄧艾卻從陰平偷襲了成都,後主劉禪也就投降了。再之後姜維為了光復蜀漢,他就假意投降和鍾會相結,但卻事敗而死。

至於蜀漢的滅亡是不是姜維的錯?

其實,那時三國鼎立局面,以曹魏實力最強。姜維數次北伐中原,他接連用兵雖然消耗國力,是影響了蜀漢的國力,但蜀漢的滅亡並不能怪姜維。

就以方式局勢而言,諸葛亮、姜維數次伐魏,其以弱攻強,就是以進為退。以此來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若不攻魏,魏自然也是攻蜀的。

蜀漢本來在三國之中,就顯的地貧民少,朝中亦顯得人才凋零,不易和曹魏相比。本來就國弱才稀的蜀漢,自然是對最終蜀漢的滅亡有影響的。

若單純的是國弱還好,只要國君勵精圖治、政治清明也是可以提高國力的。蜀漢後主劉禪雖然並非殘忍之君,但卻是昏庸之君。

他貪圖享樂、不理朝政、重用宦官,讓蜀漢國力加速走向衰弱。正是因為他重用宦官黃皓,黃皓得以干預朝政,甚至專權。

這讓忠於蜀漢的姜維很看不下去,他就上書劉禪請將黃皓處死,但劉禪卻不同意。之後劉禪雖然讓黃皓向姜維謝罪,但姜維見劉禪不肯殺黃皓,他覺得黃皓在朝政勢力大,如此會對自己不利。

姜維身負蜀漢重任,他自然不能出有閃失,為了避開這件禍事,就請求離開成都去外地屯兵。結果導致後來魏伐蜀事,姜維在和鍾會大軍相持之際,鄧艾卻偷襲了成都,而那時姜維大軍卻遠水救不了近火。


中孚鑑



熟讀《三國演義》原著的人都知道,在第一一五回,司馬昭說了這麼一句話,“姜維屢犯中原,不能剿除,是吾心腹之患也。”。由此開始,司馬昭遣鍾會、鄧艾率兵滅蜀漢。基於此,姜維北伐魏國是導致蜀漢最終被滅的主要原因。

持此論者,多數人認為,“只要蜀漢龜縮在西川,據有巴蜀的險惡地形,曹魏或者東吳,根本不能奈何蜀漢。”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雪峰居士認為不是。其實曹魏滅蜀漢與姜維北伐無關,而是跟司馬昭的政績工程有關。


司馬昭為什麼要滅蜀漢

據《晉書.卷二.帝紀第二》(唐 房玄齡等撰)記載:

夏,帝將伐蜀,乃謀眾曰:"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溼,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彼若嬰城守險,兵勢必散,首尾離絕。舉大眾以屠城,散銳卒以略野,劍閣不暇守險,關頭不能自存。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

司馬昭其時掌握曹魏的國家軍政大權,但是司馬氏所獲得的權勢不是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努力的結果,而是他們的老爹司馬懿幾十年奮鬥而來的結果。

此時,司馬昭迫切需要代魏自立,但是稱帝就需要政績彰顯天下,那麼滅蜀就是司馬昭最好的政績。

故而,司馬昭力主滅蜀漢。我們發現上面記載他對群臣闡述自己的分析時,就講得非常有道理:姜維在外避禍不能兼顧邊關,而蜀漢朝廷劉禪懦弱,只要攻克蜀漢邊關,劉禪定會不戰而降。我們知道司馬昭雖然能力不及司馬懿,但是他在判斷蜀漢形勢上拿捏的非常準確。認為姜維在外避禍是滅蜀漢的最佳良機,而且很客觀地指出了劉禪弱點和蜀漢的根本問題所在,可見其戰略眼光非常長遠。

由此,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不是錯在姜維,而是正如司馬昭自己所說,這是大勢所趨也。因為不再北伐的蜀漢,此時根本無力對抗魏國,加上蜀漢內部權力的腐敗,自然而然給魏國滅亡蜀漢提供了天然的機會。說得直白點,這是給急需政績想稱帝的司馬昭提供了機會!

為什麼不是姜維的錯

姜維在蜀漢後主劉禪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就上奏,請求後主加派兵馬守護陽安、陰平。然而蜀漢後主劉禪此時放任宦官黃皓專權,寧可信任鬼神也不信任群臣,致使防範魏國進攻絕佳防禦機會錯失。

據《三國志.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陳壽著、裴衝之注)記載:

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

由此,姜維作為軍事指揮官敏銳地覺察到魏國的軍事動向並提出防範措施,可謂盡職盡責。然而,蜀漢朝廷此時卻內鬥不息,又加上宦官專權後主劉禪不理政事,如此能不亡國?

當然,可能會說,姜維此前連續伐魏致使蜀漢國力衰弱,最後蜀漢滅亡。雪峰居士認為此說太過於牽強,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魏強蜀弱,諸葛亮伐魏乃是以戰養戰,姜維一脈承之。不然,蜀漢龜縮一方,只會滅亡更快。

雪峰居士論曰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都知道這個成語,也知道他的意思。但是當初之時,司馬昭要伐蜀,卻遭到群臣反對,只有鍾會支持。可見司馬昭之心也並不是路人皆知。但司馬昭力排眾議,堅持趁機伐蜀而一舉成功,足證司馬昭也非只靠爹之人。

歷史不能假設,但假設當初司馬昭認慫不堅持伐蜀,那麼司馬氏是否會延緩稱帝也未可知?



雪峰居士


很多人認為姜維不北伐,蜀漢就不會滅亡,其實這是錯的。


當時蜀漢國力不如魏國,如果兩邊停戰,不出意外的話,蜀漢和魏國的國力只會差距越來越大。如果蜀漢閉關自守,不去攻擊魏國,那魏國抓緊積蓄能量,最後發個大招,蜀漢也會滅亡。


而且蜀漢彈丸之地,國內有荊州黨和益州黨兩個政治集團的角力,只有不斷進行對外戰爭,才能緩解外部的壓力,維持內部的穩定。


恰恰是因為姜維繼承丞相遺志,執意北伐,使得曹魏不能安心發展生產,消耗了他們大量的實力與精力,加速了曹魏的衰敗,讓司馬家族撿了個漏。

真正要追究蜀漢滅亡的直接責任人,除了劉禪能力不行,諸葛瞻要擔很大的責任。


伐蜀之戰


先來看司馬昭伐蜀的戰略部署:


鄧艾率軍三萬進攻沓中,牽制姜維的蜀軍主力。

諸葛緒率軍三萬向橋頭,斷絕姜維與漢中的聯繫。

鍾會率領十餘萬打漢中,想要正面突破蜀漢防線。


不得不說這個策略真的是狠毒。因為只要牽制住姜維的5萬主力,拿下漢中就穩妥了。

但是他低估了姜維的軍事指揮才能,姜維把堵截的諸葛緒甩在了身後,最後與廖化、張翼等合兵一處,共同守住了劍閣。

另外一條線,鄧艾從沓中出發,接連佔領了陰平、江油、涪城。蜀漢依靠地形,本來防守佔據優勢的,但是鄧艾卻如入無人之境,輕鬆拿下這些防守城鎮,直撲綿竹。


綿竹失,蜀漢危矣!


劉禪給了諸葛瞻七萬人,幾乎是把家當都壓在諸葛瞻身上了,要玩一把梭哈。


鄧艾的軍隊經過多次征戰,疲乏不堪。這個時候諸葛瞻應該堅壁清野堅守綿竹,耗死孤軍深入的鄧艾。


但諸葛瞻還是太年輕,玩不過鄧艾這隻老狐狸。


鄧艾派使者送信給諸葛瞻,信上說:你若果願意投降,我一定會上表封你為琅邪王的!鄧艾想用這封信激怒諸葛瞻,逼他出城決戰。結果,諸葛瞻果然生氣了,他大怒,斬了使者,率軍出擊。


沒想到鄧艾殘血,居然還能接連發大招,諸葛瞻戰死,以身殉國。


綿竹之戰是壓垮劉禪的最後一根稻草。等到魏國大軍一到,聽取了譙周的意見,直接放棄抵抗,直接宣佈投降了。


姜維貴為大將軍,一直住宅簡陋,沒有多餘財產和妾室,家中也不置聲色娛樂之物。燃盡一生,只為保蜀漢不滅。


當他籌劃著復興大業,說服了鍾會,眼看有成功的可能。可惜劉禪不是姜維,他忍不了,他要的是樂不思蜀。他沒有姜維那般的勇氣。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這一句飽含忠誠擔當的軍人血淚。我們要說,恰恰因為有姜維這樣忠於蜀漢的將軍存在,蜀漢才沒有那麼快滅亡。


朕的書房


筆者認為不是。

歷史上對姜維的北伐貶多褒少,像《三國演義》篇末的長詩就有“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勳勞”之說。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的評價並不高,說他是“玩眾黷施”,也就是浪費人力物力的意思。

《資治通鑑》的評註者胡三省更是斥責姜維“屢敗而不止,為亡蜀張本”,而大多數人也認為姜維的北伐極大地消耗了蜀漢的財力物力,致使日後被魏軍一攻即亡。

歷史上的姜維是象後人所評價的“粗有才略,窮兵黷武”的人嗎?先讓我們來仔細的看一看姜維的北伐。

歷史上姜維一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而不是演義所說的九次。其中勝利五次,相持四次,兵敗兩次。

戰線已從孔明時的五丈原、子午谷推進到金城、芒水及渭水南岸。以當時魏蜀的實力來看,能做到如此已經很不易了。

以攻代守,積極北伐,以漢中為屏障,保衛成都的安全,這個戰略是諸葛亮在世時就定下的,如果說這是錯的話,那麼姜維只是在延續諸葛亮的錯誤而已。(實際上這種戰略也是完全正確的)

況且在諸葛亮死後,姜維獨力支撐,他身邊可以稱之為將的也只有夏侯霸一人而已。

通過11次北伐,將曹魏遏止於秦嶺一線,使其在30年裡沒有對蜀漢發動一次進攻,並且一直處於戰略防守,實在難能可貴。

所以說,姜維北伐實際上是在保衛蜀國的安寧,而不是造成蜀國滅亡的原因。


古今中外多少事


蜀漢滅亡有其內在和外在的原因,但可以確定的是,姜維一個人背不起蜀漢滅亡的責任。

早期,姜維追隨諸葛亮征戰在外,立下不少戰功,諸葛亮病死後,劉禪漸漸寵信宦官黃皓,耽於聲色,黃皓專權,排除異己,姜維長期領兵北伐,也在黃皓的"黑名單"上,一直欲奪姜維的兵權,認清這種現實,姜維乾脆長期帶兵在外,不在回成都,免遭毒害,自此,蜀國軍委和政府自成系統,互不協調。蜀國滅亡的內在原因已形成。

從上面這一點來說,在蜀漢滅亡問題上,姜維或許有一點點無可奈何的責任。

哲學上說,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起決定作用,但用在蜀漢滅亡原因的分析上似乎不太適用,因為蜀國實力與魏國相比,實在懸殊。

蜀只佔西南一隅,人口比魏國少三百萬;蜀國有軍隊十萬,而魏國用在一線對付他的就有二十萬。在這樣的力量對比面前,哪怕蜀漢內部團結如一,他也沒有勝算,更後況還沒有比較雙方領導人,劉禪在久經戰陣的司馬父子眼裡恐怕就是個笑話。

綜上所述,蜀漢滅亡不是姜維之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具體誰被誰合,玩得還是實力,就如拳王爭霸,輕量級蜀漢對壘重量級曹魏,被打倒後反而去責怪身後的姜維被扶好他,怕是不太合適。





昨天即歷史


說起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姜維,有些人是愛之深,畢竟姜維是諸葛亮的關門弟子,更是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一生致力於北伐事業,雖然沒能延續諸葛亮時期蜀漢的輝煌,但也沒有在軍事上折損蜀漢的面子。而有些則對姜維恨之切,因為姜維的北伐與諸葛亮的北伐大不相同,諸葛亮在北伐之際還會考慮蜀漢子民能否承受戰事的壓力,更是將數千戶人遷入漢中,此生之中也無大敗,沒有折損蜀漢的根基。而姜維前後十一次北伐過程中,有勝有敗,勝時沒能為蜀漢迎來更大的利益,敗時兵力多有折損,嚴重影響了蜀漢的根基。

雖然姜維是諸葛亮的關門弟子,平時很得諸葛亮的信任,但在諸葛亮去世時,姜維身為曹魏降臣,在蜀漢的時日不長,根基尚淺,因此諸葛亮沒有在明面上對姜維委以重任,諸葛亮臨終前,對劉禪推薦的接班人,不過蔣琬與費禕兩人罷了。

但姜維的運氣還不錯,諸葛亮的繼承人蔣琬命不長,到費禕繼任丞相後,又發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暗殺事件,導致費禕身死,最終由陳祗手握大權。在費禕掌權時期,姜維手中的兵力不能過萬,而在陳祗時期,終於沒有人可以桎梏住姜維了,於是姜維興沖沖的開啟了他的北伐歷程。

不得不說,姜維此生確實有些窮兵黷武,也因為姜維常年征戰在外,導致本就不富裕的蜀漢日益疲敝,內部民不聊生,百姓日夜盼望戰事停息,可見姜維做得確實有些過頭了。但如果要以此來判定蜀漢滅亡就是姜維一個人的過錯,那還為時尚早。

要知道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曹魏政權內部發生了很大變化。當時費禕尚且在世,他沒能抓住曹魏內部混亂這麼一個“北方有變”的機會,而在費禕之前,蔣琬則錯過了“淮南三叛”這好幾個進攻曹魏的機會。也就是說,論蜀漢滅亡的罪責,費禕和蔣琬也難咎其責。

等到了姜維北伐時期,曹魏政權在司馬家的控制下逐漸安定,發展速度也遠勝過蜀漢。可以說,在不平等的發展下,蜀漢滅亡是必然的。而正是姜維以一己之力拖住了曹魏的發展,讓蜀漢內部有了喘息的機會,若無姜維,只怕司馬昭早有滅蜀的行動。

筆者認為,蜀漢最終滅亡,自然與姜維有關係,如果姜維死的早,只怕蜀漢早就滅亡了,也不會有後面鍾會伐蜀的事情發生。


看我的帽子漂亮嗎YD


姜維只有兵權,但無力左右朝政。蜀國滅亡,罪在劉禪。劉禪繼位以後,自亂朝政,祟信宦官。鄧艾70O軍馬臨城,聽信宦官黃皓之言,開門投降。當時城內尚有軍隊上十萬。這般無能導至了蜀國滅亡。所以錯在劉禪,不在姜維。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我個人認為是劉禪的過錯。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於君主的賢明與否,在於國家的政治是否清明。沒有清明的政治,哪怕文臣再傑出,武將再驍勇,那些只能延緩其滅亡,絕不會久存於世,每個滅亡的朝代就是例子,你自己可以一個個往上面去套。

劉禪初期在諸葛亮的輔助之下能勤懇地處理政務,而且朝堂上下的風氣都很寬和,沒有大的政治爭鬥,後繼者費禕、蔣琬、董允也能很好地處理政務,壓制小人,姜維作為蜀漢後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以攻為守的發動北伐,將戰線從諸葛亮時代往前推進幾百公里,達到長城,極大地改善漢中的防線,此時劉禪還算是賢明。董允去世之後,劉禪開始貪圖享受,寵愛宦官,導致朝廷上下敢怒不敢言,滿地民有菜色,姜維被迫停止北伐,以攻為守的戰略破產。姜維一停下北伐,魏國大軍立馬就殺了過來,鍾會奪取漢中,姜維在劍閣擋住13萬大軍,鄧艾偷襲陰平得手,成都沒有大將防守,派出諸葛瞻這等敗類去守綿竹關,諸葛瞻先是傳播悲觀氣息,然後不聽黃崇的建議堅守,主動出戰導致失敗,無兵把手綿竹關。如果成都有一員老將,比如廖化,張翼, 綿竹關必然不會丟失,成都也可以不投降。


小森短視頻


蜀漢滅亡當然不是姜維的錯。

有人說是因為姜維改變了魏延“錯守諸圍”的防守策略,才導致漢中丟失,以至於最後蜀國滅亡。其實不然,漢中失守,是因為守漢城的蔣舒獻城,引魏軍進入漢中,不是姜維的策略錯誤。即使姜維繼續使用魏延的防守策略,出現叛徒獻城,魏軍一樣可以進入漢中。

姜維有點生不逢時,那麼大的能為施展不出來。諸葛亮死後,蜀國日漸衰落,宦官黃皓更加肆無忌憚,哄著劉禪玩,還干涉朝政,姜維的很多措施不能實現,獨木難支。姜維和胡濟定好二人各自帶兵在上邽匯合,和魏軍大將鄧艾約架,結果被胡濟放了鴿子,姜維孤零零一隻軍隊在段谷和鄧艾相遇,遭到鄧艾絕對優勢兵力的包圍,裡無糧臺,外無救兵,硬著頭皮和鄧艾廝殺,成功突圍,但損失慘重。

段谷之敗,讓姜維感受兵力不夠,為了集中優勢兵力,姜維提出“聚兵斂谷”的策略。與其死守,不如放敵軍入陽平關,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軍隊專門攻打敵軍的薄弱環節。打亂敵軍的補給線,讓敵軍忙於奔波,等敵人疲憊時,守城兵將和外圍兵力一起進攻,這樣就能殲滅來犯之敵。姜維的策略其實比魏延高,不僅能防守,還能有效殺傷來犯之敵。如果魏延時用的是姜維的方法,那麼魏國的幾次進攻漢中都會有來無回,後期諸葛亮北伐也會少些障礙。但姜維的策略卻被蔣舒獻漢城和黃皓干預朝政給毀了。

尚書令陳祗死後,黃皓專政,朝內很多大臣都溜鬚黃皓,劉禪根本不理朝政,就知道吃喝玩樂,基本上內政黃皓一把抓,姜維給劉禪的上書,都被黃皓擋下,並沒給劉禪,耽誤了很多事,同時黃皓想除掉姜維,奪了姜維兵權,給自己培養心腹,後來姜維上書彈劾黃皓,讓劉禪殺掉黃皓,劉禪不但沒殺還把這事告訴了黃皓,姜維怕在朝中被害,帶兵到沓中避禍。姜維倒不是那麼怕黃皓,而是忌憚他背後的樊建,董厥,諸葛瞻這些重臣,因為他們都反對姜維北伐,覺得姜維北伐損耗國力,惹怒魏國,危害比黃皓還要大。但姜維北伐的原因一個是繼承諸葛亮遺志,再一個就是,如果一直這麼下去,蜀魏實力相差越來越大,魏國派兵來打,蜀國根本頂不住,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進攻,事實證明,姜維沒錯。

鍾會帶兵打漢中,在漢城被擋住,結果蔣舒獻城,鍾會進入漢中,一場大戰爆發。在鍾會起兵時姜維上書劉禪,讓派兵駐守要塞,結果劉禪聽信黃皓的鬼神之說,說魏軍不敢進兵,滿朝官員還不知道此時,直到鍾會取下漢中奔成都,劉禪才知道派人,但為時已晚。姜維在沓中遇到鄧艾糾纏,廖化帶兵趕來支援姜維,二人帶兵擺脫鄧艾馳援成都,雖然很亂,但姜維“聚兵斂谷”的策略還沒失敗,主要關口還在蜀軍手中,只要趕到成都保住劉禪就行,中途和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正在大家奮力廝殺的時候,劉禪在黃皓一幫奸臣的勸說下,開城投降了,並下旨讓姜維也投降。蜀國滅亡。

姜維的經歷如果讓徐崢拍戲,能拍出一部“蜀囧”。蜀國滅亡確實不能怪姜維,一人孤立無援,也沒有諸葛亮的影響力,上有昏君,下有奸臣,宦官當道。從姜維的策略部署來看,無論是防禦部署還是北伐,姜維的策略是對的,但苦於孤掌難鳴,憑姜維一人之力,無力迴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