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3月25日,印度全線封城。

一條有點心酸的新聞映入了人們的眼簾:

這些天,印度一座村莊的7名村民從外地返回,當地醫生要求他們在家自行隔離14天。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然而,鬥米難倒英雄漢:

這7人的家裡,都沒有屬於自己的房間。

當地居民的家,大多是一間簡簡單單的棚屋,老人和孩子都擠在一起,睡著大通鋪。

別說是單獨房間了,就連廚房和廁所都沒有單獨隔斷。

在這種條件下,居家隔離根本形同虛設,還有可能傳染一家老小。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為了不給家人和其他村民添麻煩,這7人離開了村子,去到野外露宿。

荒郊野嶺,危機四伏。

夜晚,成群的毒蚊會叮咬皮膚,野象四處遊蕩,還有可能攻擊人類;

於是,他們決定睡在樹上。

簡單的草蓆、繩索,幾根木條,組合起來就是一張“床”。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自打回鄉隔離以來,他們一直沒有和旁人接近,哪怕是家人,也只能遠遠地看幾眼。

每天,家人會準備好食物放在樹下,等送飯的人走了,他們才爬下樹吃飯。

村子裡的居民也想盡了辦法幫助這7人。

晚上,他們會派人值守,用弓箭保護他們不受豹子、熊和狼的傷害。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同樣是發生在印度,一則視頻刷屏了推特:

在一間破舊的臨時屋中,七八個男人正埋頭趕製口罩;

這些口罩由兩片薄布製成,男人們正用縫紉機把布片拼在一起,分裝打包,準備第二天運到集市上去賣。

很明顯,這種簡陋版布片根本就沒法滿足過濾病毒的工藝要求。

然而,這種價格便宜的“口罩”,眼下正在印度大範圍流通著。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尤其是在偏遠的鄉村地區,人們從集市上買來這種口罩,就安心地戴上街,以為安全有效。

這種口罩通常拆開論“只”賣,因為普通家庭買不起一整包。

在大街上,人們就像挑大白菜一樣挑揀著口罩,用手撥來撿去,毫無衛生意識。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自打25日印度“封城”後,大城市的各種產業都面臨停擺。

這時,工頭也不再會給“農民工”們發工資。

在德里、孟買這樣的大城市,有10%以上的平民是日薪制勞動者。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他們的生計,就是靠著每天打零工結算的一點點薪水過活,收入僅僅夠讓自己和孩子在今天吃上一頓飽飯。

他們沒有儲蓄,也沒有可能囤積多餘的食物。

一旦失去了生計,為了活命,這些人就不得不選擇逃離城市,返回家鄉。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由於公共交通停運,大部分人只能扛著大包小包,徒步回家。

其中有些人要走上幾千英里,才能回到家中。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幾天來,印度的高速公路上,隨處可見拖得長長的返鄉隊伍。

在此過程中,炎炎烈日、舟車勞頓和新冠病毒,都成了架在他們脖子上的一把刀。

防護措施的不到位,加大了疫情傳播的風險。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許多人還沒走到家,就在路上餓死、累死、病死;

據英國《衛報》報道,近幾天已有20名外來務工者在返鄉途中喪生。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昨天,印度總理莫迪也發文向國民道歉。

他很清楚,為了防疫,國家讓窮人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一場疫情,可能無法撼動富足之家的日常生活,充其量只是少出門、自己下廚罷了。

然而,對於窮人而言,可能就是失業、徒步數千英里,一場滅頂之災。

在平安年代,看似安居樂業的窮人們,只要一遇上意外,便會如同雨中浮萍,自身難保。

貧窮,就是這麼的脆弱,且無奈。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曾有人譴責:都什麼時候了,印度人還不停工、不好好隔離、還戴著假冒偽劣的口罩大搖大擺上街!

也許,要求那些沒有廁所、沒有自己的房間、沒有自來水、甚至沒有食物的人們像我們一樣,每天用洗手液洗手,購買N95口罩,老老實實待在家裡不出去工作,本來就是一種殘酷且無知的想法。

人與人的生活並不相通,這就跟“何不食肉糜”是一樣的。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在推特上,一位印度醫生說:

“能保持社會距離本就是種特權,首先,這說明你家有足夠的地方隔離。

能洗手也是特權,這說明你家有自來水。

有洗手液也是特權,說明你有錢購買它。

禁足不出門也是特權,說明你有能力不出門工作也不會餓死。”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大部分方法,都只適用於富裕人群。

有能力與他人保持距離、閉門不出的人都應該理解:自己所擁有的是一項“特權”。

而很多窮人,並沒有這項權利。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在巴西,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來自於貧民窟。

在里約熱內盧的棚屋區,一個9歲的男孩乾咳、發燒,並很快確診了肺炎。

醫生讓他回到家,自我隔離14天,以防止病毒繼續傳染給其他人。

可是,這卻讓一家人犯了難——

在他們所居住的聖瑪爾塔貧民窟,每個家庭都擠在一間小小的房子裡,有些房子甚至住著十個人。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在這裡,棚屋和板房一間挨著一間,只要打開窗,就能把手伸進別人的家裡。

對於他們而言,“隔離”根本無從談起。

城市封鎖後,窮人的第一反應,不是囤糧、搶衛生紙,而是崩潰地想:

那飯錢怎麼辦?我怎麼養活孩子?接下來要怎麼過日子?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可是這些,在疫情面前,終究是無人體諒的。

在巴西的貧民窟,一整條街的住戶都要共用一個衛生間。

停水是三天兩頭的事,加上沒有下水道,汙水遍地流也是常態。

不要說每天勤洗手了,對於這裡的孩子來說,洗一次澡,都是逢年過節才有的大事。

數百乃至上千人共用一個沒水的廁所,要怎麼隔離防疫?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在這裡生活的大部分家庭,月薪都不足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400元);

這一點錢要養活一大家子人,僅僅是用來買吃的,都得精打細算。

至於洗手液、肥皂、消毒液,更不可能有多餘的錢來買。

還記得上個月,馬雲給伊朗捐了不少醫療物資嗎?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在伊朗,光是窮孩子們的生活狀況,就讓人目不忍視。

鳳凰新聞曾在伊朗街頭採訪過一個小男孩。

他對著鏡頭侷促地說,自己家裡人全部都生病了,無一倖免。

迫不得已,他不得不出來賺錢,養活全家人。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他所面臨的,已經不是生活質量的問題了,而是有沒有下一頓飯的問題。

出來工作可能會染病,可待在家裡,全家都會餓死。

他根本就沒得選。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就連在一些所謂的發達國家,也有無數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赤裸裸地暴露在病毒面前,毫無抵抗之力。

他們風餐露宿,睡在街邊,當醫生通知他們居家隔離的時候,只能啞然以對。

紐約有著11萬窮孩子,他們靠學校提供的一日兩餐來生活,甚至連衣服也是在學校裡洗。

可是因為疫情,學校關閉後,他們連溫飽都成了很大問題。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封城後的紐約,不同街區間的景象也大相徑庭。

富人生活的城區,街道上空無一人;

而窮人多的城區,地鐵裡卻像無事發生一樣,擠滿了去上班的人。

前幾天,《紐約時報》發佈了一篇題為“隔離措施他們承擔不起,因而選擇直面地鐵”的報道。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一位名叫Yolanda的女孩接受了採訪,她直言:

“我知道這個病毒非常危險,我沒搶到口罩,地鐵裡又這麼多人,我也很不安。

我不想得病,也不想讓我的家人得病。

但我還是必須得去工作,因為我們需要錢。”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Yolanda的丈夫原本在一所學校擔任門衛。可是因為停課政策,他近日被解僱了。

她說,他們還有餘錢支付這個月的房租,但也就剩這麼多了。

“下個月該怎麼辦?我不願意去想這個問題,想多了會讓人發瘋。”

疫情爆發,真正艱難的是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是那些在底層最窮的人。

他們的脆弱,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但是,即使是住在樹上,他們也沒有逃避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

再苦再難,他們也知道:我不能感染別人。

相比之下,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養尊處優的人,卻隱瞞病情,偷渡回國,讓整架飛機上的人曝露在危險之中。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更有甚者,住著政府設立的隔離酒店,享受著醫護人員的無償奉獻,還在嫌棄白開水中的雜質,犯公主病。

無需多言,高下立判。

- End -

微信搜索微·信·公·眾·號:有道詞典(dictyoudao),關注我們獲得有趣有料有用的文章!

在gzh對話框裡輸入單詞,還可實現實時翻譯。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