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微黨課”講活,讓老百姓聽懂

——中科院蘭州分院派駐宕昌堡子村第一書記陳華創新黨課形式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後孝賢、包東勝記者王斌報道

“黨員活動室講黨課啦!”隨著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甘肅宕昌縣車拉鄉吊堡子村25名黨員每月初有了一項新的“規定動作”——聽中科院蘭州分院派駐吊堡子村第一書記陳華講黨課。

把“微党课”讲活,让老百姓听懂

“實事求是是貫穿我們黨的全部實踐、全部理論的一條基本線索。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有其特殊性,鑑於農村黨員群眾文化水平、理論素養有限,如果脫離實際照本宣科,一味‘陽春白雪’,無視‘下里巴人’,難免事倍功半,甚至收效寥寥。”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後,陳華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上,通過觀察、交流,深切體會到了給農村黨員講黨課的難點,同時,問題倒逼產生方法,他經過積極探索實踐也相應找到了“突破點”。

“大家特別反感‘念文件’式學習,如果自顧自講,不僅沒有意義,還耽誤群眾農忙時間,引起負面情緒。”陳華說,初始階段,上課時有的走神、有的閒聊、有的玩手機,幾乎是你講你的,我幹我的。

為了對接農村黨員學習需求,有效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陳華為大家量身設計了“一月一課,集中送學”主題學習活動,每次結合當前重點學習任務,提前認真備課,消化吸收一番,以“壓縮乾糧”形式為村支部黨員集中送學。

在交談中,陳華向記者介紹了他的上課方法:一是緊扣農村生產生活講黨課,將黨建工作融入農家事務,做到田間地頭;二是立足群眾利益講黨課,聚焦群眾所思所盼,緊盯百姓煩心事操心事,把黨建工作做進群眾心坎;三是學會“翻譯”黨建理論,把書面的、高深的黨建理論轉換為老百姓聽得懂的大白話、日常語,讓農村黨建工作產生溫度感和親近感。

“‘一月一課,集中送學’主題學習活動是用適宜的‘土辦法’,暢通‘拉天線’與‘接地氣’,從方式及內容上都強調‘耦合性’,以便農村黨員喜歡聽、聽得懂,真正取得好效果。”陳華如是說。

“每月的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得很好,很有意義。陳書記講的黨課,我們的黨員聽得懂,喜歡聽!”村支書付榮昌這樣評價“微黨課”。

付榮昌已有二十多年黨齡,對駐村第一書記陳華的工作十分支持,而且兩人配合默契。“我們固定每月初進行‘三會一課’,會上陳書記先講黨課,圍繞當前文件和會議精神,結合落實宕昌縣、車拉鄉脫貧攻堅有關部署,儘量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講。黨課結束後,我們就開始安排村上各項具體工作。”付榮昌介紹說,因為黨課的引領指導和思想教育作用,所以安排起工作來很順暢、很高效。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駐村幫扶工作隊在如何協助加強村黨支部建設、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戰鬥力等方面,無疑找到了一條適宜有效的路子。記者翻看了已上黨課的記錄,發現無不是極具“熱度”,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加強基層黨建為抓手認真推進脫貧攻堅衝刺清零”“立足村情實際守初心,聚焦脫貧攻堅擔使命——村黨支部如何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16字’原則落實好宕昌縣脫貧攻堅‘五大行動’”以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等,讓人印象深刻。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職責所在,也是扶貧必扶智的題中應有之義。”陳華表示,“‘一月一課,集中送學’主題學習這個‘妙招’已經找到,下面就是常態化落實的問題,要堅持下去取得‘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