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只喜歡運動文藝不喜歡文化課,怎麼辦呢?

有戲YX


個人經驗,一年級是小朋友未來學習之路的基礎

而親子互動和家長的引導相當重要,每天為什麼要學習,做作業是為了什麼,怎麼會有考試,都是家長需要耐心地給孩子解釋的。

尤其幼小銜接的過渡性作用,也是為了讓孩子感受不同以前的學習生活氛圍。它就像從孩子離開父母去幼兒園一樣,有一定的分離焦慮因素的,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小朋友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很多孩子不愛讀書學習。害怕考試。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對眼前事物的正確認知非常有必要。才能夠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反饋機制。反之孩子會認為我不喜歡,這東西好複雜,鬧的家裡大人小孩雞飛狗跳。

孩子會更加懼怕學習。

建議可以帶孩子共同發現學習的趣味點,不要說這是任務。學不會的可以暫緩,慢慢讓孩子發現其中的樂趣,實在不會的也不要特別勉強,以免造成孩子的叛逆抗拒。

同時作為家長,要學會控制情緒,心態平穩,學會有效溝通。要學會如何做孩子的榜樣。切記說一套做一套。


遊嘟嘟


我非常理解您。尤其一年級的家長,對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會很緊張,這是好事。就像我們剛有寶寶一樣,既甜蜜又不知道怎麼下手。但是一年級的孩子求學之路才剛剛開始,咱們孩子喜歡藝術,愛交朋友,這是多棒的能力啊,一定是個情商很高的孩子。起碼,成人以後人際關係不用愁了是不是?

再說回語數英,孩子不想學可能引導的方式方法有問題。這麼小的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他一板一眼的坐那裡學這些成人看重的主科,孩子的確不理解。但是,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他先培養興趣。

語文,培孩子多閱讀。沒有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會閱讀的孩子語文未來差不了。

數學,鍛鍊他的邏輯思維。買些數獨,魔方,甚至接觸下編程,這些都會給孩子的數學打開興趣之窗。

英語,先從多聽開始,找些短而簡的動畫片從現在就讓他磨耳朵。

學習是長跑,可千萬別在起跑的時候就迷茫了呀[呲牙]。


鴻媽育兒


我覺得換個角度來看,這種老天爺賞飯吃的小孩,家長為啥不趁此機會,長遠佈局呢?比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多一條才藝之路,不香嗎?

進口攻,退可守,這樣才能決勝千里!

興趣這個東西,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比很多被父母逼著學習才藝的孩子,題主的這種小孩,有可能是藝術上天賦異稟的孩子,而且目測交往能力很強,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家長可以順勢引導,走藝術特長生的路,一樣是金光大道!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妻子,章澤天不就是健美操特長進的清華嗎?

孩子如果在藝術上特別努力,一定也是一個非常上進的孩子!這是習慣和品性的問題,這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所在!小學那些東西,如果哪天慢慢懂事了,必然會起飛!

孩子才一年級,各種所謂的坐不住,不寫作業還可是一個幼小銜接的問題,題主不要過於焦慮,如果能按時完成學校老師的作業,就沒啥問題!

總之,家長好好設定,量體裁衣,可以給孩子開闢一條非常穩定幸福的人生之路!



閒琴逸緻piano


不管孩子是否喜歡文化基礎課,學好文化基礎課是必須的。

在學好文化基礎課的基礎上,有些愛好是可以的。

以後孩子長大做任何一行沒有文化都是寸步難行的。

即使孩子在藝術運動方面有天賦,將來考特長生。也要考文化。文化成績達不到要求。專業再好也不會錄取。


福城林邑


如果是寶寶,玩是他們天性,中國的幼兒教育是不科學的,受各種輔導班的蠱惑,家長拼命給幼兒各種培訓砸錢,屬於古代拔苗助長的現代版。

如果學齡前,只要做好入學前半年的幼小銜接教育就可以,以前的日子可以盡情的玩耍,喜歡什麼文藝項目就讓他們玩什麼,可以多體驗,喜歡的可以學習時間長一些,不喜歡的不要人為去強加。但要對於孩子,逐漸有紀錄約束行為教育和品德禮貌教育。

不要羨慕神童,真正孩子神童概率太低,神童成才的概率更低。正如鄭強教授所說,該玩的年齡讓他們學習,幼兒時期都用在了學習上,等到了孩子該學習的年齡時,他們想著最多的卻是玩。

幼兒時期的智力發育不建全,如果強加於他們知識學習,會在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教育恐懼症。當前很多孩子美好的童年,都是奔波在學習各種才藝的路上,是要將孩子累死在起跑線上的節奏。幼兒時期只可在孩子快樂的玩耍中,啟迪孩子的情商和愛心即可。如果幼兒時期加大學習劑量,美好的童年都在學習中度過,等到了小學末中學初期就進入了疲憊期,很多孩子都會敗下陣來。

日本一個1.25億人口的國家,卻有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按人口比例來講,我國14億人口,得13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但我們沒有。雖然不能全賴到教育頭上,但是日本的幼兒教育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小學1-4年級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中學開始跟據孩子自身特點和家庭經濟條件做學業規劃和未來職業規劃,孩子離成功就會很近了。


路宜海中學生學涯規劃


我是專門從事藝術教育工作者,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只喜歡運動文藝,不喜歡文化課學習,說明小孩在文化學習上遇到了挫折,碰到了難題,家長也要做有心人,如果能在文化課的興趣點找尋些突破口,幫孩子重拾信心,能夠文化與體藝並駕齊驅則是最優方案,因為文化和體藝如同人的左膀右臂,都很重要,不可或缺。文化和體藝本身並無衝突,一個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文化體藝學科的綜合滋養。

如果只喜歡體藝,不喜歡文化學習,就想當於只愛吃零食,不喜歡主食一樣,有點偏廢,容易營養不良,況且體藝學習要想有長遠發展,也必須有堅實的文化根基,體藝院校的招生,人才的選拔也必須測試文化基礎,家長努力幫孩子多做人生規劃導師,引導孩子的正確選擇。

我想任何一門學科不可能天生就會厭倦,都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如果有問題,歡迎關注頭條號“誤入藝林深處”,我們共同探討!


誤入藝林深處


教育孩子懂得文化是藝術必不可少的知識,沒有文化知識藝術就沒有價值可言


太陽傘述教


那可得多引導,說明文化課的重要所在。文化是基礎,無論學什麼,得首先把基礎打紮實。否則一切都是空話!


清水行業


建議用他的興趣點來引導吧,孩子畢竟小,很多事情還不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