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漫漫東歸路,從11歲開始謀劃,最終靠絕食完成

自從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後,東漢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因為長安沒法統治整個國家的混亂狀態,正所謂“天子都長安,四方斷絕。”漢獻帝想要重新建立國家秩序,就得遷都回洛陽。

在這種情況下,漢獻帝開始謀劃東歸之路。首先他委託劉虞的兒子“潛出武關詣虞,令將兵來迎”,想讓劉虞領兵來接回洛陽。這一年是公元191年,此時董卓沒死,而漢獻帝才十一歲,他對政治形勢的分析是竟是如此準確。

漢獻帝漫漫東歸路,從11歲開始謀劃,最終靠絕食完成

董卓專政時,十一歲的漢獻帝就能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回到洛陽,不過漢獻帝生存艱難,這件事沒有做成。當時東部形勢複雜,劉虞派幾千人去救漢獻帝,路過袁術時被吞併了。不久,劉虞也死了,漢獻帝只能滯留在長安。

這件事可以看出遷都長安導致東漢政治混亂,這是漢獻帝不可控制的。漢獻帝本人的政治見識是極高的,能對形勢做得出正確的判斷,有勇氣地付諸實施。這樣的小皇帝不是單單聰明瞭。雖然第一次東歸失敗,但是漢獻帝回洛陽的觀念深深地紮根了。

董卓死後,長安更加混亂了。漢獻帝處境也更困難,他要謀劃東歸,就得這些軍閥們答應,那麼他是如何從軍閥的虎口中逃脫的?首先漢獻帝逐漸長大,行動能力也變強,他非常善於利用皇帝身份來處理與軍閥的關係,所以東歸洛陽,可能性是存在的。

漢獻帝漫漫東歸路,從11歲開始謀劃,最終靠絕食完成

漢獻帝雖然沒有軍隊,但是有軟實力,他是大漢皇帝。在那時,皇帝這個身份有神秘感的,有許多人相信,皇帝是上天之子,皇權是與上天意志緊密相聯的。所以天下人對皇權是充滿敬畏,不敢隨意挑戰的。在軍閥激戰中,他們相互制衡,誰也不敢迫害漢獻帝,否則就落下把柄。

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些軍閥還不得不把漢獻帝高高供奉著。所以,有不少反對回洛陽的,卻也有不少願意保護他東歸的。最重要的是漢獻帝的個人素質,他是一個極具膽識的人。

公元195年,漢獻帝在長安六年了,逐漸成為十五歲的少年了。長安兵荒馬亂的,而這時從弘農縣的張濟來到長安,他提出要接皇帝到弘農縣去生活。弘農在河南西部,處在長安與洛陽中間。所以,張濟到這兒來,漢獻帝第一反應是機會來了。因為從長安往東到弘農縣,可以趁機逃回洛陽。

漢獻帝漫漫東歸路,從11歲開始謀劃,最終靠絕食完成

漢獻帝立刻收拾行裝,此時是夏曆七月某天,皇帝車駕出宣平門,一路往東走。因為宣平門是東頭第一道門,跨出這道門,就意味著東歸邁出了第一步,這是有標誌意義的。但是漢獻帝的東歸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長安的西北軍閥當然反對,其中郭汜就領兵截住了漢獻帝,不讓他去弘農縣。漢獻帝派使者去說:“弘農近郊廟,勿有疑也”。古人重視祭祀,尤其是皇帝祭祀是重要的事,因這事與郭汜說,可郭汜當然也不輕易妥協,就不准他向東走。

聰明睿智的漢獻帝於是絕食一天,郭汜一看,驚慌失措。如果皇帝一旦出事,東方的諸侯們都覺得郭汜弒君,這會招致天下人的討伐。郭汜無可奈何,只得撤軍,讓漢獻帝東歸。

漢獻帝到了新豐,離長安五十公里左右,這時是八月份了,從七月出發到八月,才走了五十公里,可以走得多麼艱辛。郭汜得知皇帝已經到了新豐,他心有不甘,想暗地調軍截住漢獻帝回去。

漢獻帝漫漫東歸路,從11歲開始謀劃,最終靠絕食完成

漢獻帝事先知道郭汜的謀劃,提前調軍準備了,郭汜一看,只得放棄。這種情況下,漢獻帝才繼續東進。靠絕食來達到東歸,這對皇帝來說有點悲涼,但是也能清楚地看到,漢獻帝絕不是傀儡皇帝,他雖受強臣挾制,不能改變局面,這是先天因素。但是評價一個人,得看後天因素。

漢獻帝是頭腦清醒,有政治判斷力的人,他清醒地看到挽回政治頹局,得回到洛陽,沒實力可依時,只得絕食。最後碰到困難時,漢獻帝有毅力,否則東歸之路,絕對完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