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養老能靠誰?


我們的養老能靠誰?

從1985年的“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到2005年的“養老不能靠政府”,到2012年的“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養老到底應該如何安排?都說養兒防老,我們撐起這個家撐了一輩子,責任早就成了習慣,我當然認為我的孩子會很孝順,而誰又甘心給孩子們添麻煩呢。靠山山倒,靠人人會跑,還是靠自己最實在啦。

我們有收入的年齡在20歲到65歲之間,如果準備靠自己,那麼必須要在退休之前存夠足夠用的錢。退休後的生活費用有兩種支出方式;一是花本金,隨著年齡增長本金越花越少越不敢花錢。另一種是本金不動花收益,隨著年齡增長錢越花越多越敢花,一高興不小心又多活十年。也許有很多人會奇怪我們的父母在出門買菜的時候,對面超市1.2元一斤的白菜不買,非要走15分鐘去村外的市場去買1元錢的白菜,也許是因為沒有規劃好養老計劃,在恐懼錢越用越少吧。

養老規劃有三種方式,一銀行、二投資、三保險。

我們的養老能靠誰?

這是銀行30年來一年定存的利率走勢圖,養老對於我們來說是30年之後的事,而30年後的銀行利率是多少?我們是不知道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早晚會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而現在發達國家的利率是多少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現在查資料也挺方便的。日本目前的利率是-0.1%什麼概念?也就是說我往銀行存錢,銀行不但不給我們利息,還要收我們的管理費,那麼30年後的中國利率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而我們的退休生活一定會到來。這樣看銀行儲蓄的有點事,安全、方便、靈活,但他只適合放短期用得到的錢,而養老生活的規劃很明顯是做不到的。

投資,證券股票是少不了的,有人說我今年投資賺了50%我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投資畢竟是高收益的,而我們同樣知道他也是高風險的,市場好的時候股神是你,市場不好的時候證券大廈樓頂看風景的也是你。我們當然可以拿風險管理之外的錢來進行投資,這樣我們贏了我們高興,因為賺錢了,輸了我們也不會不開心,因為不會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而且享受了投資冒險的過程,這也是同樣的市場不好,同樣的虧欠,有的生活沒有什麼變化,原來可以吃5元錢一個的包子,現在還吃得起。有的人卻連饅頭都吃不上了,更有甚者去證券大廈天台看風景了。

保險是養老規劃的主要工具,為什麼這麼說呢?先說一句,我國的養老保險是一定要參加的,它是我國的福利政策,每個人只可以參加一次,雖然網上有部分目的不明的人宣傳養老金虧空,領多久才能回本的言論,我只想說中國只要不改名錢是一定可以領的到。我的建議是沒有參與社保的先不要考慮買商業保險的問題。為什麼?因為社保是國家福利政策,商保是什麼?是公平交易。舉例來說60歲後,我希望每個月可以領4000元錢,到80歲可以領684775元作為祝壽金,或者每個月可以領4000元錢,到90歲可以領383035元做祝壽金。那麼我需要做的是從26歲開始每個月給保險公司2000元保費一直給到20年,和保險公司交換得來的。

一般業務員都會告訴我們20年一共給保險公司交了2000元×12月×20年=480000元,而保險公司一共給了我們4000元×12月×20年+684775元=1644775元。是不是感覺很多錢保險太好了,我一定要買。而我要告訴你的是收益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我們忘記考慮時間這個條件26歲到80歲中間一共經歷了54年的時間,如果我們擁有合理的理財能力,並且能夠控制自己不會亂花,並且保證自己的年化收益在5%以上的話,是不需要通過保險來規劃養老的,因為你自己有很好的控制力。如果做不到這些,養老的這部分錢只有通過保險才能辦到。因為銀行不會承諾你30年後我的利息是多少,我們也不能拿我的後半輩子去冒險,去投資,因為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銀行存錢得到的是本金+利息也就是“本利和”在保險中也存在一個“本利和”我們叫它“現金價值”。之前的中國近30年央行一年定期基準利率走勢圖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之前的利率走勢,而發達國家的利率是多少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我國早晚會進入發達國家的隊列,那我國的利率會怎麼樣呢?你品、你細品。。。。。保險之所以能做到確定的時間給到我們確定的錢是因為從你參加保險計劃的那刻起,保險合同就生效了預定利率就不會變了,2019年保險的預定利率是4.025%現在是2020年3月31日保險的預定利率也都降到了3.5%之後的時間裡保險的預定利率還會變化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父母在96年購買的保險預定利率是8%現在仍然是按照8%計算,不管市場如何變化保險合同是不會變的。當然8%現在看好高,而放在24年前銀行定期都是10%的年代真的高嗎?對啊這就是保險規劃養老的底層邏輯。我們現在規劃的養老保險預定利率是3.5%誰能告訴我們30年後的銀行利率是多少呢?應該沒有人吧,而我相信大家的投資能力,一年賺個10%以上不成問題,問題是誰能保證只賺不賠呢?畢竟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我們的養老能靠誰?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說我們為自己規劃的養老金是100萬,銀行是存100萬花100萬剩下的是利息,至於利息是多少?不太清楚,因為利率是不知道的。投資投了100萬,我們能花多少呢?不太清楚,賺了也許是1000萬,賠了也許是10萬,最後留下的我們也是不清楚的。保險能做到的是我們規劃了100萬,可以花200萬,最後留下150萬給我們最親最愛的人。這些錢都是寫在合同裡的,受法律保護的,確定的安全的,免稅的。也許投資和銀行能夠比保險做到高收益,而養老這一件未來一定會發生的事,我們真的放心去用來投資冒險嗎?確定的養老生活,需要確定的收益來規劃。規劃的越早,越輕鬆。同樣是規劃100萬養老金,花收益過養老,分20年規劃比較輕鬆還是10年規劃比較輕鬆?20年每年只要5萬就可以了,10年每年就需要10萬,5年每年就需要25萬,所以我們要早做準備。

我們的養老能靠誰?

如果我們準備本金不動花收益來過我們的養老生活,在本金都是100萬的情況下,年化收益率是4%我們每年可以用40000元,也就是每月可以用3333.33元。年化收益率是3%那麼每年可以用30000元,也就是每月可以用2500元。化收益率是2%我們每年可以用20000元,也就是每月可以用1666.66元。年化收益率是0.1%那麼每年可以用1000元,也就是每月可以用83.33元。也就是說在本金不變利率降低的情況下收益是越來越低的。我們不說會降到負利率,以後我國的利率會不會降到0.1%?

如果我們保證收益不變,利率降低,我們需要準備的本金又會如何變化呢?保證每月40000元收益,利率是4%我們只要準備100萬就夠了,利率降到3%我們就需要準備133.33萬,利率降到2%我們就需要準備200萬,如果利率降到0.1%我們則需要準備4000萬才夠。

現在我們做不到4%的收益,能做到的是3.5%以後會不會降低誰知道呢?如果我們準備安心的過養老生活就需要提前準備。


我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保險經紀從業者,有保險的相關問題可以聯繫我,比如;忘記了買的保險管什麼,買了保險保險公司賠,想了解怎樣配置保險比較合理。謝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保險市場的規範少不了大家一起監督和管理。希望大家一直監督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