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一,愛沙尼亞位於歐洲東北部,東鄰俄羅斯,南部與拉脫維亞接壤,西部瀕臨波羅的海,北臨芬蘭灣,國土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31萬,首都為塔林。拉脫維亞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其中拉脫維亞族佔68.7%,俄羅斯族佔24.8%,主要信仰基督教路德宗和東正教。
愛沙尼亞族屬於歐羅巴人種波羅的海類型,12-13世紀,在共同抗擊德國侵略者的過程中,各部落之間加快組合進程,最終形成了愛沙尼亞族。從13世紀開始,愛沙尼亞相繼遭受普魯士、丹麥、波蘭、瑞典等國的侵略和瓜分,在1710年時全境又被沙俄吞併。一戰結束後,愛沙尼亞在德國的幫助下,曾於1918年11月宣佈獨立,但僅維持了20多年時間,便先後被納粹德國、蘇聯吞併。
加入蘇聯後,愛沙尼亞雖然享有高度自治權,但民眾卻並不樂意接受外來政權的高壓統治,在50年的時間裡,始終未放棄過爭取獨立的鬥爭。隨著戈爾巴喬夫的上臺和東歐劇變的影響,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離心離德的傾向日漸加劇,而愛沙尼亞在西方大國的支持下,最終在1991年8月20日恢復獨立,並在9月17日加入聯合國。
為防止亡國悲劇再次上演,愛沙尼亞自恢復獨立之日起,便採取投靠西方陣營、對抗俄羅斯的策略,積極發展跟美、英、法、德等大國的關係,並不遺餘力地尋求加入北約和歐盟。經過13年的不懈努力,愛沙尼亞終於在2004年3月加入北約,同年5月又加入歐盟。加入北約後,愛沙尼亞強烈支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入駐,並且每年都要參加以俄為假想敵的軍演,令後者極為憤恨。
在經濟方面,早在被蘇聯吞併之前,愛沙尼亞便已躋身準發達國家行列。在恢復獨立後,愛沙尼亞迅速拋棄計劃經濟體制,重拾私有化政策,加速向市場經濟轉變,使得經濟再度實現騰飛。由於愛沙尼亞工農業體系健全、科技發達、經濟增速很高,因此有“波羅的海之虎”的美稱。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的統計數據,愛沙尼亞的人均GDP為22928美元,是中國的兩倍多。
自從1991年9月11日建交以來,中國與愛沙尼亞之間保持著相對友好和穩定的關係,各領域交往不斷增多,堪稱中國與波羅的海國家交往的典範。然而在2020年初,中、愛關係開始出現不和諧的聲音,愛沙尼亞對外情報局在正式發佈的報告中宣稱,在國家安全方面,中國對愛沙尼亞的威脅甚於俄羅斯,成為該國在安全領域面臨的“主要威脅”。
因為歷史積怨極深,愛沙尼亞將俄羅斯視作主要威脅,在情理上還說得過去,但將中國視作“主要威脅”卻毫無道理。原因無他,中國跟愛沙尼亞遠隔萬里,相互交往的歷史極短,之前從未有過歷史積怨和利益糾紛。更何況,通過吸引中國投資來發展國家經濟,也是愛沙尼亞近年來一直追求的目標,如今對“金主”突然翻臉,實在是說不過去。
對此,俄羅斯人道主義與政治調查研究所專家布魯捷爾認為,愛沙尼亞之所以突然對中國“變臉”,最根本的原因是受到美國的影響。作為北約國家,愛沙尼亞近年來一直承受著來自美國強大的壓力,被要求不能與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合作,其中便包括加速崛起的中國。正因如此,愛沙尼亞只好通過抹黑、攻擊中國的方式,來向美國“表忠心”,以維持兩國間的盟友關係。
布魯捷爾同時指出,愛沙尼亞之所以認為中國的“威脅”超過俄羅斯,是由於俄羅斯不想與北約開戰,對愛沙尼亞發動軍事攻擊的可能性很小。與此同時,按照愛沙尼亞對外情報局的說法,中國近年來在該國外交、情報活動日益活躍,希望改變政治秩序以維護其利益的意圖愈發強烈,由此讓它產生莫大的恐慌。以上兩點,便是愛沙尼亞將中國視作“主要威脅”的原因。
其實,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無論國家大小、強弱,始終都堅持“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非常願意跟各國保持友好合作關係。因此,中國根本不是愛沙尼亞的“主要威脅”,後者的做法純屬“被迫害妄想症”發作,對發展兩國關係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閱讀更多 文史磚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