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东门变样:辞别“琼花仙子”,迎来“桃源花溪”

“桃花尽日随流水”,瘦西湖东门的花溪,自去年秋天落成后,便成为东门的点睛之景——潺潺的溪流,夹岸的桃花、海棠、鸢尾等鲜花,倍受游客青睐。

花溪花溪,花有了,溪流也有了,溪流的源头在哪?今年,瘦西湖再次对东门景观进行升级,将原“琼花仙子”景点改造提升为“花溪源头”,同时将这一片区域命名为“桃源花溪”。

扬州瘦西湖东门变样:辞别“琼花仙子”,迎来“桃源花溪”

辞别“琼花仙子”,“桃源花溪”亮相

瘦西湖东门的“琼花仙子”,原是瘦西湖万花会立体绿化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扬州旅游的蓬勃发展,瘦西湖景区东门也在持续变化,尤其1757美食街区的落成,成为景区布局美食旅游的重要棋子。

同时,瘦西湖东门还是每年万花会开幕式的主会场。景区绿化部副部长骆鹏说,从旅游发展角度来看,东门内原有景观格局已无法满足景观发展需求,因此今年在万花会开幕前打造了新景点 《桃源花溪》。

目前,“桃源花溪”景观已基本完工。

新景点是大型“水旱盆景”

景观提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现有景观“无缝对接”。去年秋天,瘦西湖风景区在东门内打造了花溪。“从游客的反响来看,这个景点非常受喜爱,在短时间内就成为景区的一个旅游热点区域。”

花溪的地理位置,已经非常接近东门。如何让新提升的景观与花溪无缝对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新景点成为花溪的源头,于是便有了“桃源花溪”。

记者看到,“桃源花溪”如同一座小山,这让从瘦西湖东门进入的游客,有一种“开门见山”的感觉。“山”上,有黑松、湖石、红枫等,而且黑松造型如迎客松,让游客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欢迎之意。

“山”虽不高,但透着清秀。“山”的存在,也表示琼花仙子并没有真正“辞别”,而是“隐”在山中,“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从整体上来看,“桃源花溪”不单单是一座小“山”和一条小溪流。桃源花溪景观总顾问、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江苏扬州盆景博物馆高级工程师赵庆泉说,在景观打造手法上,参照的是自然山水景观,并结合周围景观,打造出一幅山水相连的大型水旱盆景。“虽是人造,但更趋向自然。”

随着“桃源花溪”的成型,从东门到石壁流淙,开门见山,山水相连,花溪相伴,非常具有景深感。

实际上,作为盆景艺术大师,水旱盆景的造景手法赵庆泉非常拿手。山的清秀,石的峻峭,溪流的宽窄曲折,堤岸的蜿蜒,水的潆洄,花草树木的清奇,处处透着水旱盆景的精妙。扬州发布记者 向家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