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美国的教育都这样了?读《为人文教育辩护》

引言:人文教育“教会你怎么思考”。


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而是为所有职业共同点奠基”。

连美国的教育都这样了?读《为人文教育辩护》

《为人文教育辩护》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想是:“原来连美国的教育都这样了!”

之所以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批评中国的教育怎样怎样不好,中国的应试教育如何如何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赞扬美国的教育是怎样好,美国的素质教育是多么能启发孩子的创新能力。


而这本书的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是个印度裔美国人,大学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作者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外事政策顾问”。他是《时代》周刊特约编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著有畅销书《后美国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和《自由的未来》(The Future of Freedom)等。


所以作者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他接受的是亚洲教育和欧美教育的结合。他所呈现的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那些问题,中国也存在,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日渐轻视,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


而在即将(或者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也有人这样说,以前觉得无用的,会变得有用,以前觉得有用的(能赚钱的)却会变得无用了。比如那些专业化的,流程化的,可以程序化的东西,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而诸如哲学、艺术、文学这样的无用的学问,反而变得有用了,因为更难以被机器取代。


连美国的教育都这样了?读《为人文教育辩护》


本书共六章。


第一章:来到美国


讲的是作者自己的受教育经历,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接受人文教育的过程。作者在耶鲁大学学的是历史学。在哈佛当过学生助理。


第二章:人文教育简史


讲的是人文教育的发展历史,简单叙述了人文教育从诞生到当下的状况。


第三章:学习思考


讲的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优势即人们经常说的人文教育的核心美德,就是思考。作者认为人文教育的三大优势——教会你写作、说话、学习——都是教会你思考。


当人文称道人文教育的美德时,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它教会你怎么思考”。

但对作者来说,人文教育的核心美德是教你写作,因为写作能让你思考。不论你做什么,清晰、简明和快捷的写作能力都是无价的技能。写作的初稿就是求知的过程。这是人文教育的第一个优势。

人文教育的第二个优势就是教会你如何说话。

学会了解自己想法,过滤掉不成熟的念头,以某种逻辑顺序来向外界展示你的思维。


人文教育的第三大优势:它教会你如何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有方法论。学习,然后再学习;制造工具,然后再重新设计其用途,这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步骤。


第四章:自然贵族


讲的是人才的标准,自然贵族,是按照才能划分的,而不是按照出身等级来划分。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第五章:知识和权力


讲的是知识尤其是人文理念对我们社会的巨大影响。


连美国的教育都这样了?读《为人文教育辩护》


第六章:今日之青年辩护


讲的是人文教育对现在的青年人的影响,年轻人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正是因为人文教育的作用。

当今的青年人,特别是千禧一代,并不是自私的自我一族,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只是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不讨论宏大的主题,是因为现在的世界环境不需要他们讨论了,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体的自由发展,关心个体的权利。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问不出好的问题,这导致真正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为没有人质疑,甚至没有人关注。

最后,作者总结说,我们问不出好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那怎么解决呢?作者的建议是,再来点人文教育。也就是说,用作者前文所述的人文教育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只有人们真正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才能看到世界的问题在哪里,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关注过去、现在、未来的AI。 欢迎您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