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B48拯救了平成時代的日本唱片業

2019年,日本改元“令和”,正式宣告“平成時代”(1989-2019)的終結。而回顧整個平成時代的日本流行音樂產業,則呈現出明顯的先抑後揚的趨勢。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經濟社會發展陷入了“失去的十年”,難以自拔。而作為全球唯一在市場規模方面能與美國相提並論的流行音樂大國,日本的流行音樂行業最終也無法獨善其身。以唱片(音樂CD)銷售為主要業態的日本流行音樂產業,自1998年開始,呈現出銷售額逐年遞減的趨勢。而隨著2000年後,互聯網在日本的普及,各種正版、盜版音樂下載的泛濫,更是讓高度依賴唱片銷售這種單一業態的日本流行音樂行業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

這種負增長的情況,直到2012年才被徹底扭轉。日本唱片協會在2013年1月宣佈,2012年日本音樂市場銷售總額比增長10%,增幅3108億日元,實現了14年來的首次正增長。而日本唱片協會將這一成績的取得完全歸功於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的活躍表現。理由是,當年與該團體相關的音樂產品銷售額為2246億,佔當年日本音樂市場銷售額增幅的七成以上。

AKB48拯救了平成時代的日本唱片業

單單一個女子偶像團體,何以能夠扭轉整個日本流行音樂頹勢?這還要從AKB48的誕生和成長的歷程說起。AKB48是由日本著名音樂人秋元康在“可以見面偶像”和“見證偶像成長”這兩條顛覆性的新基準下,培育起來的新型女子偶像團體。2005年,AKB48進行了首次成員招募,並於當年12月8日進行了首次公演。2006年2月,發佈首張專輯。此後,專輯銷量逐漸遞增。2011年,專輯《變成櫻花樹》成為AKB48首張銷量破百萬的專輯。而隨後推出的12張專輯銷量都達成了單張專輯銷量破百萬的壯舉,堪稱日本流行音樂界的“平成奇觀”。 而在互聯網的推波助瀾下,其影響力早已不僅侷限於日本,在韓國、大中華地區、東南亞各地,乃至歐美等國的青少年群體中擁有大量忠實的粉絲受眾。其製作人秋元康也被奉為日本娛樂界的“新教父”。

AKB48拯救了平成時代的日本唱片業

隨著AKB48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逐漸超出了流行音樂界,成為社會性的話題。東京大學教授本鄉和人(2012)從日本歷史上的狂言、歌舞伎等傳統技藝角度來分析AKB48成功的原因。京都女子大學西尾久美子副教授(2012)從日本古代京都的花街來看AKB48人才育成制度。青山大學院箕輪雅美副教授(2013)則指出,現在的AKB48的大部分是由粉絲創造的,秋元所創造的不是AKB48自身,而是使成員變化,更好更多的適應粉絲需求的系統。而在中國,張亮(2013)將 AKB48 比喻成 NBA,認為 AKB 是日本娛樂業內的獨立偶像聯盟,它與 NBA一樣有常規演出(劇場演出、握手會等),所有成員共同塑造一個大品牌,內部競爭伴隨成員地位的起伏變化,從不斷線,持續更新。季成蹊(2016)認為,AKB48的成功在於其經營理念與以“御宅族”為核心的消費市場實現了精準匹配。林立敏(2017)認為,AKB48的興起是利用媒體造成大量信息預先曝光,再利用肉身強調現場性,使之成為稀缺物品。另外,很多人論及AKB48都會將其與另兩個著名的日本女子偶像團體——小貓俱樂部、早安美少女,進行比較。

AKB48拯救了平成時代的日本唱片業

小貓俱樂部

AKB48的成功,歸根結底是商業模式的成功。所謂“商業模式”是指“企業在既定的行業中,以為客戶創造卓越的價值為目的,通過運用其核心資源,把握正確的時機,開展核心行動,並最終使企業獲得利潤回報的全過程。”在文化產業領域,只要是長期穩定的進行文化藝術產品經營或商業演出活動,就會存在相應的商業模式。而如果以歷史視野對AKB48的商業模式進行全面分析,就會發現AKB48很多做法都是以日本已經有百餘年曆史寶塚歌劇團為參照系。通過對寶塚歌舞劇團的商業模式(簡稱“寶塚模式”)的揚棄,AKB48找到了一條與時代特徵相契合的發展道路,締造了21世紀的演藝神話。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