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太子河的传说!

太子河有二源,北源于新宾县平顶山乡鸿雁沟;南源于桓仁县东营坊洋湖沟草帽子山麓,经本溪县马城子村姑子阉汇合,又经本溪市入辽阳境。在鸡冠山乡、寒岭镇入葠窝水库后,经弓长岭、西大窑、沙浒、小屯、东京陵和市郊绕城而西,再经望水台、西马峰、王家、佟二堡、黄泥洼、小北河、柳壕、唐马寨等18个乡、镇,从大台子村出本溪。

河长413公里,境内流程 143公里,流域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境内河流多为太子河支流,其中流程10公里以上的支流多达24条。从北、东、南三面汇入太子河,形成向心水系。

太子河战国时称衍水,又称大梁水、东梁河。汉代称大梁水或梁水。“太子河即故衍水,燕太子丹匿于衍水中,后人因名太子河”(《读史方舆记要》)。又名东梁河。明代有代子河之称。清以满语称为“乌勒呼必喇”(乌勒呼意为芦苇,必喇为河),但传之未久,仍复称太子河,沿用至今。这是百度的正解。

我来本溪后,闲暇听当地的一些老人说书讲故事说,这条河过去叫东梁河,后来,又叫成了太子河,这是咋回事呢?听老辈人讲,赫图阿位出了个女真族头子,人都叫他老汗王,手下有十几万兵马,都是些能骑善射的好手。后来,他统一了女真部落,建了后金国,又想占大明的江山。

有一年,老汗王领他手下的贝勒、亲王什么的,攻打大明的江山,第一关是马城子。当时正是三伏天,守马城子的将官是从辽阳府退下来的李如柏,他听说老汗王领兵来了,就叫当兵的把河两岸的桥拆了,船也毁了。老汗王领兵来了以后,李如柏领兵出城,向对岸擂鼓摇旗起哄。意思是说:明军就在河这沿,看你能把俺们怎么样?有能耐你们长翅膀飞过来吧!老汗王望着河那沿,想硬过河,可河水一个旋涡卷着一个旋涡,不知有多深,不是淹死,也得叫明军乱箭射死。不渡吧,出师头一仗就退了,说不过去。要拖延了渡河时间,清河城守将邹储贤再派兵支援李如柏,这仗可就更难打了。

老汗王可是熟读兵书懂战策的人,他在心里盘算了一阵,回到大帐下了命令:"宣大太子进帐!"大太子是个忠厚老实人,听父亲叫他,立刻进了大帐。老汗王瞅了儿子一眼,就下了命令:"你带一哨人马,去河边巡视,看河水冻没冻冰。"大太子听了打个冷战,心想:我父亲平常挺聪明今个,怎么糊涂了?谁见过三伏天河水封冻呢?君命不可违呀,只得领旨去了。

大太子领着人马来到河边,那河水旋涡卷着旋涡哗哗地响。他回帐对老汗王就实话实说了。老汗王多希望大儿子谎报河水冻冰啊,那样,他就可以催兵渡河,可大太子实打实着地回奏,坏了他进兵的计策,他含着眼泪命令手下把儿子推出帐外砍了头。

紧跟着,他又命令二太子出去巡视,二太子比他哥哥滑,爱耍小心眼儿,见他哥哥说实话叫父亲杀了,立刻打定主意,领兵直奔河边去了。有什么可看的,河水照样哗哗地淌。他在河边转游了一会,望着河水笑了一声就带兵回营,假装惊喜地闯进大帐说:"启奏父王,河水冻冰三尺,军马可渡过河!"老汗王一乐,急忙传令:"半夜渡河攻城。"

这天正是月黑头,汗王命令一下,军马都抢先过河,尽管人们知道这是计策,可是想起大太子的死,一个个争先恐后,图个死里求生。一时间,河水将前军淹死的尸首堵得漫上了远远的岸边,后军踩着前军的尸首一齐扑过河去。

本溪太子河的传说!

冬日太子河风光

再说马城子里,李如柏认为有大河拦住敌军来路,他没有一点防备,两袋烟的工夫就叫老汗打破了马城子,他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向新场面子跑了。老汗王进城第一件事,就是为大儿子举行葬礼,把他埋在东梁河岸边,为了纪念大太子,老汗王把东梁河改名叫太子河,把马城子改叫太子城。

本溪太子河的传说!

马城子户外探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