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迴應"美擬限制芯片供應鏈":希望全球產業鏈合作

華為31日舉辦2019年年度報告發佈會,針對日前路透社消息稱“美國政府內閣高級官員同意採取新措施,限制華為芯片全球供應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自己希望這條消息“是假的”,但如果美國該措施被實施,“相信中國政府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也會採取一些反制措施。”

路透社26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政府內閣高級官員同意採取新措施,限制華為芯片全球供應鏈,其中可能包括一些關鍵的產業鏈廠商。據悉,此次禁令主要是通過限制使用美國技術、零件的外國供應商來實現,臺積電很有可能位列其中。

“為什麼不能基於同樣的網絡安全原因禁止美國公司的5G芯片,或者含有5G芯片的基站、智能手機和各種智能終端在中國使用呢?”徐直軍說,華為還能從韓國的三星、中國臺灣MTK、中國展訊購買芯片來生產手機,就算華為因為長期不能生產芯片做出了犧牲,相信在中國大陸會有很多芯片企業成長起來,並通過韓國、日本、歐洲、中國臺灣芯片製造商提供的芯片來研發生產產品。

徐直軍說:“如果美國政府任意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其實是在破壞全球的技術生態,如果中國政府來反制,對產業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推演下去,這種破壞性的連鎖效應是令人吃驚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對於全球化的產業生態可能是毀滅性的連鎖性的破壞,毀掉的可能不只是華為一家企業。”


“我希望這條消息是假的。”徐直軍說,華為希望全球產業鏈合作,希望聚焦客戶和產業界的挑戰,為全球客戶與消費者提供可信任的產品與體驗,否則會後患無窮,全球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玩家都很難獨善其身。

當日發佈的報告顯示,華為去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這些數據顯示,華為整體經營穩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