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就有“荷塘月色”,杭州江干小微水體變身小微景觀

“天氣好的時候,我經常會帶孩子來散步,以前池塘裡淤泥多,水沒這麼清,現在到了節假日,來池塘邊邊捉蝌蚪的孩子特別多。”今天(4月1日)下午,家住杭州採荷的劉女士帶著孩子到採荷公園曬曬太陽,一天天見證著小公園南北池塘水質的變化,讓她很感慨:不用經常去西湖邊,看看家門口的美景,也挺滿足。

家门口就有“荷塘月色”,杭州江干小微水体变身小微景观

在採荷公園,有兩個池塘,水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在春日陽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偶有絮漂浮在水面上,環衛工人立馬會坐船打撈。池塘邊,廊亭、遊步道、石凳,一派江南水鄉風光。

這處是杭州江乾區今年重點打造的小微水體樣本。

下午,由杭州江乾區治水辦(河長辦)、區城管局、團區委、採荷街道聯合舉辦的“世界水體大接龍·荷塘月色我最美”主題活動也在這裡舉行。

小微水體是水環境的“毛細血管”。近年來,隨著淤泥的沉積和灌溉功能的喪失,池塘、小溝、小渠等小微水體配水困難、水體流動性變差,成了“五水共治”的一個易疏忽的區塊。

今年,江乾區在建設美麗河道的同時,將治水目標向小微水體延伸,計劃在每個街道打造一兩個各具特色的“美麗池塘”,即老百姓家門口的“荷塘月色”,讓小溝、小渠、池塘等小微水體“靚”起來,成為最貼近老百姓身邊的“小微景觀”。

比如,採荷街道今年就計劃將採荷公園、芙蓉公園的三個池塘打造成清澈秀美、生態自然的濱水城市景觀。

採荷街道公共管理辦主任談世宏介紹,像採荷公園南北池塘的水是貼沙河的配水,水質看上去已經很不錯,今年主要做南北池塘水生態修復,育苗、打造水下森林,讓池塘水“生動”起來,成為周邊居民喜聞樂見的休閒活動中心。

目前,杭州江乾區已經建立92個小微水體名錄庫,均在顯著位置設立公示牌,公示內容包括水體名稱、治理措施、責任人(渠道長、池塘長)等,計劃在10月底完成“美麗池塘”驗收工作並向公眾進行展示。

除了採荷公園南北池塘外,江干今年重點打造的還有丁蘭街道靠近皋亭山下的以休閒為主的水域池塘,那裡適合居民休閒垂釣,還打算嘗試可以讓居民種植一些水生蔬菜,另一處則是位於城市之星附近,偏現代化打造的池塘。

家门口就有“荷塘月色”,杭州江干小微水体变身小微景观

3月22日至30日期間,杭州江乾區8個街道以接令旗的形式,分主題分批次輪流“接龍”巡河,從參與巡河活動的河長中評選出8名“三勤河長”,即勤巡河發現問題、勤溝通解決問題、勤宣傳發動群眾,並在今天頒發了榮譽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