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輝集團轉戰港股:淨資產負債率達170% 家族管理遭質疑

金輝集團轉戰港股:淨資產負債率達170% 家族管理遭質疑

雷達財經出品 文|長帆 編|深海

花費4年依然未能如願登陸A股後,金輝集團決定轉戰港股。3月25日,港交所披露金輝集團招股書。招股書顯示,公司已於2020年3月向證監會提交申請,自願撤回A股上市申請。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這家成立於1996年的閩系房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在此次上市前,創始人林定強及其妻子林鳳英持有金輝集團96%的股份,另外4%的股份由其五位親屬持有。而林定強之子林宇在2011年加入金輝集團後,一路高升,目前在金輝集團任執行總裁。

在公司2016年擬登陸上交所時,即有媒體質疑公司家族管理模式,而在一些職場信息平臺,也有用戶反映金輝集團家族管理混亂。

近年來,金輝集團發展並不算迅速,四年前與金輝集團處於同規模的中梁控股2019年銷售額1500億,接近金輝集團2019年全年銷售額的兩倍。

財務數據顯示,金輝集團2019年淨資產負債率為170%,一年內需償還的借款139.8億,超過公司賬上現金。而公司2017年和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均為負。

金輝集團坦言,公司負債率過高,使得公司與負債水平較低的競爭對手相比處於劣勢。

2019年經營性現金流-56.97億元

金輝集團1996年發軔於福州,2009年總部遷往北京,業務重點扎根中國長三角、環渤海、華南、西南和西北等區域。截至目前,金輝集團進駐國內30個城市,開發項目超百個,累計開發規模逾2000萬平方米,擁有員工3814名。

招股書顯示,金輝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於住宅物業,2019年住宅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3.2%。

目前,金輝集團的住宅物業分為四個系列:

優步系:包括主要針對首置購房者的住宅物業。

雲著系:包括針對首改型客戶的具有現代生活智能家居設計的公寓。

銘著系:包括針對高端客戶的公寓樓及獨棟別墅。


大城系:包括毗鄰購物商場及步行街等商業區的大型住宅社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輝集團有144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物業開發項目,其中包括由附屬公司開發的102個項目以及由我們的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開發的42個項目,公司應占的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2667.44萬平方米。

此外,金輝集團的收入來源還包括物業管理服務、物業租賃服務和管理諮詢服務。

金輝集團在招股書中透露,為將資源主要投入物業開發及銷售中,公司於2019年12月完成物業管理業務出售,預計2020年起不會獲得任何物業管理服務收入。而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年度,公司物業管理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57億元、4.81億元及5.17億元。

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金輝集團分別實現全口徑銷售額445.1億元、746.8億元和888.6億元。同期,金輝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17.77億元、159.71億元及259.63億元,利潤分別為人民幣22.21億元、23.00億元及26.90億元。

雖然利潤在增加,但金輝集團經營性現金流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別為-77.56億元和-56.97億元。

金輝集團轉戰港股:淨資產負債率達170% 家族管理遭質疑

對此,金輝集團解釋稱:“負經營現金流量主要歸因於有關期間的物業開發的長期資本密集性,2019年公司土地收購成本及建築成本金額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有消息稱金輝華東區域公司“大震動”,僅保留少數工作人員。對此,金輝集團表示,集團之前有環渤海、西北、西南、華南、長三角、華東等區域。其中長三角和華東區域交互較多,區域重複。

淨資產負債率170%

由於經營產生的現金流為負,融資成為金輝集團的現實選擇。

金輝集團多次在境內發行公司債券、資產抵押證券,並積極拓展海外融資渠道。金輝資本投資公司(金輝集團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於2019年10月及2020年1月分別發行總額為2.5億美元和3億美元的優先票據。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金輝集團借款總額分別為340.27億元、431.68億元以及490.71億元,截至2019年底,金輝集團即期負債總額192.26億元。

2019年,公司融資現金流量淨額55.2億元,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2.19億元。而公司一年內需償還的借款139.8億元。以此計算,金輝集團尚有47億餘元缺口。

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金輝集團銀行及其他借款、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及資產抵押證券的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7.25%、7.65%及7.76%。整體利率呈現上漲的態勢。

“融資成本的增加對我們的盈利能力及經營業績造成負面影響,而不能獲得融資將影響我們從事項目開發活動的能力,從而對我們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金輝集團在招股書中表示。

金輝集團轉戰港股:淨資產負債率達170% 家族管理遭質疑

而從淨資產負債率來看,近三年來,金輝集團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90%、170%、170%,屬於行業較高水平。

家族管理難題待解

根據招股書,在上市前,林定強及其妻子林鳳英分別持有金輝集團62.37%、33.63%的股份,林巍、陳雲、林鳳玉、林蘋及林鳳華持有金輝集團4%股份,而這五人均是林定強的親屬或家庭成員。

金輝集團轉戰港股:淨資產負債率達170% 家族管理遭質疑

從招股書透露的信息來看,林定強之子林宇未持有公司股份,不過其本人在金輝集團已擔任重要職務。

根據招股書,林宇今年29歲,於2011年3月加入金輝集團,出任鹽城金輝居業董事、擔任多家附屬公司的董事,並在金輝集團擔任多個職位,其中包括董事、副總經理及副總裁。2019年10月17日,獲委任為董事,並於2020年3月16日獲調任為公司執行董事。林宇同時擔任集團執行總裁併主要負責本集團的項目管理、人力資源及品牌營銷事宜。

雷達財經注意到,林宇出任鹽城金輝居業董事不久,鹽城金輝與鹽城市城南新區建設局訂立一份建設協議。根據建設協議,鹽城金輝應於簽署建築協議起計30日內向鹽城建設局支付建設費,而鹽城建設局應獲委聘為該等中低價位住宅物業建設的承包商。倘鹽城金輝未能於規定期限內悉數支付建設費,鹽城建設局將不會接納上述委聘,且鹽城金輝須負責向鹽城建設局開發及交付總建築面積為79255平方米的中低價位住宅物業,價格為每平方米人民幣4100元。

鹽城金輝未能在建設協議約定期限內支付施工費。2019年8月,鹽城市城南新區建設一局向鹽城仲裁委員會申請,要求鹽城金輝交付總建築面積為64658.4平方米的中低價位住宅物業,價格為每平方米人民幣4100元。2020年2月24日,金輝集團獲鹽城仲裁委員會告知,鹽城一局於2020年1月19日更改其要求為終止合約及要求賠償因違反建築協議招致的損失(包括損害賠償金)。

該案件目前有待鹽城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結果,金輝集團已撥備人民幣5000萬元。

招股書中,金輝集團未透露該建設協議是否與林宇有關。

雷達財經注意到,2016年10月金輝集團總裁馬立強低調離職,距離其上任僅7個月。有媒體報道稱,據熟悉金輝集團的業內人士透露,馬立強的悄然離職與家族“二代”上位有些關係。

對於金輝集團家族式管理,有管理行業人士表示,一方面,家族式管理缺乏必要的科學管理制度,增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投資主體的單一還將制約著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家族式管理的不穩定性使企業難以獲得長足發展。

前述人士還表示,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需要規範治理,目前金輝還屬於典型的家族企業,上市後如何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擺在金輝集團面前的現實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