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食一芽,吃二果,捂三處,做好四件事

春季養生,食一芽,吃二果,捂三處,做好四件事,健康一整年。

食一芽

春季吃“春菜”,春菜的代表之一香椿。

春季,香椿嫩芽綠中帶紅、鮮嫩清脆,可清熱解毒、開胃醒脾。香椿帶有的香氣,具有很強的疏通作用,能幫助陽氣在人體內升發。

香椿雞蛋湯,可健脾養肝,尤其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食用。

吃二果

春季養生,食一芽,吃二果,捂三處,做好四件事

蘋果,蘋果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糖類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被人們譽為“大夫第一藥”。多食蘋果能改善呼吸系統及肺的功能,對心血管系統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春季易犯感冒,蘋果則能使人體產生抵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可加速病體康復。

春季養生,食一芽,吃二果,捂三處,做好四件事

草莓。草莓被營養學家譽為是“春季第一果”。草莓富含鐵、果糖、葡萄糖、檸檬酸等營養素,對於春季易出現的肺熱咳嗽、嗓子疼、長火癤子等不適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因此,春季吃點草莓也是不錯的選擇。

捂三處

春分左右乍暖還寒,要注意防倒春寒,做好“春捂”。而春捂最重要的是要“捂”對地方,身體下面這三個寒氣入口,務必守住。

春季養生,食一芽,吃二果,捂三處,做好四件事

捂腹:肚臍和腹部受寒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出現。因此,一定要做好腹部保暖工作,不要過早穿露臍裝。

捂背:背是陽脈之海,是一身陽氣彙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減少感冒幾率,還有利於陽氣生髮。因此,後背的保暖工作也要做好,平日裡趁陽光好的時候,可以適當出門曬背。

捂腳:我國唐代藥王孫思邈主張“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因此,褲子、襪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暖和點,不要換得太快,脫得太早。晚上睡覺前,多用熱水泡泡腳,對於溫暖腳部、促進血液循環大有益處。

做好四件事,健康一整年

春季養生,食一芽,吃二果,捂三處,做好四件事

防上火,多飲茶。春分左右風多雨少,易導致生理機能失調,出現咽喉乾燥疼痛、嘴唇乾裂、大便乾燥等上火症狀。所以一定要注意防上火,可以多喝一些有清熱潤燥作用的茶水來緩解不適。

防春困,多活動。“春困”的症狀越來越明顯,要做好預防春困的工作。首先,不要睡得太多,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已經足夠;其次,平日多伸伸懶腰也有助於緩解春困。伸懶腰能幫助人體升發陽氣、疏通心肺,有助於改善春困。

養肝,調理情志。春主肝,肝主情志,此時,調理情志是非常重要的養生環節。心情不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我們要及時宣洩,不要憋著。當然宣洩情緒,也不是要大吼大叫,最好保持情緒穩定,放鬆心情。

平衡陰陽,常揉腹。春分之日,陰陽平衡,最宜調體,對應到人體,就是要調理腹部。如果平時有手腳冷、便秘、乏力、懶動等症,可在睡前揉腹。做法:雙手相疊,以掌心勞宮穴貼住腹部,稍用力,順時針按揉小腹至發熱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