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援鄂医疗队员、临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尹元刚:在武汉,就像在家一样

已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道无车舟,万巷空寂,举国防。临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尹元刚,主动请缨,闻令而动,千里驰援,全力以赴,在武汉抗击疫情的37天,让他永远刻骨铭心。

德州援鄂医疗队员、临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尹元刚:在武汉,就像在家一样

2月9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尹元刚,接到医院通知后,立即与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其他队员会和,紧急赶赴武汉。下了飞机,他被当地的景象震惊,昔日繁华的都市,变得空旷无人。整个城市被摁下了暂停键。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保武汉平安,还人民健康。”

德州援鄂医疗队员、临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尹元刚:在武汉,就像在家一样

在武汉市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尹元刚一旦进入隔离区,必须全副武装,防护服、N95口罩外加护目镜,包裹的密不透风。护目镜压的面部生疼,口罩勒的耳朵起了水泡。每走几步,缺氧、憋气、护目镜里满是雾水。每日负责百余位患者的问诊,检查,指导用药,还要进行心理指导和干预。

尹元刚说:“我是一名医生,了解新冠病毒的危害,造成的心理创伤,需要时间来抚平。我一定尽我所能,救治更多的病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们并肩作战,一定能战胜新冠病毒。”

德州援鄂医疗队员、临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尹元刚:在武汉,就像在家一样

他印象最深的是,方舱医院的轻症患者出院后,自发成立了“小蜜蜂”志愿者。小康,主动要求担任“小组长”;小洋,医护人员的“万能”助手,方舱家人的“万能”帮手;小津,帮助搬运物资药物,协助指导新入病人……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一颗颗感恩的心。

他最难忘的是,9岁的患者小雯雯,一个开朗、活泼、自信的小姑娘。康复出院那天,她在车上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用稚嫩的童声使劲喊到:“我替武汉谢谢你们……”

德州援鄂医疗队员、临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尹元刚:在武汉,就像在家一样

他最感动的是,武汉市的防疫专班工作人员,事无巨细,全方位提供保障;理发师,从早晨忙到凌晨,滴水未进,只是为了减少大家排队时间;酒店厨师,为让吃上可口饭菜,不断变换做菜口味;酒店楼下的拉面馆师傅,自发免费为几百名医疗队员做拉面;志愿者不辞辛苦在舱内奔波,提供24小时服务;患者把一封封的感谢信贴满了护士站的围墙……

“你们约我看樱花,我邀你们游山东。”在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支援期间,尹元刚与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说,很多人仍看不到我们的模样,我们也记不住许多人的名字,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并肩作战。“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这里,曾经建过一个方舱医院;这里,曾经来过一支山东的医疗队!”

3月8日,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所在的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宣布休舱。期间,医疗队累计收治病人数599人,累计治愈出院人数308人,转出291人,实现了五个“零”战绩: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

3月17日,离别之际,尹元刚与其他队员在队旗上郑重写下名字,留下永恒的回忆。道路两旁,站满了送别的人,手举国旗,含泪目送;警车开道,执勤民警敬礼送别。他说,这是最高规格的送别,他也含着泪使劲地挥手。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来时寒意料峭,去时春暖花开。

4月1日,尹元刚结束为期14天的休整,经各项检测符合标准,将从休整酒店返回家中。“终于可以与亲人团聚了,其实在武汉,就像在家一样,加油武汉,我在山东等待胜利的消息!”采访最后,尹元刚动情地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德州援鄂医疗队员、临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尹元刚:在武汉,就像在家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