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文明祭祀漸成風尚

近年來,安徽黃山以“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多措並舉,創新落實,聚力打造文明、節儉、綠色祭祀新風尚。

開啟文明祭祀。發佈《黃山市文明祭掃倡議書》,倡導市民理性追思、文明祭掃,自覺摒棄上墳祭祖燒紙錢、燃香燭、放鞭炮等陋習,全市691個鄉村組建文明祭祀勸導隊伍3000支,開展清明祭祀巡查和勸導。創新祭祀方式,引導市民通過居家追思、網上祭掃等方式來懷念逝者、寄託哀思,全市125家公共墓區管理單位為市民提供墓碑打掃和鮮花祭祀等“代祭”配套服務。

暢通綠色祭祀。開通網上祭掃服務通道,提供獻花、點燭和祭拜等網上祭奠項目,發動網上祭掃2萬餘人次。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發動幹部職工、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等通過網絡平臺、線上課堂廣泛發表祭祀祝語1.5萬條;深化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幫助烈士“尋親回家”;推行集體共祭、踏青遙祭、植樹祭奠和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等祭祀方式,引導群眾開展綠色低碳祭祀。

強化安全祭祀。市、區縣、鄉鎮、行政村四級層層建立清明文明祭掃工作組800餘個,壓緊壓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責任,統籌檢查督導、隱患排查工作。下發清明祭掃溫馨提示30萬餘條,引導群眾強化安全意識、法制意識,自覺抵制燃放煙花爆竹、沿路拋撒冥幣等不文明行為。倡導預約、錯峰和分批祭掃、不跨區域祭掃,全市30餘家紅色教育基地開啟預約分流模式,不同團隊分段隔開,分批祭掃,目前全市已有190餘家單位在烈士墓前開展清掃落葉、敬獻鮮花等文明祭掃,在學習紅色歷史的同時確保祭掃活動安全、有序。

做好表率祭祀。全市1.3萬餘名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爭做弘揚先進文化和新風正氣的領頭雁,主動勸說外出親人暫緩回鄉、外出祭祀,積極向親朋好友和身邊群眾宣傳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營造“文明祭祀”良好氛圍。4920個黨組織積極組織開展“文明祭祀·綠色清明”承諾活動,承諾通過網上祭祀、鮮花祭祀、植樹祭祀、心語寄親人等文明、健康、環保的祭祀方式,寄託對親人的緬懷之情。300餘個團組織利用 “團建工作平臺”,向全市廣大青年發送文明祭掃公益短信12萬餘條,引導青年轉觀念、破陋俗、樹新風。(崔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