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3月27日,由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教授、副会长张达颖教授、傅志俭教授领衔,7位疼痛医学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网络学术直播成功举办。直播活动在医师报直播平台、医师报今日头条号、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央视频、丁香播咖等多个平台同步进行,在线观看人数达22.6万余,是一场疼痛科人的饕餮盛宴!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新冠疫情是对医务工作者的严峻挑战。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这两个多月的战斗中,我们疼痛人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樊碧发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这场战“疫”中,疼痛科医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有的报名冲上一线,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有的坚守岗位,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他们还为广大疼痛患者提供网络线上医疗服务,承担着疼痛人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在实际的抗“疫”工作中,奋战一线的多位疼痛科专家总结了实战工作经验,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防控疼痛科专家共识》,希望能对疼痛科后疫情期的诊疗工作有所帮助。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直播中,奋战在武汉一线与后方的疼痛科专家,共同分享了疼痛科在实战中的体会与经验,在疫情下的勇于担当与感人故事,以及在诊疗工作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慢性疼痛患者如何进行居家管理。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疼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可能有人终生不得高血压,但没有人终生不疼痛。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对疼痛科医生有着更多的期待。你们是我们的守护神!”《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直播会议。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武汉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学研究所疼痛中心杨东教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防控疼痛科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


武汉协和医院作为最早加入到抗疫最前沿的定点医院,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杨东教授分享了作为疼痛科医师,他在隔离病房支援工作的体会:首先要做有备之战;其次,要定位清晰;同时,应做到三高三低,即高质量医疗、高要求防护和高效率工作,低接触风险、低资源消耗和低频高质宣传;最后应做到创新疗法合理合规。


杨东教授介绍了疼痛科医师在门诊、病房及手术中的防控要点。同时,杨东教授指出,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疼痛管理,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微创技术需在新冠肺炎治愈后方可进行。


杨东教授强调,对于疫区疼痛科门诊患者确诊前需谨慎用药,盲目使用镇痛药可能掩盖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肌痛等症状,甚至加重病情;疫情情况下,在门诊特别是网上门诊接诊疼痛患者时,需特别注意,使用镇痛药物治疗前需尽量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避免误诊、漏诊。同时,杨东教授指出,利多卡因贴剂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常见不良反应为部位皮肤反应,对新冠肺炎患者相对比较安全。


此外,杨东教授强调,应高度警惕伴有胸背疼痛、腹痛的患者,需及时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完善肺部CT、血常规、CRP、新冠核酸和抗体检测,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


专家点评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张达颖教授表示,杨东教授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防控疼痛科专家共识》的主要执笔者,与众多疼痛领域专家编撰此共识,结合临床一线管理经验,提出了科学的疼痛科医师防疫控疫工作建议,以及慢性疼痛患者管理和诊疗原则。在此特殊时期,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不是要做英雄 只是要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作为疫情早期就加入到抗疫工作中的一员,武汉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第四医院疼痛科周伶教授分享了她在抗疫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一线防护,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穿就是4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长期戴手套,他们手上长着大片湿疹;不停奔走,他们的脚趾充血,疼痛难忍;为了避免空气传染,医院关闭了空调,不透气的防护服让全身被汗水湿透,武汉的冬天很冷,脱下防护服,他们冷得直打颤……


身体上的疲劳尚且扛得住,他们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疫情早期,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看着他们病情一天天严重,身体一天天衰弱,医护们内心有深深的挫败感,有时就坐在值班室里,默默地流眼泪,他们多想救治每一位患者,但却无能为力……


“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年轻同事,只有30几岁,不幸感染了病毒。我们甚至不敢去看他的眼睛,因为害怕失去,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如何安慰、如何鼓励。有时候只能隔着病房的窗户,看看他怎么样,呼吸好点没有?还喘不喘?看到他一个人戴着呼吸面罩,半靠在床上,心里真的很难受很难受。”周伶教授回想着当时的情景,泪目了。幸运的是,这位医生最终战胜了病魔,27日复查结果显示,双肺已有明显好转。


每一位白衣战士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有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有在身后默默守护的家人。可爱的医二代们知道爸爸妈妈正在与病毒战斗,他们说:爸爸妈妈加油!武汉加油!用画笔、用文字表达着对爸爸妈妈的爱。都是医生的夫妻,在大年夜这一天得到命令,被医院派去紧急支援,奋战多天后,偶然在雷神山医院相聚。身患重病的老父亲,为了不让在前线的女儿担心,隐瞒病情,每天只用微信打字联系,在感觉自己身体状况难以支撑时,写下遗愿: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使用。


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正如患者出院时的感谢信中所说:我叫不出你们的名字,也看不清你们的面容,但我记住了这次疫情中千千万万份大爱!


“对于每一位奋战前线的医护来说,我们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并不是要做英雄,而是在尽一名医生的责任,我们要对得起身上穿着的白大褂。”周伶教授说。

专家点评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傅志俭教授表示,疫情肆虐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焦虑恐慌情绪,很多人感到恐惧、害怕,但医护人员是勇敢的逆行者。从周伶教授的分享可以看到,武汉的一线疼痛人经历了怎样的抗疫故事,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与牺牲、奉献与大爱。他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更是中国疼痛医师的骄傲,向你们致敬!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全国疼痛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波涛老师介绍了慢性疼痛患者居家管理的要点,分享了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慢性疼痛患者居家管理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应对措施,以及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刘波涛教授表示,慢性疼痛患者的居家延续性治疗,可使疼痛患者在医院接受的治疗过程以其他形式延续,减少治疗过程中断造成的疼痛反弹或复发。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不能只是被动的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居家生活中需根据病情和自身特殊情况,做好居家延续性治疗,从而更好的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吴大胜教授表示,慢性疼痛不仅是诊治问题,患者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从预防、诊断、治疗到日常管理的完整过程,才能使慢性疼痛患者的身心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疗。

会议总结

樊碧发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考验与挑战,疼痛科人也积极投身于抗疫队伍中。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亿万人民同舟共济,广大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能尽快夺取这场疫情防控战争的全面胜利!“感谢泰德制药对此次活动的公益支持,同时感谢医师报、今日头条、央视频、丁香园、腾讯、好医靠、阿里健康、中国疼痛学杂志等多家媒体的全力支持。”


最后,樊碧发教授号召疼痛医生积极参与泰德制药与阿里健康携手开展的线上疼痛义诊活动,再一次体现疼痛科人的责任与担当。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扫一扫,观看直播视频回放


“疫”路同行,勇于担当的疼痛科 | 火爆!22万+在线观看 樊碧发教授携疼痛大咖网络直播(附直播回放)

扫一扫,进入患者义诊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