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足壇如何抗擊疫情?14年世界盃決賽場地成排頭兵

談到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最經典的時刻之一,你肯定會想到哈梅斯·羅德里格斯面對烏拉圭時的精彩進球,當時他在禁區外面對來球胸部一卸,隨後原地擺腿凌空抽射,皮球劃出完美弧線後墜入球網。

南美足壇如何抗擊疫情?14年世界盃決賽場地成排頭兵

據賽後的數據統計,J羅接球時與烏拉圭後衛迭戈·戈丁的距離只有2米,而正如南美足協賽後點評的那樣,“兩米同樣可以改變歷史”,而在新冠病毒持續肆虐的今天,人與人之間兩米的距離則可以減緩病毒的傳播。

南美足壇如何抗擊疫情?14年世界盃決賽場地成排頭兵

南美眾多體育場被改造成醫療點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最前線,很多體育場館作為臨時醫療設施緊急投入使用,J羅取得進球的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球場也是如此,在未來數天時間內,這座體育場將被改造成一家野戰醫院,通過增加床位來緩解巴西醫療系統目前面臨的崩潰的潛在危機。

南美足壇如何抗擊疫情?14年世界盃決賽場地成排頭兵

這樣的情況在如今的南美足壇並不少見,很多俱樂部的場館設施都已經交由政府處理,作為巴西新冠疫情的重災區,聖保羅市已經徵調市中心的帕卡恩布體育場作為臨時醫療點,該體育場始建於1940年,目前是巴甲勁旅科林蒂安的主場。

而建於1950年的馬拉卡納球場儘管時間比帕卡恩布球場要短,但它被賦予了更多的傳奇色彩,這裡曾舉辦過兩次世界盃決賽,並且也是諸多球星們心中的聖殿:貝利喜歡在這裡比賽,而加林查和濟科每週都會在這裡舉行活動,最近幾個月的神奇經歷,可能是這座體育場自2014年世界盃結束後最美好的時光。

南美足壇如何抗擊疫情?14年世界盃決賽場地成排頭兵

馬拉卡納再次成為桑巴榮耀

去年7月,巴西國家隊六年以來首次回到這裡進行比賽,並在這裡拿到了美洲盃冠軍,巧合的是,這距離他們上次奪得該項賽事冠軍剛好過了一個世紀。隨後,豪爾赫·熱蘇斯執教的弗拉門戈將主場搬回了這裡,而他們高壓逼搶積極進攻的比賽風格不僅征服了當地球迷,也在上賽季斬獲了巴甲和南美解放者杯的雙料冠軍。

看臺上熱情的球迷們重新點燃了這裡的氣氛,2019年下半年,很多人在這裡重新找回了對馬拉卡納的熱愛,如今這裡也將成為更多人為之奮鬥的陣地。

南美足壇如何抗擊疫情?14年世界盃決賽場地成排頭兵

巴西政府斥巨資建造球場曾備受詬病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承辦2014年世界盃的過程中,巴西政府在球場建設方面花費巨資,但事後證明這些舉動並不明智,當時供職於賽事組委會的羅納爾多曾對此辯稱道:“你不可能去建造很多醫院來舉辦世界盃。”

如今,舉辦過2014年世界盃決賽的球場正在改造成野戰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