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徵“戰鬥英雄”長眠雲南36年,88歲老母親準備去“探望”……

“我代‘戰鬥英雄’周在才的媽媽求助,她還沒去過雲南。”儀徵籍老兵王萬田說,希望揚州晚報、揚州發佈幫幫這位英雄母親,代為祭掃。

今年56歲的王萬田說,他們原準備今年清明節前,帶著周在才的母親赴雲南西疇縣南疆烈士陵園,“看望”長眠當地36年的英雄,該計劃卻因疫情被推遲。


儀徵“戰鬥英雄”長眠雲南36年,88歲老母親準備去“探望”……


講述

沒等到勝利團聚,噩耗傳來

1984年,參加南疆保衛戰儀徵籍周在才,血灑邊陲,長眠在雲南西疇縣南疆烈士陵園。他曾獲一等功,被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他收復,我守護,我是1985年上的山。” 今年56歲的王萬田也是一位儀徵籍老兵。

王萬田說,周在才比他當兵早幾年,都是儀徵老鄉,彼此都熟悉。但沒等到勝利後團聚,周在才犧牲的噩耗就傳來了。

“他作戰很勇敢,被火線提拔。”王萬田說,1979年初,南京軍區決定從所屬部隊中抽調部分骨幹到昆明軍區部隊參加戰鬥。得到消息的當天,周在才就向連隊黨支部遞交了申請,堅決要求到前線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周在才的一句“完不成任務絕不回來”的誓言,在前線廣為人知。

擱淺

原計劃今年帶老人去雲南

“我們回來的江蘇籍老兵,沒有不知道周在才事蹟的。”王萬田說,每隔幾年,老兵們就會相約趕赴南疆曾經戰鬥過的山頭,祭奠犧牲的戰友。

去年,王萬田去了一趟雲南,專程趕至西疇縣南疆烈士陵園,找到周在才烈士長眠之地,擺上一瓶酒,祭奠這位老鄉。

“我拍了視頻和圖片,傳到了老兵群中。”王萬田說,一位老兵看到後告訴他,周在才的母親在儀徵老家,還未去過雲南“看望”過兒子。

王萬田回到儀徵後,趕至周在才出生的村子,打聽到周在才的母親後,將在雲南的祭奠情況告訴了老人。

“她很激動,說也想去看看,這是她的心願。”王萬田表示,當時自己就承諾,今年清明節前會約幾位揚州籍老兵,一起陪著老媽媽去雲南“看望”英雄兒子。

儀徵“戰鬥英雄”長眠雲南36年,88歲老母親準備去“探望”……

王萬田和周在才母親合影


老兵們的雲南之行計劃了很久,年前還在商量。沒想到,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前肯定是去不成了。

“路途遙遠,去一次很不容易。”王萬田說,每年的抗戰老兵聚會,大家都會提及英雄周在才。老媽媽的心願,他們一定會幫著完成。

承諾

將代英雄母親完成祭掃

雲南之行擱淺後,幾位揚州籍老兵商量:4月底趕到周在才家,陪老媽媽一起聚餐聊聊,不讓英雄的母親心中有遺憾。

“今年88歲了,明年我們會陪她去。今年,請你們和當地聯繫,代這位英雄的母親祭掃。”王萬田說,這不僅是老媽媽的心願,也是他們幾位揚州籍老兵的心願。

王萬田說,周在才身上七八處受傷,仍衝鋒在前。英雄的戰鬥事蹟影響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他自己,處處以周在才為榜樣。

1986年,大規模戰鬥停歇後,他和幾位給養員到麻栗坡縣縣城採購過年食物,順道去後勤指揮所領取器材。沒想到進入炮火封鎖區,其中一輛越野車翻車,有幾位戰友被困,王萬田參加了搶救戰友的行動。

“和老鄉周在才比起來,我們不算什麼。”王萬田說,他和幾位老兵約好,以後每年都會去看望周在才的母親。

隨後,記者聯繫上雲南省文山市西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轉達了儀徵這位英雄母親和幾位揚州籍抗戰老兵的心願。

“請他們放心,我們代這位英雄母親完成祭掃,等他們明年趕來。”對方工作人員魯先生表示,祭掃儀式完成後,他們會把照片等轉給王萬田老兵,請他們交給英雄的母親。

​揚州發佈記者 孟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