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號與伊麗莎白女王號誰更先進?

雨聲漫


肯定是山東艦更加先進了,當然這不是在盲目的愛國,而是從實質根本上分析而來的結果。

首先決定一艘航母的真實作戰實力的高低並不單單只是看航母自身是否先進,更重要的是看其搭載的艦載機作戰實力如何,畢竟航母再先進,也得艦載機前去作戰,所以航母上配置的艦載機才是真正決定航母綜合作戰實力的根本。
具體來說的話,比如我國山東艦搭載的殲15本身屬於重型戰鬥機,相比其他輕型和中型戰鬥機而言,殲15擁有更大的載彈量和更遠的作戰航程,而這兩大參數都是決定戰鬥機性能高低的重要指標。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搭載的只是具備短距起飛/垂直起降的F35B隱身戰機,受限於起飛方式的限制,這類艦載機對離艦起飛重量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對應而來在最遠作戰航程和載彈量上就會有所縮水,所以中英兩國的艦載機綜合作戰實力上還是我們的殲15艦載機更加先進,那麼對應到航母上也就是山東艦更加先進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沒有隱身能力的殲15而言,女王號航母上搭載的可是天生具備隱身能力的F35B隱身戰機,而戰機隱身化發展也是當下以及未來發展潮流。但是真正到實戰中的話,F35B隱身戰機可以在雙方空戰中,藉助隱身外形隱藏自己以便更為接近,或者在更接近對方戰機的時候在發射導彈以獲得更大的戰勝幾率。但是真正進入實戰後,不具備隱身優勢的殲15可以藉助射程更遠的超遠程空空導彈擊落敵方的F35B隱身戰機,而此時對方的F35B機載雷達距離太遠還未發現對方戰機,所以這是非隱身的殲15實戰下的優勢之一,畢竟對於F35B這類隱身戰機而言,內置彈倉雖然隱身,但是對內置導彈體積有嚴格限制,所以基本不可能裝載得下大體積的遠程制空導彈,而外掛形式下也就和非隱身戰機無一了。
同時一旦進入中近距離後,誰機動性更強,誰就能更早的發射導彈擊落對方,殲15脫胎於以制空/遠程攔截為主的蘇27戰機,機動性一直是蘇27的優勢所在,同樣殲15也繼承了蘇27的高機動性優勢,而且當下殲15已能掛載我軍最新研發的機動過載能力世界領先的霹靂11系列制空格鬥彈,所以更提升了殲15的中遠距離作戰能力。而F35B在研發階段就不斷爆出機身超重的問題,雖然後面藉助結構優化和使用新材料以及發動機增推方式解決了問題,但是服役後的F35B超重問題依然沒有徹底根除,過重的機體會極大的降低戰機自身的機動飛行能力。同時F35B雖然搭載有可以垂直起降的矢量噴口,但是這個噴口在實戰中並不能當作可以提升機動性的矢量噴口使用,所以F35B機動性不佳的問題下,其真實空戰格鬥能力又如何呢?
再一個從航母自身來說,山東艦和女王號航母滿載噸位都是6萬噸上下,所以二者在等級上是同級別,女王號航母對外公佈其日常可以搭載多達40架F35B艦載機,戰時緊急狀態下更是可以搭載多達50架艦載機。而山東艦雖然沒有公佈艦載機搭載數量,但是參考以往遼寧艦36架艦載機的搭載數量來說,同級的山東艦搭載艦載機數量應該也是一樣的,當然不能說山東艦搭載艦載機數量少是落後的原因,其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殲15艦載機的體積可要比F35B艦載機大將近一半,那麼在同等大小的機庫內,山東艦能搭載36架艦載機數量已經不少了,而且在戰時緊急時刻,山東艦也可以搭載超過36架殲15艦載機。
所以在兩艘航母搭載艦載機數量差不多的前提下,山東艦可以實現三架殲15依次從1/2/3號起飛點起飛的能力,在連續放飛速度和時間上更加高效。同樣艦載機的放飛架次也是直接決定航母自身實力的最直接體現,而女王號航母只有一條滑躍起飛跑道,所以在艦載機的起飛速度上就差了一大截,雖然F35B可以實現垂直起飛,但是在最遠作戰航程和載彈量上會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推薦使用這種起飛方式。
所以綜合對比之下,英國的女王號航母雖然滿載排水量和我國的山東艦差不多屬於同一級別,但是受限於其使用的艦載機自身性能和艦載機起飛方式的不同,最終呈現出來的航母自身作戰實力也有所差別,同而對比之下,採用滑躍起飛、重型艦載機的山東艦反而更加先進。


魑魅涅磐


在此前的問答當中我說過"武器的先進性和戰鬥力並不成正比"。如果單論技術的先進性的話,我認為是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更為先進,說句不好聽的。現在中國海軍玩的是當年英國玩剩下的技術,無論大型戰艦的蒸汽輪機、無論是現在中俄海軍現在玩的滑躍起飛還是美國海軍的蒸汽彈射起飛,最初都是英國人家最後玩過。英國作為世界海軍航母先驅,國家更是航母發展潮流的引領國家。中國的山東話,航母只不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通過增加新的技術來提升戰鬥力而已,在技術先進性方面還得看人家英國海軍。

有一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對英國的經濟破壞,英國從原先的世界第一不斷跌入,而跟國運一起發展的海軍也隨之沒落。所以當美國海軍大力發展大型蒸汽彈射型航母時,英國海軍由於軍費捉襟見肘,不得不放棄這種大型航母的製造,轉而研發搭配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小型航空母艦這這一設計到現在仍然是一些中小海軍國家所追捧的,這一發展理念至少到現在都沒有過時,只不過對追求更大戰鬥力的國家來說,這種小型航母並不適合他們,起碼在馬島戰爭之後的英國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在此之後,英國便放棄了小型航母的研發,轉而研發7萬噸級的大型航母。

現在世界上噸位第二大航母並不是中國的航母,而是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在這艘航母上面並沒有採用傳統成熟的技術,而是採用用了許多不成熟先進的技術,比如經常能聽到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全燃動力系統、雙艦島佈局等,在這些領域,英國絕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開頭所說的技術先進性跟戰鬥力並不成正比,那麼是否等於伊利莎白女王級的戰鬥力不及中國山東艦,這個比較難說。因為現在英國搭載的艦載機是全球第1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使用5代機的。在戰鬥機的先進性方面以及戰鬥力方面,可以碾壓所有海軍國家的4代艦載機,而且中國海軍的航母本身一沒有彈射器、二沒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戰力加持,很難說戰鬥力會超過英國航母。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中國最新航母002“山東”號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兩者最大排水量都在6.5萬噸左右,艦體相當且各有優點,一個採用滑躍起飛,一個採用短垂起降,而且兩者都不能起降預警機,就航母而言兩者應該是不分伯仲,但顯然有F35B四代隱身戰機加成的英國航母會更強悍一些。英國航母最大缺點是護衛不給力,起降效率低,大戰中自身防衛不足。

首先甭管作戰能力如何,“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著實彙集了不少先進設計,首創雙艦島佈局,這是英國航母被討論的一個焦點話題,例如雙艦島前艦島主導航海,後面主導航空,互不干擾,生存能力還更強,被打掉一個還有另一個接替工作;2臺燃氣輪機同樣分散佈置在雙艦島下,不但讓主燃氣輪機進排氣管道佈局更合理,同樣增強了生存能力;另外增加了航行穩定性、提升艦島工作效率等等優點。但雙艦島也存在更佔用寶貴航母甲板,存在擾流乾擾等缺點。不管如何英國人選擇雙艦島也有過自己的綜合考量,後續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待後續觀察,現在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也就是說說而已。而002山東艦艦體整體繼承自蘇聯瓦良格號航母,採用常規斜甲板佈局,縮小了一部分艦島,改善了機庫等,至於其他方面其實沒有太大的創新。下面具體在各方面比較一下兩款6.5噸的航母。

動力方面,女王級再次罕見的在航母上採用了2臺Rolls-Royce Marine Trent MT30 36 MW的燃氣輪機以及4臺Wrtsil柴油發電機供電,4個20兆瓦的先進感應電機和VDM25000驅動器作為推進裝置,出動效率和加速性方面較遼寧艦的4臺龐大的蒸汽輪機要優秀不少;而且燃氣輪機佔用的體積比蒸汽輪機小很多,這樣能騰出更大的空間安裝其他設備,再加上英國使用了全電推進技術,這是未來艦艇的動力的一個發展方向,顯然更比山東艦先進不少。不過存在的問題就是新技術不穩定,英國45型驅逐艦機體趴窩軍港就是最好的證明,至於女王級會不會趴窩,這個只有天知道了,如果實在戰爭時期趴窩?另外女王級的最大速度只有27節,與傳統航母30~32節的速度還有些差距,顯然僅僅2臺大型燃氣輪機提供動力還是讓女王級顯得稍微有些動力不足。而山東艦雖然採用傳統的大型蒸汽輪機,技術上差了很多,但至少能保證30節以上的最大速度,在快速抵達戰場或逃離核潛艇追蹤上底氣就要足很多了。

起飛方式上,伊麗莎白女王級同樣採用滑躍起飛,但滑躍甲板與山東艦等一體式斜甲板滑躍起飛不同,英國航母採用了直通斜甲板佈局,其整個滑躍起飛甲板只佔到了艦首的一半甚至不足一半,一次只能起飛1架F35B,不禁讓人懷疑艦載機出動效率是否太低?當然這樣的設計讓女王級騰出更大的空間停放艦載機;而山東艦在起飛效率上明顯就要高很多了,雙機編隊和4機編隊起飛的效率是女王級無法比擬的。

雷達方面,山東艦採用的是我國346A大型4面盾,比之英國配備的旋轉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要先進很多,監控海面、天空的能力上也要強上很多。

艦載機方面,毫無疑問這才是航母的核心戰鬥力。女王級航母可以搭載最多36~40架F35B戰機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由於巨大的升力風散以及內部管道佈置影響,F35B在油箱與內置彈倉相較F35A都大幅度縮水,其內置彈倉只能掛在2枚1000磅航空炸彈+2枚中距AIM-120D中距彈,載彈量嚴重不足;另外作戰半徑也從F35A的1200km大幅縮水到800km,短腿明顯。而002山東艦採用的殲15重型戰機,滑躍起飛同樣導致不能滿油滿彈。以殲11作戰半徑1500為標準推算,殲15前兩個輕掛載起飛的作戰半徑大概也就在1000公里左右,而重掛載點起飛作戰半徑應該能達到1200公里甚至更高。至於搭載數量,遼寧艦能夠搭載最多24架,而經過改裝的山東艦能夠多搭載幾架,但真要像網絡上說的搭載36架的數量?個人表示懷疑!

無論怎麼說,F35B即使被外界詬病“腿短彈少”,但四代機與三代機的代差優勢是無法彌補的,其隱身+超態勢感知能力+先進空空導彈組合讓F35B同樣可以在超視距外單方面屠殺三代機,管你是颱風、陣風、俄羅斯蘇35,還是中國的殲15,因為四代機就可以絕對碾壓你,有本事你也隱身啊!一旦與四代機作戰,三代機將陷入看不見的尷尬境地,雷達顯示屏上一片空白報警系統卻一直報警,不知道對方在哪裡,也不知道導彈是否已經發射,從哪個方向飛過來。當尾焰系統發現導彈的時候,導彈已經到20~30公里範圍,這時候要想跑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至於近距離格鬥?像殲20、F22、蘇57在近距空戰中能夠做出各種鬼魅般的超機動,指向能力比三代機更強,當然F35B的機動性值得懷疑,但人家遠遠吊打你就好,何必與你玩近距離格鬥呢?憑藉跨代的優勢,殲15如果碰上F35B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剃光頭,那麼伊麗莎白女王級的戰鬥力顯然就比山東艦強上不少。

另外航母還要考慮帶刀護衛的問題,英國女王級航母的帶刀護衛無非就是6艘45型驅逐艦+12艘23型護衛艦+10艘攻擊核潛艇,顯然也就勉強組建2個航母戰鬥群,護衛能力較差,很容易被抓住這個弱點把航母直接幹掉了,F35B再先進也都沒有發揮的餘地了,在這方面與我國的055+052D+054+093各種搭配組合相比,還是差了好幾個檔次的,因此女王級因為自身護衛不給力,被打掉的風險比遼寧艦大很多。

大概就這麼多吧,綜合來說英國女王級航母攻擊力更強,當防禦不足,這要單獨拉出去作戰欺負小國沒問題,和大國對抗,女王級很難自保,帶刀護衛不給力+1條跑道起飛效率太差,很容易被別人集中優勢兵力,以數量碾壓一波端掉。而遼寧艦的攻守平衡性就要強太多了。


狼煙火燎


首先來介紹一下我們山東號

山東艦是我國從遼寧艦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新型國產航空母艦,雖然也同樣採用了滑躍起飛的方式,但是山東艦的艦載機數量當比遼寧艦多出一半以上。因為山東艦的艦島採用了更先進的縮小化設計,不但有利於隱身,更重要的是能夠搭載更多的艦載機,使這款新型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至少兩架海軍殲-15艦載戰鬥機配備,在機翼下攜帶了空地-88光電末制導空地導彈和鷹擊-91反輻射/反艦導彈,各兩枚。這表明海軍已經強化了這一艦載戰鬥機的多用途能力。

殲-15可在保證自身生存力的情況下,具備摧毀敵方防空導彈、指揮中心、預警雷達等“加固的”關鍵作戰節點的能力,反過來有利於空中優勢作戰的力量對比轉化!

與我國不同的是,“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是服役之後才開始安裝“密集陣”近防炮等武器系統。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可攜帶約36架F-35B以及一些其他型號的艦載直升機,但英國目前只採購了48架F-35B,“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與“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各24架。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採用了獨特的雙艦島設置,前艦島用於航海,後艦島主要為飛行服務。

另外女王號航母還有很多為解決的技術問題,綜合來看優勢還是山東號航母暫時領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