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蓝天更多,川渝两地签订了这个重要协议

为让蓝天更多,川渝两地签订了这个重要协议

四川在线记者 殷鹏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共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4月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签订《关于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协议》。

协议明确,双方将建立完善川渝两地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突出交通污染和PM2.5、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共同推进川渝两地大气污染治理,以实现成渝地区优良天数增加和PM2.5浓度下降为重点,持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如何深化两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负责指导成都、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等市,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指导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大足、潼南、荣昌等区,定期交流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空气质量状况。

同时,落实大气环境信息共享、预警预报、环评会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进交界区域和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重庆渝西片区传输通道火电、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玻璃、砖瓦、锅炉、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协同治理;持续推动水泥、烧结砖瓦等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加大交界区域“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开展高排放车辆和超标车辆协查。

此外,双方还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研攻关。即依托现有资源,建立专家库和技术支持团队,组织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溯源和防治对策等重大问题研究,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科学决策。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还约定了定期交流合作机制、污染协作治理机制、标准规范统一机制、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和应急执法机制、信息数据共享互通机制等五项机制,共同推动两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让百姓享有更多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