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我只是覺得,女人也有思想,有靈魂,當然還有正直的心;她們都有抱負,有才華,就像她們也有美貌一樣。我聽膩了別人說,愛情是所有女人的歸宿,我真的聽膩了!可是,我好孤獨。——喬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導語:


2019年12月25日於美國上映的新版《小婦人》,由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改編自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世界名著),並最終斬獲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影片召集兩代神仙陣容“世紀大同框”,顏值和演技兼備。作為“美式古裝劇”,精美的服化道也令觀眾大飽眼福。曾獲金球獎最佳女主的“伯德小姐”西爾莎·羅南飾演獨立自主的二女兒,英俊迷人的超人氣演員“甜茶”飾演青梅竹馬的富家公子勞裡。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永遠的“赫敏”艾瑪·沃森飾演美貌賢淑的大姐梅格,“黑寡婦師妹”佛羅倫斯·珀飾演直率爽朗的小妹艾米,四次金球獎得主勞拉·鄧恩飾演善良淳樸的馬奇太太,就連戲份極少的配角馬奇阿姨都由三獲奧斯卡的老戲骨梅麗爾·斯特里普詮釋。


原版小說和影片都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是典型的女性故事,直擊所有女性的人生困惑。電影經歷1949、1994、2017多次翻拍,但最新版本的

敘事手法細膩,剪輯頗具新意,為這部百年前的經典文學名著注入了明朗活力的現代風格。


新版《小婦人》,通過片中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揭示出人類歷史的本質就是不斷重複。百年前美國社會中女性角色的命運和出路,與當代社會背景下全球女性困局的跨時空契合,就像那句發自內心的感慨: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一、生存困局:人類社會從古至今,女性的命運和出路,一直以來都只有四種


“如果主角是女孩子,一定要確保她在結局時結婚了,或者死了,兩種都可以。”電影開場三分鐘就借配角之口拋出金句。

19世紀的美國女性,也活在婚姻的陰影下,不得喘息。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無論地域、身份、階層、種族……,只要是女性,那麼她們的命運和出路就被圈禁在貧瘠的選擇中,無法自拔。


從天真無邪的女童到豆蔻年華的妙齡少女,她們被家庭和社會共同塑造成宜室宜家的“小婦人”。最佳選項就是覓得顯赫夫婿,步入一段人人稱羨的美滿婚姻;其次就是為了愛情選擇清貧,但總算是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再次就是像來不及墜入愛河的貝絲,早早離開人世;而最無法容於世俗的選擇,就是羽翼未豐的喬堅持獨身主義。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馬奇阿姨是個例外,畢竟,人家有錢,而婚姻的本質就是最嚴肅的經濟問題。電影結尾的對話也凸顯了這一點。“相信我,如果你想用你的單身巾幗形象來結束這本引人入勝的書,沒人會買的!”“看來婚姻一直以來都是個經濟問題,即使是在小說裡。”


其實婚姻最初的樣子本來就是世俗而冰冷的,如果我們去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我們就能看到,婚姻和愛最開始是沒什麼關係的。


在以前,婚姻都是部落或者國家之間的某種契約或者協議,是用來償還戰爭債務、增強聯盟、提供資源、繁衍後代的方式。到後來,這種“利益交換”越來越弱,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幸福,才把愛與婚姻綁在一起。


最核心的本質卻被保留下來,成為最重要的考量標準和婚姻穩固的保障。婚姻的本質是交換,感情就好比一場博弈,只有勢均力敵才能夠長久,樣貌、金錢、家世、人品、能力等,都是在婚姻市場交換的籌碼。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類似的案例無論在虛擬還是現實中都屢見不鮮,電影中的馬奇家四姐妹各自認領了一種命運,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演藝界的偶像明星,也都在這四種命運的籠罩下展開自己的人生畫卷。


李嘉欣、邱淑貞這樣美貌石破天驚的港姐們可以像艾米一樣嫁入豪門當闊太;大部分戀愛腦又家世清貧的女孩很可能嫁給同階層的男人,像梅格一樣節衣縮食過日子;也有無數不認命的姑娘開始奉行獨身主義,像喬一樣追逐自己的夢想,堅持愛與自由;最後一種林黛玉式的悲劇命運,就像電影中早逝的貝絲。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女性生存困局,人類社會從古至今,女性的命運和出路,一直以來都只有四種:嫁富人,嫁窮人,死亡和獨身。


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女性形象和命運的家族性代際傳承


19世紀的美國作家福克納說:“過去從沒有死去,它甚至都沒有過去。”


這話很符合我觀影后的體驗,這部《小婦人》之所以能成為流傳百年的名著,在不同的時代被多次翻拍,搬上銀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從未過時。


馬克思說過這樣一段話:“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歷史的重複正是由於歷史的慣性,這種慣性包括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等方方面面,歷史既是財富,更是沉重的包袱。


從人類社會的宏觀角度看,

歷史的進步並不是一條直線,總有太多的曲折和坎坷。從個人命運的角度看,歷史也不過是家族性的代際傳承,偶爾可能出現旁逸斜出的異類,但總體上還是遵循既定的路線,走完自己的一生。


艾瑪·沃森飾演的“顏值擔當”大姐梅格和四姐妹的母親馬奇太太可謂一脈相承,她們都是“要愛不要錢”的戀愛腦類型,對愛情和婚姻有著烏托邦式的美麗幻想,並用自己的一生清貧悉心呵護這樣的信念。梅格對喬說:“我的夢想和你不一樣,但不代表不重要。”她是發自內心渴望婚姻。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媽媽對女兒的教誨是這樣的:“我希望我的女兒們美麗善良,多才多藝,受人愛慕,受人敬重,青春幸福,姻緣美滿,過一種愉快而有意義的生活,金錢是必要而寶貴的東西,但我絕不希望你們把它看做是首要的東西或唯一的奮鬥目標。我寧願你們成為擁有愛情、幸福美滿的窮人家的妻子,也不願你們做沒有自尊、沒有安寧的皇后。”


四姐妹中的老大梅格,完美遵循了母親的意願,嫁給了身無分文的家庭教師約翰,生了兩個孩子,過著有愛但拮据的生活。片中有個細節很是辛酸,梅格婚後花50美元滿足愛美的虛榮心,給自己買了上等布料,清醒過來卻發現自己的家庭根本無力承擔,權衡之下選擇賣掉。馬奇阿姨的毒舌一語成讖,“當你在小屋裡嘗試愛情卻發現失敗時,你會後悔的。”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性格獨立略顯男孩子氣的喬和獨身的富婆馬奇阿姨算是一類人,都是言辭強勢犀利的“大女人”類型,唯一的差別就是馬奇阿姨已經坐擁財富,有足夠的資本逃脫婚姻的束縛,而仍在追夢路上的喬,卻前途未卜,深陷困境。女人要想獨立,有錢才是硬道理。馬奇阿姨霸氣臺詞欣賞一下:


喬:我想走出自己的路。


馬奇阿姨:很少有女人走出自己的路,你還是得嫁個好人家。


喬:你不也沒嫁人嗎?


馬奇阿姨(不假思索傲嬌臉):因為老孃有錢!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馬奇阿姨有錢花不完,很想提攜弟弟一家的幾個侄女,讓她們接受良好的教養順利“嫁入豪門”,但天資聰穎的喬太固執不聽話,漂亮的老大梅格是個戀愛腦,單純可愛的老三貝絲又身體孱弱,只能選了最不出奇的老四艾米,帶在身邊,因材施教,讓她學習高雅的繪畫,結識富家公子,等待聯姻。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艾米算是整個家庭中最清醒堅定的“入世者”了,雖然沒有完全遵從馬奇阿姨的意願,但也憑藉自己的直爽和勇氣嫁給鄰居公子勞裡。財富和愛情都得到了,當然還有“甜茶”的美色。簡直完美!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這個姑娘的思想很通透,給我的感覺是西方版平民薛寶釵。鄰居公子勞裡在巴黎與她邂逅,諷刺長大變美的姑娘渴望嫁入豪門的想法過於世俗,但艾米像開掛一樣邏輯清晰地駁斥了他。


“我不是詩人,我只是個女人,作為女人,我沒辦法自己賺錢,至少不足以養活我自己或者家人。如果我有自己的錢,雖然我沒有,一旦結婚,就會屬於我的丈夫,如果有了孩子,就會是孩子的,而不是我的,那將是他的財產。所以不要坐在那兒和我說婚姻不是一個經濟問題,因為它就是!可能對你來說不是,但對我來說,顯然是的。”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影片結尾三姐妹對話,喬準備出書,在言語中透出自我懷疑,艾米卻說了一段睿智的話:“也許女孩的故事不重要只是因為沒人寫她們,而你如果寫了她們的故事,這本身就很有意義,也會讓她們的故事變得重要。”像《小婦人》這樣的女性電影,本身也是在為提高女性地位而努力啊!


喬在電影中和教授傘下擁吻,其實並非本意,更多的是對出版商的妥協。現實中作者路易莎一生未婚,電影中的喬我個人也是解讀為堅定的獨身主義者。她憑藉自己的不懈堅持,成功出版了小說,聲名鵲起,最終還繼承了馬奇阿姨的遺產,那個豪華大房子圓了喬的辦學夢。她有錢了,也就變成了第二個不受婚姻束縛的“馬奇阿姨”。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最可惜的就是三妹貝絲,明明是單純善良,宛如天使般的人物,卻因病早逝,用死亡避開了了婚姻的關卡。“要麼結婚,要麼死”出版商的話在貝絲身上得到了印證。


電影中女性形象和命運的家族性代際傳承,堪稱典型的“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揭示出人類歷史的本質就是不斷重複。


三、跨時空的共鳴:喬的婚姻觀念與當代獨立女性的價值觀無比契合


能在2019年還出新版本的《小婦人》電影,也得仰賴片中核心主人公喬的獨特魅力,這個美國19世紀的女性,婚姻觀念卻神奇地鏈接到當代獨立女性的價值觀,引起跨時空的強烈共鳴。


現代女性對婚姻的觀念更加開放而多元,甚至她們中的一些人不願步入婚姻,選擇獨身,和片中的喬如出一轍。這樣的契合點,也是《小婦人》故事歷久彌新的法寶。


1、她們天賦非凡、目標堅定,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最近因為和陳偉霆的緋聞上熱搜的大表姐劉雯,可謂是“國模之光”。履歷光鮮,情史單純。2009年,成為登上“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秀的首位亞洲模特,2014年7月26日,入選MDC “New Supers”全球新超模榜單,成為首位進入“New Supers”榜單的亞裔模特。2014年在福布斯公佈的全球模特收入榜中,以700萬美元與米蘭達·可兒、凱特莫斯並列第三。


17歲時,劉雯在父親的鼓勵下參加了新絲路模特大賽,因為長相清秀,身材比例好,拿到了湖南賽區冠軍,然後就是一紙合約開啟的北京追夢之旅。即使有著過人的天賦資本,在時尚圈的打拼也不是那樣順遂。甚至沒有目標堅定,破釜沉舟的勇氣,根本不可能看到曙光。


最初的劉雯,每天都在不同的雜誌、品牌面試中穿梭,卻屢屢被拒,這個倔強的姑娘每天努力練習臺步,直到腳趾磨破,終於等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雯被GQ創意總監約瑟夫看中,開啟了通往國際的大門,走向人生的高光時刻。


現在的劉雯無疑是自身領域的佼佼者,而這樣的成功就像影片中的喬一樣來之不易。她們都是天賦非凡、目標堅定,憑藉不懈努力為自己戴上王冠。


2、她們渴望真摯的愛情,不願遵從世俗法則,為了金錢或親情妥協。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和大鵬合作多次的性感女星柳巖,在《受益人》和《大贏家》電影裡都表現亮眼。

女明星也是凡人,也有催婚苦惱,早在18年接受採訪的時候,柳巖就表示家裡年年都催婚,但每次自己都四兩撥千斤地懟回去。


柳巖也曾立過Flag說自己一定要談戀愛,談到理想型,就表示需要有耐性、有智商、還要有時間陪她。這明顯是渴望真摯愛情的小女生啊!之所以現在還沒結婚,說到底就是不願遵從世俗法則,為了金錢或親情妥協,委屈自己。


這點也很像電影中的喬,就算面對“甜茶”這樣顏值的青梅竹馬真誠求愛,都能不假思索地拒絕。自己有能力掙到足夠麵包的新時代獨立女性,婚姻邏輯是把“愛”放在第一位進行考量,確實沒毛病。


3、她們把小愛變成大愛,熱衷慈善公益,對自身美好品質的傳承比基因的延續更有意義。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2020新冠肺炎疫情,讓低調的韓紅火了一把,多次登上熱搜。大部分人熟悉的韓紅,是唱《天路》的實力派歌手,藝人明星;粉絲知道她是軍人出身,全國政協委員,也是熱衷慈善的公益人。


自2000年開始,韓紅就投身公益事業,先後收養了200多名孤兒,他們都親切的稱呼韓紅為“媽媽”。2008年汶川大地震,韓紅捐了300多萬,2012年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成立,陸續捐建“韓紅愛心鄉鎮急救室”67所。


武漢疫情爆發後,韓紅也號召演藝界人士捐款捐物,全力支援湖北前線,對接物資。因為“一包方便麵也是可以公示出來的”坦誠態度,也讓老百姓願意相信韓紅慈善基金會,踴躍捐款,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這和電影中喬的辦學思想不謀而合,她們都是可以把小愛變成大愛的優秀女性,熱衷慈善公益,對自身美好品質的傳承比基因的延續更有意義。


以小說作者為藍本的主人公喬,她的人性閃光點投射在百年後的現代女性身上也毫無違和感,可以說是自尊自強自立的女性化身。當今社會背景下,無論是否選擇步入婚姻,女孩們精神獨立、經濟獨立也是硬道理。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原著作者生活的19世紀美國背景下,剛剛開始向施加在女性身上的傳統束縛發起挑戰。當時社會的顯著變革就是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擺脫傳統的家庭的束縛,逐漸投入到社會和政治生活當中來。


21世紀的中國,女性參與經濟程度相對較高。在美國國家勞工部網站 2012 年發佈的「國際勞動力對比圖表」中,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高達 68%,這一數值遠高於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甚至超越了很多國家男性勞動參與率。我國女性勞動力大軍規模遠超其他國家,其高參與率成為中國經濟持續且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之一。


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職場,擁有更多的個人可支配收入,堅實的經濟基礎和收入來源,決定了她們在消費中的獨立性。互聯網數字經濟時代,女性實現瀟灑的“雙獨立”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


1、數字經濟時代賦予更多女性職場新機遇,提供女性新時代背景下打破職業跨界經濟壁壘的可能。有一技之長的女性可以不必進入傳統企業就能進行職業活動,比如回到鄉下陪奶奶的李子柒,充分利用個人技能、經驗和優勢,打造個人IP,在多元化職業中實現非凡的人生價值。


2、2016年知識付費元年,很多知識付費平臺發展迅速,可見自我提升逐漸成為當下社會的重要課題。不排除知識付費的興起,源自人們日益增長的“知識焦慮”。但那些目標明確、規劃清晰的人群,針對性知識付費後,可以整合成自己的知識來不斷強化自己,這樣的學習過程無疑是“精神經濟雙獨立”的有效助推。只不過大前提別忘了,就是——自律。


寫在最後:


《小婦人》自1868年出版後就成為公認的美國名著,100多年來,風頭不減,美國圖書協會、美國教育協會兩會代表選入100種鄉村小學的必備書,其中精選25種,《小婦人》列居25種的榜首,世界上已有數十種不同語言的譯本(包括中文)。


新版《小婦人》,女性形象的代際傳承,隱喻歷史的本質就是重複


這部美國最優秀的家庭小說,先後多次被搬上銀幕,觸動了全世界女性的心靈。馬奇一家就是女性群體的時代縮影,即使相隔百年,片中人物的瑣碎小事,真誠、善良、虛榮、掙扎與脆弱,都能引發觀者的強烈共鳴。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而所有看過《小婦人》的女性,都能從片中的角色命運洞悉今後的人生,清醒面對未來。個人觀影后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有勇氣和自信,大膽追逐生命中最美好的愛與自由,用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