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亢“眷顧”的人,大多都有這幾個症狀,得小心了

說起甲亢,大家就會想到碘,覺得可能是碘吃多了導致的,那麼這和碘到底有沒有關係呢?我們來分析分析。

碘鹽,是一種很多地方都能買到的調味用品,做飯、炒菜都少不了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我國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試行食鹽加碘,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食用鹽中的碘量都是經過有效控制的,特別是在缺碘地區,使用加碘鹽能夠維持人體的碘平衡。

甲亢疾病是什麼概念

“甲亢”俗稱“大脖子病”,全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主要是因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代謝異常和交感神經亢奮,從而導致人體出現心悸、汗多、食量增大、便次增多等情況。甲亢的一個較為突出的症狀就是脖子粗大,同時多數患者還常常會有眼球突出、眼臉水腫、視力減退等症狀。

在甲亢初期,由於症狀並不是那麼明顯,導致很多人都不把它當回事,長期下去就會導致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生活。

怎麼確定自己得了甲亢

1.高代謝症候群:怕熱多汗、皮膚潮熱、疲乏無力、易飢餓、食量增加而體重下降。

表現:消瘦及多汗。儘管食慾旺盛甚至亢進,飲食較多,但人卻日漸消瘦;天氣炎熱身體多汗屬於正常,但若環境溫度不高,卻總是多汗、怕熱,就要懷疑甲亢。

2.心血管系統:心慌最為常見,其餘可有胸悶、氣短等不適。重者或病史較長者可合併心房纖顫、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少數患者出現血壓改變,表現為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大。

表現:心慌。心跳加快是甲亢早期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人心率每分鐘在60~100次,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一般不超過80次/分,如果超過則要警惕甲亢,及時到醫院檢查。

3.精神、神經症狀:多言多動、煩躁易怒、緊張焦慮、手舌顫抖、不安失眠、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有時有幻覺、狂躁。

表現:情緒異常。如不明原因發脾氣甚至性格改變,容易著急、發脾氣,常為一點兒小事而大發雷霆,要警惕是否甲亢。

4.消化系統:常有食慾亢進、大便次數增多且不成形,有的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

表現:腹瀉。正常人大便一般1~2次/日到1~2天1次。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大便次數增多(2~4次/日)、腹瀉,就要懷疑甲亢可能。

5.皮膚:少數患者可出現下肢脛前黏液性水腫,小腿前面腫脹,表面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指壓無凹陷。

6.肌肉骨骼系統:部分患者可出現進行性肌無力及肌肉萎縮,稱為“甲亢性肌病”;還有少數患者由於血鉀降低會出現“週期性麻痺”,尤以亞洲、青壯年男性多見。

表現:動作顫抖。手抖、腳抖,做精細動作有困難,比如不能挾菜、寫字歪歪扭扭等。

7.甲狀腺壓迫症狀:甲狀腺呈瀰漫型、對稱性腫大。嚴重時可能壓迫氣管出現憋氣、呼吸不暢、吞嚥受阻等症狀。

甲亢疾病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1.身體攝碘過量:甲狀腺是一個大量攝取碘的器官,但是如果長期過分補充碘,會導致碘過量,進而引發甲亢。

2.家族遺傳因素:甲亢家族遺傳性明顯,得了甲亢的母親,其子女的甲狀腺對甲亢病原體的易感性比其他人高。因此,如果家族中有患甲亢的患者,那平時就更應該注重預防。

3.外界的精神刺激:受到過精神創傷或刺激,並且讓自己長期處於一種緊張、憂慮的狀態也是引起甲亢的病因。

由此可見,身體攝入的碘過量是引起甲亢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正常攝入一定量的碘不僅不會造成危害,更是身體必不可少的元素。

四個預防甲亢的小妙招要學會

第一,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積極樂觀,適當放鬆,保持愉悅的精神狀態,能夠很好的預防甲亢。

第二,增強體質,加強體育鍛煉,生活規律,多進行戶外運動,勞逸結合。

第三,合理飲食,多瞭解一些飲食營養知識,沿海地區控制高碘飲食,選擇合適的食物、調料。

第四,定期體檢,甲亢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可以通過常規體檢進行排除。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