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引領城市創新發展

昨日,“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在廣州琶洲舉行。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了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2020年重點項目集中電子揭牌、簽署入駐協議、開業和開工。此次活動共有超240個項目,總投資超5800億元。這些項目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平臺,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行業領軍企業以及多家金融企業總部,中國人工智能(廣州)產業園、珠江科技創新園等新興產業園區。

毫無疑問,這批項目的全面加快建設和投產,將為打造國家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促進廣州市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當前,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已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預計達35萬億元,同比2018年增加3.7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5.4%,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2016至2018年,數字經濟連續3年維持20%以上的增速,為換擋階段的中國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撐。未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的數字經濟發展,會為經濟社會生活帶來更大的變革。誰佔領了這輪制高點,誰就將在競爭中佔據主動。

搶抓機遇,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賦能城市發展,廣州蓄勢待發。今年初,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支持廣州建設國家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這意味著,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將努力打造為國家級平臺。2月,《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一號文”印發,提出以琶洲為核心、以珠江為紐帶打造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3月30日,《廣州市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的若干措施》出臺,這也是廣州出臺的首份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綱領性文件,其中提出廣州將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的目標,並提出了22條有效提升廣州數字經濟發展能級和創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讓數字經濟賦能城市創新發展,必須在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上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字經濟要發展,離不開“新基建”的強力支撐。我國正在加快佈局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從2月3日到3月4日,30天時間內,僅中央層面就至少5次部署與“新基建”相關的任務。廣州搶抓“新基建”先機,3月29日,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推出“新基建10條”。這是全國首個區縣級“新基建”產業政策。目前,廣州全市已建成20246個5G基站。按照建設進度,2021年,廣州有望成為全國建成5G基站最多的城市。

讓數字經濟賦能城市創新發展,必須在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上深鑽研。數字經濟時代,新技術新產品的迭代速度加快,持續創新才能保持領先地位。要聚焦未來技術,加快原創技術的研發,加快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應用科技攻關,加快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滲透與改造。讓新興技術應用給人們帶來更多便利,也給產業發展帶來更大空間。此外,讓數字經濟賦能城市創新發展,還應在信息安全、隱私保護、人才培養、市場監管等方面做好長遠規劃。

疫情期間,“雲教育”“雲辦公”“雲旅遊”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的高效與便利。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廣州已經揚帆啟航,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