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給子女減負擔,結果卻…所以老年人請警惕!

以房養老,是現在越來越多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的選擇,在不給孩子造成太大負擔的同時,也能保證自己穩定的生活來源。


然而,有老人購買了所謂的“抵押房本有收益”、“投資山莊享優惠”等養老服務後,才發現自己被騙了。這些打著“養老服務”幌子的詐騙是怎樣一步步把老人們的錢騙走的?


以房養老

抵押房產養老還能有收益?


套路

如果有人和你說,“房本放在家裡也沒什麼用,不如來我們這抵押成‘以房養老’的產品,房子你自己住或者租出去都可以,我們還給你年化收益6%的‘養老金’,你要是不想抵押了還可以隨時退出”。你會把房本拿去抵押嗎?


真相

千萬別信他說的!這就是打著“以房養老”幌子的詐騙。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就曝光過一起中安民生的“以房養老”騙局。


本想給子女減負擔,結果卻…所以老年人請警惕!

圖源於@海淀公安分局


正規的“以房養老”是指老年人將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是一種將住房抵押與終身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而中安民生則不是。


實際上,中安民生將老人們的房產按照年息20%抵押給了某些小貸公司及某些職業放貸人,同時在簽署的合同上標明,允許小貸公司將房屋折現變賣或者拍賣。這樣一算,該公司需要付給老人和小貸公司的年息合計達到26%以上,這樣的模式顯然不可為繼。


當資金鍊無法繼續,小貸公司及職業放貸人因為沒有收到利息,開始向這些老年借款人催款。最終,老人們期盼每月發放的“養老金”沒了,還揹負上了沉重的高利貸甚至被逼賣房還貸。


本想給子女減負擔,結果卻…所以老年人請警惕!


投資養老

投資山莊享入住優惠還有收益?


套路

有這樣一座養老山莊,坐落於國家4A級風景區,不僅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還兼具各種性能優良的配套設施,甚至為了打消老人突發疾病來不及就醫的顧慮,還有常駐直升機。


只要你存錢成為山莊會員,就可以享受吃穿住遊醫等優惠折扣,此外還會有6%~14%的收益,不僅能解決養老後顧之憂,還能多一份收入。你會投錢嗎?


真相

這也是一種養老騙局,大家千萬要擦亮眼睛。2018年的“江西養老山莊返利騙局”就是這樣騙走了2000多位老人的錢。


本想給子女減負擔,結果卻…所以老年人請警惕!


據瞭解,這個養老山莊常常在小區派發傳單,還會組織感興趣的老人實地考察。山莊承諾,

老人把錢存進去成為會員,不僅可以在養生莊園吃飯、購物、就醫、參加旅行團等,每年還可以拿到6%~14%的返利。


同時按照繳納金額,會員分成不同等級,等級越高享受的優惠折扣越大。10萬元以上即可享受2.5折優惠,按照其正常的食宿價格計算,2.5折之後單日房費和餐費僅為67元和12元。既能享受到優惠的養老服務,又能拿到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在短時間內吸引了上千名會員加入。


而且,騙子還“放長線釣大魚”,第一年如約發了當初承諾的收益,不少老人第一年拿到收益後選擇了第二年加大投入。結果2018年4月公司負責人一夜消失,公司賬上資產也所剩無幾。


另外,據《焦點訪談》調查發現,這家高端養老企業既無土地手續也無養老資質,從頭到尾就是個騙子公司。


本想給子女減負擔,結果卻…所以老年人請警惕!


騙局氾濫,小心以下隱患


從上面列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騙局都是打著“養老服務”幌子,承諾高額回報,以向老年人收取會員費、床位費,欺詐銷售“保健品”等手段,實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非法集資、傳銷等犯罪,給老年人造成嚴重財產損失。


針對這些騙局的風險隱患,民政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下發《關於以養老服務名義非法集資、欺詐銷售“保健品”的風險提示》的通知,並提到了4個隱患:


高額返利無法實現

返利資金主要來源於老年人繳納的費用,屬於拆東牆補西牆。多數養老服務機構、企業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正當服務實體和收益,資金運轉難以持續維繫,高額返利僅為欺詐噱頭。


資金安全無法保障

一些養老服務機構明顯超過床位供給能力承諾服務,或超出可持續盈利水平承諾還本付息,並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等名義,向會員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或者為會員卡充值,吸收公眾資金。大量來自公眾的資金未實施有效監管,由發起機構控制,

存在轉移資金、捲款跑路的風險。


健康需求無法滿足

一些企業通過會議營銷、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檢查、免費體驗、贈送禮品或者不合理低價旅遊,以及電話推銷、上門推銷、網絡銷售等形式,向老年人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推銷所謂“保健品”。


其實他們所聲稱的保健功能往往未經科學評價和審批,並不具備保健功能,胡亂服用甚至會貽誤病情。


運營模式存在違法風險

一些養老服務機構銷售虛構的養老公寓、養老山莊,或者以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項目名義,承諾返本銷售、售後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吸收資金。


部分企業不具有銷售商品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為主要目的,而是以免費旅遊、贈送實物、養生講座等欺騙、誘導方式,採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相關機構及參與人員的上述行為存在非法集資等風險。


本想給子女減負擔,結果卻…所以老年人請警惕!


如何防範養老騙局?


老年人對各類信息和新生事物瞭解不夠,易成為詐騙分子首選的對象。那麼面對這些層出不窮、後果嚴重的養老詐騙,老年人應該如何防範呢?


1

端正心態,不貪小便宜


詐騙手段層出不窮,有的不法分子還專盯老人下手。對於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遊、免費茶話會及免費參觀公司經營活動,還有所謂的“高額回報”、“一本萬利”等宣傳字眼,都要提高警惕,切莫貪小便宜而落入陷阱。


2

多和子女商量


在上面的案例中,不少子女都是老人被騙後才知道他們的遭遇。老年人遇到事情可以多和子女商量,在遇到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可以叫上子女一起了解,子女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多和老人溝通,避免老人被騙。


本想給子女減負擔,結果卻…所以老年人請警惕!


3

不慎被騙,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如果不慎被騙,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為自己維權。老年人在社會結構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需要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利用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大家平時應提高警惕,這首“防騙歌謠”送給大家:

丟包分錢是陷阱,天上不會掉餡餅;

兜售低價全是假,別聽騙子說假話;

私換外幣多警惕,貪圖便宜要不得;

短信詐騙花樣多,不予理睬準沒錯;

網絡購物要小心,反覆要錢是圈套;

飛來大獎莫驚喜,讓您掏錢洞無底;

各種退款有貓膩,騙取存款是目的;

遇人向您藉手機,始終警惕莫遠離;

看病消災是迷信,不要相信陌生人;

突然情況要冷靜,拿起電話就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