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關注公眾號影視獨舌【dusheme】,第一時間獲取更多精彩文章。

大家還記得“英國診所向富人以425美元單價出售檢測試劑盒”的新聞嗎?

近日,英國對新冠病毒檢測施行嚴格管控,症狀較輕者無法進行檢測。為了應對這一限制,英國數傢俬人診所以高價向富人階層出售檢測試劑盒,不到一週即售出幾千份。

消息一出,群情激憤。不僅診所負責人為人詬病,連英國的醫療體系也遭到批判。畢竟,當勤勞奮進的“貧下中農”掙扎垂死之時,誰願意看到蔑視規則的朱門酒肉呢?

有趣的是,這段暴露階級矛盾的荒唐怪事尚未落幕,就與同期Netflix上線的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撞了個對臉。

殘酷的現實,相似的隱喻,總令人產生莫名的魔幻恐懼。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飢餓站臺》是西班牙導演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的導演處女作,去年9月於多倫多電影節首映,取得“午夜瘋狂單元”觀眾選擇獎。爾後,Netflix拿下影片全球發行權。

故事的設定基於一個垂直密閉的監獄坑。

這座深不見底的監獄共有333層,每層居住著兩名囚徒。牢房的中央,是一個方形的大洞。每天的特定時刻,會有一桌精心烹飪的菜餚,從第0層的廚房緩緩下降,逐層停留供人享用,直到抵達底層,再迅速回升。

以文本角度來看,這或許只能算個一般的腦洞,而落到電影的世界裡,就生滿了扭曲的蛆蟲。一來,菜餚的總量和囚徒數並不匹配,監獄總共333層,廚房每日卻只按照200層份的份額烹飪食物,剩下的133層囚徒,從入住那天起就被敲響了死亡的時鐘。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二來,不同樓層能吃的食物也是不同的,資源越向下越貧瘠。倘若高層的囚徒不加節制,不說200層,時常在100層開外,餐桌就空空如也。底層的囚徒頓頓“光盤行動”。

乍一看,這部電影的設定頗為熟悉。上層與下層的衝突,似乎暗藏著《雪國列車》的味道。然而細細一琢磨,將《飢餓站臺》稱為垂直版《雪國列車》又多少有些不合適。

與奉俊昊執導的《雪國列車》不同,《飢餓站臺》中有個離奇的設定:每個月月末,不同樓層的囚徒會位置互換,今日高層的也許明日就淪落到了最底層。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所以,與尚且遵循社會運行基本法則,願意為底層乘客留出生存物資的《雪國列車》相比,沒有穩定結構的《飢餓站臺》無疑更荒誕、更殘酷也更血腥。

沒有人在意其他樓層囚徒的死活,那些被分配到底層的囚徒,餓到極點的時候甚至會選擇吃掉自己的室友。

諷刺的是,影片的男主角格倫,卻“自願”進入了這般殘酷的煉獄。

他抱著小說《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以一種度假的態度見到了自己的室友。因殺人被抓、已在坑中熬了9個月的老人崔馬什。這9個月裡,他既在高層享用過美味,也曾陷入底層食人度日。

對初入監獄的格倫來說,他承擔著“智者”的形象。雖然言語不多,卻苦口婆心地勸說著這隻迷途羔羊:別和下面的人說話,他們是下層人。也別和上面的人說話,他們不會理你。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三言兩語之間,一個比現實世界更加無情的鐵獄就呈現在了觀眾的眼前。畢竟,現實社會是可以靠交流解決問題的,而在坑中世界,交流已經失去了意義。

永遠短缺的食物與永無邏輯的秩序,讓每個高層人都化身饕餮,每個底層人都變成撒旦。坑中存在著一條猜疑鏈,即使對方的表現頗為真誠,但雙方信任的前提是“無人捱餓”。

不過,即使無人捱餓,能緩和的也只有同一樓層的關係。

高層與底層的關係,永遠是針尖對麥芒。尤其是那些曾經身處底層的囚徒,來到高層的第一件事就是暴飲暴食、揮霍浪費。說到底,在不知何時會死去的密閉空間裡,良心發現、同甘共苦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正如格倫隨身攜帶的小說一樣,男主亦是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

他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在監獄中讀完這本書,爾後拿一份正式文憑離開。只不過,隨著後續衝突的激化,這個文弱的知識分子,也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般,舉著長槍奮不顧身地衝向了風車。

格倫的首次蛻變是與崔馬什共處的第二個月。

他們從48層降到了171層,與崔馬什上次的遭遇相同,餐桌落到這層一無所有。而格倫也被早一步醒來的崔馬什牢牢綁在了床上。

顯然,他要成為這個智者的盤中餐了。果然在生死麵前,仁慈的長者也會變成惡魔。

等待死亡的日子裡,171層淋漓盡致地展現著人性之惡。到來的餐桌永遠空無一物,上層與下層的哀嚎永不停歇。

更可怕的是,崔馬什已撕開了他的褲子,割下了一片薄肉。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生死瞬間,格倫上次幫過的亞裔女子及時趕到,襲擊崔馬什。

在故事的前半段,她是一個尋找自己失蹤女兒的母親,每個月都要隨餐桌而下,前往不同的樓層尋找女兒。於是,獲勝的兩人開始享用起勝利的戰果。

分配與暴力是影片後半段的主題。格倫的新室友是個老熟人,一個為監獄管理局服務25年的中年辦事員。患癌無望的她,自願入住深坑,幫助囚徒實現“垂直自我管理”。簡而言之,只要大家都只吃一人份食物,監獄的200層都不會有人慘遭餓死了。

全片最為可怖的現象也隨之出現。當二人從33層度過一月後,下個月卻來到了不該出現的202層。辦事員的精神世界崩塌了,她用拴緊的床單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給格倫留下生機。或許,善良總歸是有些用處的。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堂吉訶德”終於還是覺醒了。

就像《動物莊園》中覺醒的豬雪球一樣,他與室友巴哈拉特一起,開始了一段自上而下的食物分配之旅。也就在此處,導演的巧思徹底打動了觀眾。

與自縊的辦事員相似,格倫預測監獄深坑約有250層。250層,勻一勻食物還是夠的。

命運再次開起了玩笑。正如前文所說,監獄共有333層,格倫和巴哈拉特的行動徹底失去了意義。在此基礎上,他們用來讓所有人活下來的分配規則,也就沒有任何價值了。

與《動物莊園》不同,《飢餓站臺》給出了一個看似光明的結局。即便最終用來傳遞消息的“意大利奶凍”被小女孩吃掉,但跟隨餐桌上去的小女孩,照樣能將消息送到上方。

英國私賣新冠測試盒的殘酷,這部新片拍透了

不過這又引出一個新的問題,送到上方意義何在呢?每日見證那麼多血腥廝殺的監獄管理局,真的會因為一人之善而改變想法嗎?即便制定出合乎邏輯的分配規則,這種完全屬於底層的“自我感動”又有何價值呢?

說到底,這從來就不是高層與底層的矛盾,而是牆外與牆裡的矛盾。雖然“動物莊園”中的牲畜生成了智慧,可不同的階級應當如何跨越呢?

《飢餓站臺》上線之前,特朗普曾在白宮記者會上,親口承認“有錢有勢的人即使無症狀也會優先得到檢測”,並戲謔“這也許就是人生吧”。看來,現實比電影荒謬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