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远程合作 精准微创“补心”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梁淑芳)从进入手术室到胸口开一个两厘米小口,再释放一把特殊材料做的“小伞”到心脏缺口处,一台“补心”手术牵动着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两地专家。

3月31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儿童医院病房看到,前一天微创“补心”的毛毛,趁着阳光好,已经下床与妈妈活动。该院小儿心胸外科主任徐新利听诊后说,心脏无杂音,一切正常,还有两天就可出院。

3岁的毛毛家住库尔勒,经常因感冒引发肺炎。不久前,被查出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脏上有个直径1.5厘米的洞,传统开胸手术创面大。

徐新利第一时间联系了儿科联盟共建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双方专家远程会诊后,一致认可通过远程精准指导微创手术救治患儿。

3月30日11时,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手术室中设置大屏幕及高清摄像系统,手术画面实时传输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该院心胸外科主任陈纲远程指导。

手术需要在胸部做两厘米左右的小切口,经食道超声技术引导下,在心脏表面精确定位后进行穿刺,植入合适大小的封堵器。

“切口小一些,动作再轻柔一些,仔细确认瓣膜结构和功能。注意封堵器的位置。”按照陈纲的指示,徐新利小心操作着。

徐新利在手术团队协助下稳稳地将封堵器释放,整个手术不到30分钟。

自2010年至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派出多批次支援队伍驻扎乌鲁木齐儿童医院,为先心病患儿提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从现场手术指导到远程协同手术,两地协作已日趋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