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天、地、人”是人對世界最自然的區分,抬頭可以看到天,低頭可以看見地,看“天地”的是人。中國古代把“天、地、人”稱為三才,其中人的道德最高貴。

《周易-繫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道德經-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天地之性人為貴)”《禮記-禮運》:“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道德經》其中根本就是尊天、敬地、厚人,以道法自然的方式給我們以警示和提醒,讓我們要有敬畏和畏懼之心,來面對天道、地道、人道,從而讓我們領悟到世間的真諦所在,那世間的真諦又是有那些能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覺悟到呢?

不妨可以從《道德經》的章節中細細的品鑑和回味,只要你心有所至的精深,那自然就會從中領悟和覺悟!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的無私載,地效法天的無私覆,天效法道的“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道是完全出乎本性的自然。

道是宇宙生命的本源,“先天地生”,在天地產生以前就已經存在,是“獨立而不改”,是“周行而不殆”,道是獨來獨往,卻無所不在,是廣大無邊而流行不止。

道,無人格、無意志,沒有主觀的企圖,沒有任何的偏好,大公無私,道所以能夠衣養萬物,為萬物之主,完全是順應自然,聽任萬物自化。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道法自然”,並不是在道之上別有一個叫做“自然”的東西,為“道”所遵從效法,“自然”是“道”的性質,所謂的“自然”指的是自然而然,聽任自化的情形。

老子的哲學思想,以道為中心,老子對道的闡釋,是從自然天道出發,由天道而地道,由地道而人道。天地是萬物的父母,人以自然為師。老子的人生智慧,老子對生命理想的追求,也是來自他對天道、地道的作用,以“自然”為法則,“自然”是“道”的精神,“自然” 就是“道”,“自然”,並不是在“道”之上,另外存在的東西。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道德經》 第五十一“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的可尊,德的可貴,是因為它們創生萬物的時候,無心無為,不加干涉,純任自然,讓天地萬物隨緣自化、自然生長。

“天”、“地”法“道”,就是法自然。飄風所以不終朝,驟雨所以不終日,是因為飄風、驟雨為天地的反常現象,不是自然現象,不是自然現象,自然不能長久。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老子崇尚自然,老子所主張的道,就是自然之道。老子認為宇宙的運行,有一定的秩序,週而復始、循環不已,人只要法天而行,過自然的生活,就是最真實的生活,也是最快樂的生活。

快樂只是一種心境,並不是要有很富裕的物質生活,很奢侈的現代化享受,人才能夠得到幸福與快樂。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顆安定的心,知止、知足,而沉迷在功名富貴的無止境的追求,不但不能擺脫痛苦,反而永遠陷溺在煩惱痛苦的深淵。名利之心不絕,煩惱痛苦不斷。因此, 老子的人生理想,是簡單樸實、清靜自然的生活。

老子經常提到無為的好處。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木卜, 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道體虛無,永遠沒有名稱,永遠質樸自然,它雖然十分隱微,可是天下卻沒有一個人能輕視它、指使它。侯王如果能夠守住它,萬物都將自動地來歸順。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是德的本體,德是道的作用。大德的一切表現是隨著道而轉移的。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道是完全周密而不是支離破碎,完善的政治,也是順著自然而行,無為而治,而不設施造作,支離破碎。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德的人,一切依道而行,無心求德,反而有德;下德的人,有心求德,反而沒有德。上德的人,依順自然,無所作為,也無心作為;下德的人,雖然也能表現無為.卻是有心的無為,不是無心的無為,不是真正的無為。

《老子》敬天、畏地、尊人;而無為之上!

老子的生命理想是要順應自然,不要刻意作為;是要無心自化,無為而能無不為。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替往聖繼絕學,以國學智慧,助眾生福慧為之,為萬世開太平······感恩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