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無人機是游擊戰的終結者,為什麼美軍在阿富汗卻無法獲勝?

兜ll兜


只要美軍繼續以“佔領軍”身份駐留阿富汗,那麼無論使用何種常規武器(包括無人機、超級鑽地彈在內的高技術裝備),其都不可能取得最終勝利。

先看一組數據——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以來,連綿不斷的衝突已造成超過36萬當地人喪生,其中包括平民、阿軍警和反對派武裝分子。聯合國2018年發佈的報告則顯示,僅2018年就有1.1萬阿平民在戰亂中傷亡,其中有24%(超過2600人)要歸咎於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含阿政府軍)發動的空襲。

而2018年,美軍在阿富汗發動超過6800次空襲。聯合國報告指出,這一年的上半年,美軍空襲造成近160名阿平民傷亡。據英文維基百科不完全統計,僅2001至2011年,美國為首的西方聯軍的空襲就造成超過3600名阿富汗平民喪生,如果把受傷者(空襲傷亡比例約為8比1)也算上,這一時期空襲導致的阿平民傷亡人數或超過3.3萬。

需要強調的是,近些年美軍空襲的頻次、烈度以及“誤炸”造成的阿平民生命、財產損失也不斷激增。粗略算來,美軍進入阿富汗至今,被其狂轟濫炸直接傷害的當地百姓不會少於10萬人,而遭其軍事行動間接傷害(包括房屋、牲畜、車輛等有形財產損失,以及被爆炸物汙染土地和水源、戰爭難民流離失所造成的無形損失)則無法估量。

據聯合國發佈的一份報告稱,僅2016年前9個月,因水土汙染、接觸未清除爆炸物而喪生的阿富汗兒童人數猛增15%,截至2017年初,該國患有嚴重急性營養不良的5歲以下兒童多達130萬人。而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阿富汗國內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人數多達上千萬,平民傷亡數字也有增無減。

除了空襲、地面射擊造成無辜者傷亡,西方軍隊因藐視當地文化習俗、軍紀敗壞而製造的各種醜聞、罪行,不僅讓廣大民眾反感、厭惡,甚至連其一手扶持的阿軍警都忍無可忍,導致近年來“綠襲藍”(指阿軍警調轉槍口襲擊北約軍隊)事件頻發。據美國NBC新聞網披露,已有150多名美軍士兵在此類事件中被殺。

為了“保命”和提振士氣,2018年11月美軍宣佈正緊急研製新型防彈衣,美國《防務新聞》網稱新防彈衣是那些害怕“綠襲藍”的美軍士兵“理想的選擇”。而美軍戰機也沒少了“誤炸”阿軍警,僅2019年5月18日在阿南部赫爾曼德省一次空襲行動中,就有30多名阿警察遭誤炸傷亡。

對此,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薩馬德一針見血地指出,聯軍每誤炸一次,可能就意味著把更多阿民眾(包括部分阿軍警)推到塔利班一邊。“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019年3月11日披露,塔利班創始人“獨眼”奧馬爾生前長期“隱居”在美軍眼皮底下,他的藏身處距離美軍基地只有幾百米遠,日常飲食、衣物則由忠於他的當地民眾供給。就這樣,直到2013年4月病故,美軍也未能發現前者行蹤,人心向背由此可見一斑。

據美國《時代》雜誌報道稱,2016年以來,塔利班具有“核心影響力”的阿富汗省份已增至5個,勢力範圍達12.5萬平方公里(佔阿國土20%左右),其武裝在境內三分之二地區活動,掌控著該國約四分之一人口。通過種植鴉片、毒品交易和走私活動,該組織每年能獲利至少8億美元。而且從2011年左右開始,塔利班每年4至5月都會發起規模浩大的“春季攻勢”。

相比之下,離不開“洋柺棍”、長期靠外部輸血的阿政府僅“完全控制”著約30%的國土,其餘都處於“拉鋸”狀態。在這些戰線犬牙交錯、雙方反覆爭奪的地區,又有一半以上屬於每個月塔利班都會發起3次以上軍事行動的重點進攻方向。而據美國CNN分析稱,過去4年裡阿政府平均每年要丟掉4%的國土(偏遠地區和邊境哨所基本上全部放棄),照這個速度發展,後果不堪設想。

別看塔利班武器不算先進,但其融合了“伊拉克經驗”(來自參加過伊拉克反美作戰的武裝分子)的新式游擊戰術卻極難對付——靈活機動的小分隊伏擊、大量製造和使用簡易爆炸裝置(IEDs)、鼓動阿民眾的反美反西方情緒、武力恐嚇與北約聯軍合作的百姓,等等。

美國西點軍校“現代戰爭研究所”2018年6月發佈的一份報告就認為,塔利班高度重視人員訓練——以赫爾曼德省為例,當地塔利班武裝分子每隔4個月左右就要“回爐重造”,每次集訓持續15至20天,課目包括輕武器射擊(含從行駛的車輛上開火)、操控迫擊炮和安放簡易爆炸裝置、進攻掩護、縱深防禦、反裝甲作戰。

塔利班甚至效仿對手組建了自己的特戰力量“紅色突擊隊”,其武器之精良、戰力之強悍(已具備夜戰能力)令美軍都感到吃驚。另外,從歷史經驗教訓來看,阿富汗雖然貧窮落後,但這個國家卻有著悠久的反侵略傳統。過去200年裡,沙俄和英國殖民者、波斯王朝、蘇軍乃至後來的美國,都沒能征服這片土地。

1841年抗英大起義爆發後,阿富汗軍民採用游擊戰術,將一支約1.65萬人(約4500名軍人,另有1.2萬名腳伕、軍屬)的英國侵略軍打得只剩1人僥倖逃脫。後來也折戟於此的蘇聯,則損失了6萬餘軍人(陣亡1.44萬)、451架軍機(含333架直升機)、約1500輛各型戰車、433門火炮和1.13萬輛軍車。

別看西方軍事技術越來越尖端、先進,但是面對這個幅員近65萬平方公里(超過大部分歐美國家)、90%以上區域為崇山峻嶺和蒼茫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的“超級山地戰場”,他們同樣深感力不從心——美國遲遲不對面積164萬平方公里的另一個山地國家伊朗動武,也是基於同樣的顧慮。

無人機也好,鑽地彈也罷,不僅無法消滅行蹤詭秘、很少大部隊行動的塔利班,還因為貿然空襲幹掉了該組織“溫和派”領導人阿赫塔爾·曼蘇爾(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掌權)而適得其反,讓強硬主戰的“鷹派”高層得以上臺。

塔利班新首領名叫希巴圖拉赫·阿昆扎德,他大權在握不久,便調整作戰部署,向阿政府和北約聯軍發起凌厲攻勢。截至2018年8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軍已在阿境內陣亡近3500人,其中美軍超過2300人(包括時任阿聯合安全過渡司令部二把手的美軍少將哈羅德·格林),還有2萬多美軍官兵受傷或致殘。

與此同時,西方扶持的阿軍警部隊也損失慘重,僅2015年以來就陣亡3萬多人。據阿富汗《每日瞭望報》披露,該國安全部隊每月因傷亡和開小差減員5000之眾,同期卻僅能招募3000名新兵。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西方非政府組織進行的一次民調結果顯示,83%的阿富汗人並不希望塔利班重新掌權,但問題在於該國經過長達40年戰火塗炭,當地民眾依然飽受貧困、失業、政府腐敗之苦,卻看不到光明和出路。美國中情局資料顯示,阿富汗仍是全球最貧窮、最不發達、最腐敗的國家之一,失業率達35%,半數以上人口掙扎在貧困線以下。

2017年8月歐美學術期刊《干預與國家建設》雜誌刊文指出,接受其採訪的阿富汗人中,有近一半認為“官員腐敗和政府無能”是導致該國戰亂不斷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只有12%的受訪者稱塔利班是罪魁禍首。文章最後得出結論——阿政府的腐敗是塔利班地方合法性的重要來源。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相比“投靠西方”、腐敗無能的阿政府,打著民族主義和宗派信仰旗號的塔利班,不僅牢牢佔據著“反侵略”的道義制高點,而且其行政效率更高、社會治理也相對清明。

正如英國《經濟學家》網站2019年5月18日所報道的那樣,一輛卡車從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出發,前往該國南部重鎮坎大哈送貨,全程約550公里。沿途塔利班雖設有多處檢查站,但只收1次稅,而阿軍警卻從司機身上勒索了至少30次“保護費”。如果要問“為何美軍靠無人機打不贏阿富汗戰爭”,或許這就是答案。


網言軍事


無人機不是萬能的,只是一種輔助性武器系統而已,並不能包打天下,所以美國軍用無人機在阿富汗沒有取得很大戰績也就不足為奇了。
阿富汗複雜的山地地形對美軍的戰場情報偵查和打擊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很多情況下通訊不暢簡直就是地面作戰部隊的噩夢,


在這種情況下作戰,僅僅依靠衛星偵查和通訊手段顯然是不夠的。
美國在阿富汗戰場上投入了大批無人機來輔助作戰,既有“掃描鷹”一類的無人偵察機也有查打一體的“死神”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在阿富汗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長期盤踞在阿富汗的塔利班遊擊隊在與美軍的交手中早已經驗豐富,知道怎麼躲避美軍無人機的偵查和打擊,甚至還能時不時的擊落美軍的無人機,面對這樣既兇殘又狡猾的對手,美軍地面作戰部隊都不能將其徹底消滅,就更不能指望無人機來完成這一任務了。

無人機做為戰場上的一種輔助性武器,其擅長的是戰場支援,而讓其挑大樑則的確有點勉為其難了。


那年那月那兵說


有人飛機都無法保證達到終結者的水平,更何況當前無人機還脫離不了遠程人為操控。從技術層面看,無人飛機上有的武器、航電偵測系統有人飛機上都有,相對於有人駕駛飛機而言稱的上優勢的地方在於:無人機不會疲勞可以長時間滯空巡航(地面人員活動時間、空間受到一定製約)、被擊落的話付出的成本較小,也不存在飛行員被俘後產生的不利影響。因此,無人機相對於傳統作戰手段未沒有顛覆性的差別。

阿富汗作為帝國墳場,半個世紀裡遭遇了蘇聯、美國輪翻軍事打擊,同時也誕生了無數精於游擊戰的武裝人員。當年蘇聯憑藉超一流的先進武器,在阿富汗還是被打的一頭包(當然也有美國人的功勞),不管是坦克還是武裝直升機被擊落數量可不是一點點,在某些環境下武器制勝論還真是難與下定論。

同理,美軍在阿富汗這麼多年的軍事打擊中,能用上的武器都驗證過了。打正規軍輕鬆簡單,打游擊隊/武裝人員就是高射炮打蚊子,有力氣也沒地方使,碰到和當年蘇軍同樣的問題。當然,無人機的大量應用可以壓縮鬆散武裝人員的行動範圍、時間,為美軍偵察、定點清除等提供必要的情報支持。但要以無人機壓制性的包打一切,完全不現實。

再先進的無人機面對地表複雜的植被、建築、形形色色的人員,如何有效分別、打擊,本來就是個選擇題。類似無人機誤擊事件也不是第一次發生,雖然美軍無人機技戰水平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介是對於無人機而言,更多作為一種軍事打擊的輔助手段存在,一場戰爭的勝負不一定完全由武器決定。


河東三叔


MiIitay.UAV——無人機。

軍用無人機技術這些年受到各國軍方的重視、發展勢頭突飛猛進。

軍用無人機的類型也越來越齊全:偵察、預警、炮瞄、攻擊、導航、氣象、察/打一體機,近、中、遠程門類齊全。

無人機的最大優勢就是:突然打擊、極大地避免和大幅度降低了人員傷亡。尤其是對一些危險性較大的特殊環境作戰條件下、無人機的作用不可或缺、對重點目標“定點清除”作用巨大。

美軍軍用無人機是使用最頻繁的作戰武器、在打擊恐怖分子成績優良、定點清除重點目標戰果輝煌……

說到美軍軍用無人機在阿富汗的運用可以說是立下赫赫戰功。

阿富汗多山區、地形複雜、地廣人稀、人員結構複雜:有阿富汗的反對派、恐怖分子、逃亡者、普通百姓混亂不堪……為區分/確定打擊目標增加了實際困難。

前蘇聯身陷阿富汗泥灘十餘年無而返。

美國人在阿富汗大量使用軍用無人機、成績大於失敗。

至少極大地減少了美軍作戰人員的死亡率、震懾了恐怖分子和反對派武裝。

但是、決定戰爭勝利不是單靠某一種武器裝備、戰爭只是政治目的的延續手段……











孔乙己亂彈


真的的游擊戰終結者是得民心,除此之外的任何想要依靠武器裝備打垮游擊戰的想法都是錯誤的,游擊戰依靠人民,游擊戰也隱藏在人民眾,他由人民組成力量,再先進的無人機,也看不出人心是怎麼想的,根本無法預知攻擊會從何時,在何地發起。

美國如今使用無人機,比如捕食者察打一體無人機來對付游擊隊,然而這些無人機即便留空時間再長,也不能做到24小時全部覆蓋,就算是對游擊戰壓制非常明顯,但是價格也太高,不能一直使用,只能是在特殊的地區,特殊的時段來使用,畢竟游擊隊員可比無人機便宜多了,阿富汗只要還有抵抗力量存在,甚至只要還有基層的村莊存在,美國就永遠不能實現對游擊隊的壓制。

歷史上,試圖以正規軍、構築堡壘、打造機動部隊、使用靈活武器打擊游擊戰的方式,無一成功,全部失敗。蘇聯當初在阿富汗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空降兵,這些空降兵可以快速的離開地面進行機動部署,控制隨時需要控制的各個山口關隘,還投入了大量的直升機來短途機動投送步兵分隊,然而即便如此,還是不能根絕游擊戰。

游擊戰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變成整個戰爭區域的大規模游擊戰,每一個小組都是小規模的戰術行動,但是從戰爭全局來看,這些小股的戰術行動會綜合為一個區域的大型戰役行動,在這樣的局面下,應對起來就更加困難了,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傷亡逐年上升,戰爭開銷還在繼續支出,不斷的消耗著美國的國力,這就是他一腳踩進去,陷入泥潭,無法自拔導致的。

如果要杜絕游擊戰,唯一的辦法是獲得民心和人民支持,但是一場侵略式的戰爭,一場打破當地寧靜和發展的戰爭,又怎麼可能獲得民心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呢?美國有本事把無人機造的和AK47一樣便宜,把無人機部署到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天,否則永遠不要想依靠科技裝備來打垮人民戰爭。


海事先鋒


無人機是游擊戰的終結者,但是目前還做不到,要到6G時代,並輔以人工智能機器人。

現代戰爭的雛形

現在還只是現代戰爭的雛形階段,美軍對塔利班的打擊採取戰鬥小組滲透的方式,美軍4人一個小組,包括特種部隊作戰員,計算機專家,狙擊手等,深入到塔利班後方,發現目標後,由計算機專家迅速算出投彈量,完成GPS定位,然後呼叫轟炸機前來完成任務。

這種戰術只適合打擊有價值的目標,大量的塔利班普通士兵都是亦兵亦民,高階層的指揮官也是深居簡出的。

現代無人機的侷限

為什麼不採用無人機呢?因為現有的無人機是依靠wifi,但是wifi的功率很低,無人機發出的信號被遙控器收到,距離有限。

理想的狀態是走5G信道,就可以實現坐在美國,指揮無人機完成對阿富汗塔利班的攻擊,每個士兵指揮的無人機飛到幾十公里外執行任務,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定位非常準確,而且過去4G信號是1秒,5G信號是1毫秒,信號時間非常短,根本無法捕捉。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5G需要密集的地面基站,美國不可能為了打擊塔利班在阿富汗建立密集的5G基站。

6G時代

美國現在宣稱要建設6G,就是把地面的基站建到太空去,通過衛星基站來處理通訊信號。

美軍目前的軍事理念是柵格化,扁平化。但是這一理念的實施需要5G技術來支撐,如果是6G信號,加上人工智能機器人,就可以實現將整個阿富汗進行柵格化,每一個小格由人工智能機器人來完成對地偵察、識別、計算和打擊任務。

由人來操縱無人機空戰,作戰反應時間是5秒-20秒的時間,如果是空戰中的飛行員的話,就只需要200毫秒,就可以立刻完成發現目標,鎖定目標,打擊目標。所以目前還沒有用無人機來空戰格鬥。

但是如果是人工智能機器人,就僅僅需要1毫秒,就可以完成信息源的獲取,對威脅目標的判斷,以及作戰方案的生成。

在6G時代,現代戰爭將有如星球大戰,大量無人機在6G信號支撐下,密密麻麻地進攻,戰爭結果在瞬間決定。

江湖路遠,歡迎關注,我是“天下會會天下”,我們後會有期。


天下會會天下


戰爭的勝負從來不是由一款武器來決定的。阿富汗戰爭也不例外。退一步講,即使美國拿出一款比無人機更先進的武器,同樣也無法取勝。

阿富汗地形圖


下面說說理由: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決非浪得虛名

由於阿富汗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是東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必經之地;世界進入近代以後,按照英國人麥金德的“地球中心論”的思想,因其處於世界的中心位置,又成為大國博弈的必爭之地。所以,在歷史上,英國人多次入侵該地區;到上世紀70、80年代,又有蘇軍強勢介入;2001年“9·11”事件以後,美國人又打著反恐的旗號入侵阿富汗。這三個國家,都是強極一時的帝國,武器不可謂不精良,作戰思想不可謂不先進,結果都兵敗“滑鐵盧”。歷史已成往事,但往事又會重現。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這個“咒語”,目前還沒有人能破!

19世紀以來英國多次入侵阿富汗


上世紀70、80年代蘇軍入侵阿富汗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人入侵阿富汗

無人機是美國的“強心劑”,游擊戰是阿富汗的“屠龍刀”

阿富汗天生羸弱不假,帝國赫赫武功是真。強就一定能勝弱?通常情況下是這樣,但你應該瞭解真正的阿富汗,該地區特殊的地形、氣候、民情、文化、語言、歷史、宗教等複雜因素的縱橫交織,層層疊加,使其成為游擊戰的天然溫床。很多帝國強大的軍隊進入阿富汗以後,可謂是一時爽,但一時爽,並不代表時時爽。慢慢的,他們就會深陷持久作戰和重大傷亡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即使投入大量的軍力、物力和財力,也只能解一時之渴。無人機來了,游擊戰仍然可以生存;核武器來了,同樣可以生存,這就是游擊戰的魅力,同時也是弱者砍向強者的“屠龍刀”,讓你傷得深,死得慘。最後,都是“三十計,走為上”。

塔利班的游擊戰與美國人的正規戰


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從來都是人,不是武器

歷史上發生的戰爭很多,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正義的戰爭不是自封的,要由人民來判斷,要由歷史來檢驗。美國入侵阿富汗肯定是不得民心的,武器再先進,也只能取得戰場的一時勝利,要實現長久的勝利和有效的治理,要靠贏得民心,要有老百姓的支持。否則,先進的武器的只能管住老百姓的嘴,而管不住他們的心。美國在阿富汗期間,建立的親美政府,根本不能實現對全國的有效治理,政令軍令都不會出首都喀布爾。所以,美國人即使軍事上取得一定的勝利,但政治上的失敗,同樣是最後的失敗。這一點,就像美國人曾經打過的越南戰爭一樣,但美國人就是這樣不長記性,那就讓他接著撞南牆吧!

在阿富汗戰場上墜落的美國“死神”無人機


所以,無人機並不是美國取勝的靈丹妙藥,即使換一款更先進的武器,它在阿富汗人的游擊戰面前,也是渣渣。美國人要做的是管好自己,不要當世界警察干涉別人。這個世界很複雜,不是美國想象的那麼簡單。


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批評、補充和評論!有興趣也可交流其它軍事問題!


止戈軍是我


游擊戰是一種古老的以弱敵強的作戰手段。游擊戰是通過不斷用很小的部隊吃掉對方更小的部隊來不斷的消耗對方,當對方的實力被削弱到一定程度後再發動反攻,或者是使對方喪失了繼續作戰的耐心,就像越戰和蘇軍在阿富汗一樣。
查打一體的無人機


阿富汗

無人機的出現使佔據技術優勢的一方對於是可以節約人力,從而避開在游擊戰中最頭疼的人員傷亡的問題,但是無人機無法解決戰爭的結束問題,戰爭開始以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結束戰爭,而游擊戰和傳統的戰爭相比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結束戰爭。而結束戰爭就是要達到戰爭的目的,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目標是打垮敵軍。而游擊戰就是實力較強的一方遲遲無法打垮敵軍。而無人機目前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利用北方聯盟共同打擊塔利班,而且在得到了俄國和中國默許的情況下,美軍打擊塔利班十分乾淨利落。
阿富汗的武裝,這種遊雜武裝打掉了領導人根沒打掉領導人差不多,本身就是烏合之眾。

無人機可以長時間的在目標地區停留,為後方的人員提供信息支援,而且現在已經是有查打一體無人機,特別有利於進行所謂的斬首行動,有利於清除對方的首腦人物,但是在游擊戰中,各個游擊隊之間的聯繫並不是十分緊密,打掉一個還有很多,而且就像後來的老同志曾經說過的,在舊中國的那個情況下,我們沒有毛澤東也會有毛澤西,同樣的道理,只要游擊隊的抵抗一直持續下去,領導人被打掉了,換一個就完了。就像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發動戰爭時的塔利班和基地的領導人,奧馬爾和本-拉登都已經被打死了,但是戰爭還是沒有結束。

游擊戰說到底是爭取人心的戰爭,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美軍到目前為止無法收服阿富汗當地的人心,扶植的阿富汗政府並不能控制自己的國土,大部分地區是白天是美國人的,到了晚上又是塔利班的,美國人總是憑藉著自己一種骨子裡的優越感來看待其他民族,太過高傲的態度使美國人總是按照自己的行事習慣來衡量別人,這樣就十分招人煩,而如果是煩人煩了一定程度,那麼就是要動槍了。


紅色手電筒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只針對問題本身,不做過度解讀。

我認為是游擊戰的剋星。

這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逐步提高,戰術層面上也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當今的美軍對付游擊戰並不像過去那樣,出動大量的軍隊進行圍剿,而是派出小股的精銳特種部隊,一旦發現了對方的遊擊部隊,就會立即與總部取得通訊聯繫,然後後方總部派出轟炸機對目標進行轟炸。

無人機是這一戰術的組成部分,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當然,這個作用是非常大的,一定數量的無人機可以實現區域範圍內的全天候,全覆蓋,無時差偵查。

而游擊隊的優點就在於,遇到強大的對手可以躲起來,遇到弱小的對手,可以馬上出擊。但現代化信息戰情況下,游擊戰的這些優勢已經蕩然無存。

另外,實現這一戰術的執行者,小股的精銳特種部隊 ,相對於游擊隊而言,作戰能力更強,生存能力更強,應變能力更強。

所以針對這道題目所提出的問題,無人機現代化信息戰,對付游擊戰的一整套體系當中的一個部分,美軍在阿富汗並沒有失敗,只不過阿富汗的游擊隊太多,根本就打不完,後來美軍的重點也沒有放在阿富汗上面,逐步撤出了阿富汗。

無人機對付游擊隊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打擊方法之一。


老威觀史


游擊戰終結者?軍火商可以如此忽悠軍隊乖乖掏錢,而游擊隊也會與時俱進,把無人機變成窮人的空軍,反制監視正規軍,塔利班不就是用無人機監控巡邏出動的美軍伺機下手嗎?游擊隊沒有裝備無人機前,空襲正規軍只能是夢裡的事,現在那個民用無人機改一下就可以往下扔手雷和榴彈,時代不同了,無人機的出現讓游擊戰有了新的力量倍增器,窮人沒空軍沒飛行員也可以發動空襲,空中偵查,通訊中繼,應該說無人機對游擊隊的提升作用大過正規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