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通過前面幾篇文章,我們對均衡應該說是有了一個最初步的認識。在這一篇當中,我們就來做一些回顧和應用方面的總結。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這三點是大家一定要牢記,並不是什麼問題都可以使用均衡來解決,尤其是在系統調試時對於均衡的使用。


對於系統調試來說,均衡的應用有以下幾個技巧和注意事項和大家分享。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1. 吊掛或安裝前先對所有音箱和通道進行單獨測試,保證每個通道及音箱表現的一致性。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2. 以立體聲為例,在根據模擬軟件所得的結果吊掛好系統後,先對單邊的直達聲進行測試。但不調整均衡。在保證兩邊直達聲一致後,再進行後續的調整。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3. 如果實際情況允許,可使用多隻話筒,多點測量取平均值,根據平均值調整均衡。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4. 如果現場對於延時比較敏感,在使用FIR均衡時,需要考慮現場的系統總延時,是否在接受條件之內。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5. 根據平均值進行調整之後,可以著重在聽音區域進行再次的微調。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6. 與現場調音師溝通,根據實際情況按需調整。並通過主觀聽音評價而非客觀測量數據確定最終的系統狀態。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7. 在調整中,應儘量減少對均衡進行調整,調整得越多,也就意味這越多地引入失真。另外在調整時,多用減法。


在做系統調整時候,下面兩種情況,是部分初級系統工程師常會走入的誤區。


1. 當某一部分頻率的缺陷是由於房間干涉所造成的,在Smaart的圖上表現為耦合曲線較低。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怎樣提升該頻段的均衡,都不會對頻響曲線產生影響。反而會因為均衡的提升,破壞房間中其它位置的聽感。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嘗試打破干涉路徑,或領取測量點進行測量。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2. 當全頻揚聲器和次低頻揚聲器進行銜接的時候,在分頻點已經設定的情況,通過對低切或低通的改變,調整分頻區域的能量。這樣的調整,會使得分頻點改變,可能造成相位的不對齊,並影響聽感。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L-Acoustics P1

L-Acoustics專用3D建模軟件Soundvision可以精準建模計算,並將溫溼度與距離等信息導入功放處理軟件LA Network Manager。同時,使用專有音頻測試平臺P1和內置於LA Network Manager的軟件M1校準調試,使得調試過程更加高效便捷。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除了在系統調整時會使用均衡外,信號的處理,也就是藝術方面也會用到均衡。在進行這方面的藝術修飾的時候,每一個調音師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技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對於均衡的調整,一個就是把想要突出的部分進行加強,另外一個就是把不想要的部分進行衰減。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但是為什麼有些調音師做出的調整,聽起來並沒有對音量的整體的大小進行調整,卻達到了對於音色的微調,並突出了想要的音色呢?


這裡面就要說到基準頻率和諧波的問題了。舉個例子來說,當小提琴演奏中音A的時候,聽起來和鋼琴的中音A是非常不同的。但是音高是一樣的。這就是由於震動體本身的諧波所決定的。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基準頻率決定了音高,而諧波決定了音色。自然界基本上不存在單純的正弦波單音,都是複合聲波,通常來說,一個聲源都會有基準頻率和諧波兩大部分組成。


下面給大家做一個不那麼嚴謹的實驗來說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用信號發生器,產生一個440Hz的正弦波聲音,生成不同頻率的諧波。在調音臺上進行混音。


我們先來聽一下440Hz本身的聲音

440.wav來自慧聰音響燈光網00:0000:07

(音頻來源華匯音響)

在聽一下加入了不同成分的諧波的聲音A

A.wav來自慧聰音響燈光網00:0000:06

(音頻來源華匯音響)

我們可以聽到,好像有一些不同,但我們對於主音高的判斷,還是和440Hz一樣。

【技術分享】關於均衡的那點兒事兒

下面我們對諧波成分進行改變。可以看到改變量不是很大,再來聽一下合成後的聲音B

B.wav來自慧聰音響燈光網00:0000:06

(音頻來源華匯音響)

我們對比440Hz來說,音高的判斷沒有改變,但是聽起來不太一樣。對比聲音A來說,也有了一些變化。


在這三個文件當中,440Hz基準頻率沒有改變,唯一的改變量,就是諧波的組成,當然,在現實情況中,諧波的情況遠比演示的更加複雜。


從上面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知道,在調音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在判斷準了主要頻段之後,如果想突出某一個聲源的音色特性,其實可以在該音色的諧波成分裡進行尋找和調整,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於均衡,我們的技術分享,暫時告一段落。幾篇文章在深度上和廣度上都還有很大的欠缺,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發大家更多的討論,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