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越西縣:打造高原蘋果產業示範樣板

陽春三月的越西壩子,金燦燦的油菜花與春爭豔。

在這片文昌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南絲文化與古蜀文化交融薈萃之地,農耕文明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並漸漸形成了優質烤煙、特色水果、無公害蔬菜等具有“越西特色”的多彩農業。這其中,久負盛名的越西早熟蘋果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何放大優勢,做強特色,加速農業現代化?

“以越西蘋果產業為背景,建設一個3200畝的現代化高標準州級蘋果脫貧奔康產業示範園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結合越西曆史文化,發展休閒觀光、農事體驗、科技展示、科普教育、生產示範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生產觀光園,打造四川高原蘋果產業的示範樣板。”面對新時代發展現代農業的現實需求,鄉村振興戰略、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迫切要求,增強產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作為農業大縣越西底氣十足,舉旗定向。

越西蘋果於上世紀70年代初至90年代定植,主栽品種“金冠”和“元帥”系列,從1997年開始推廣優質蘋果品種“紅津輕”“紅富士”“巨森”,對老品種“金冠”和“元帥”系列逐年進行高接換種,同時推廣果實套袋等綠色蘋果生產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隨著越西蘋果產業發展的加速,越西蘋果農旅融合發展效益更加突出和顯著,蘋果已成為農民繼烤煙之後促農增收、助力脫貧的支柱產業。“十三五”以來,越西縣委、縣政府將越西蘋果產業列入“十三五”經濟發展規劃,並制定了“1316”戰略目標,其中2018年蘋果面積3.7萬畝,2019年發展2萬畝,2020年春季發展1萬畝,力爭到2020年底蘋果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投產後每年生產優質蘋果果品30萬噸,產值10億元,果農純收入6億元,成為農民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

為促進越西縣農業產業化發展,按照越西縣委、縣政府與佛山市南海區對口幫扶相關會議安排部署,2018年10月30日,以越西蘋果產業為背景,佔地3200畝的現代化高標準州級蘋果脫貧奔康產業示範園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在大瑞鎮破土動工。這是一個較大型、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品牌化、產業化的高標準矮化密植現代蘋果產業示範基地。高標準蘋果矮化密植區、園區管理中心、集散冷鏈中心、採摘體驗區、海棠觀景大道、沿河景觀帶……一個現代化的多功能農業產業園區已讓人滿懷期待。

“園區建成後,年可接待遊客5萬人次,按人均消費100元計,可實現收入500萬元,正常豐產年限銷售收入7900萬元,除去運營管理成本及稅金,預計可實現約每年4500萬元的利潤收入。”越西縣國投集團黨委書記、縣農文旅投公司總經理劉明軍說,該項目將按照財政支農資金支持收益扶貧模式運行,遵循“保底分紅、按股分紅、動態調整”收益分配原則,將拓寬當地農戶增收渠道,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務工問題,提高當地果農栽種技能,帶動越西蘋果產業的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蘇勇林建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