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三國各自進攻的路線及其戰略意圖

〈一〉.合肥VS濡須塢

第一次合肥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權自率眾圍合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塗。昭兵不利,權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荊州還,遣張喜將騎赴合肥。未至,權退。

第二次合肥之戰

建安十九年(214年),權反自陸口,遂徵合肥。合肥未下,徹軍還。兵皆就路,權與淩統、甘寧等在津北為魏將張遼所襲,統等以死扞權,權乘駿馬越津橋得去。

第三次合肥之戰

嘉禾二年(233年),權向合肥新城,遣將軍全琮徵六安,皆不克還。

第四次合肥之戰

嘉禾三年(234年)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孫權四次征伐合肥的路線及當時所在治所

為何孫權會死磕合肥。

一開始,合肥只是臨近長江北岸的一座荒廢的空城,沒有得到曹操足夠重視。從建安五年開始,曹操只是派了劉馥治理該城,並沒有給予相對應的守備兵力。劉馥受命,單馬造城,建立州治,南懷賊寇,歷經七年,興修水利,立學校,廣屯田,將合肥打造成一座安康富庶的新城。但此時仍然沒有引起曹操的重視,直到第一次合肥之戰的爆發,也就是在赤壁之戰結束後的次年(209年),孫權率領十萬大軍直指合肥。

可是,孫權面對這座幾乎沒有武裝守備力量,僅靠百姓跟太守頑強抵抗的合肥城,竟被滯留長達一百餘天。最後還被蔣濟的一封‘假信’嚇退了。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呂蒙曾勸孫權,就算是拿下徐州,雖然有七八萬兵力守備,也是憂心忡忡

從那以後,不僅是孫權懷恨在心,曹操也引起了相對重視,分派張遼、樂進、李典率領七千兵力駐守合肥。其實孫權意圖很明顯,合肥地勢平緩,又緊靠巢湖,相對於濡須塢來說,是一個更大的北伐跳臺。拿下了合肥,孫權就可以長驅直入,抵達徐州,逐鹿中原。可惜孫吳強水戰,弱陸戰,即便是實現了合肥,步騎短板就變成了致命點。還有,即便是讓孫權入主徐州,仍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荊襄屬部,如若沒有同時拿下襄陽,連成一線,徐州一地就會成為畸形地盤,很容易被曹魏攔腰斬斷,得而復失。(上圖:紅色線是孫權拿下徐州後的勢力範圍,藍色線是合理的勢力範圍,黑色線是曹魏攔截線。)

第一次濡須之戰

建安十八年(213年)春正月,進軍濡須口,攻破權江西營,獲權都督公孫陽,乃引軍還。

第二次濡須之戰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正月,王軍居巢,二月,進軍屯江西郝谿。權在濡須口築城拒守,遂逼攻之,權退走。

第三次濡須之戰

黃初四年(223年),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濡須塢的地理位置

反之,曹魏積極進攻濡須,正是對孫吳侵略合肥作出的示威反擊戰。合肥是地,濡須是水。在合肥,曹魏強於孫吳;在濡須,則是孫吳強於曹魏。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濡須塢的絕妙戰略位置,東西兩頭各有山丘作為天然屏障,而濡須塢就像一艘航空母艦橫跨在兩山之間的河口,搭配孫吳強力水軍,宛若水上門神。但是,只要曹魏攻破這一門神,就可以長驅直下,直達江東,頃刻便能致孫權於死地。因此,濡須塢對於孫權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戰略門戶位置。

濡須塢建於建安十七年,也就是在孫權遷都秣陵後的次年。要知道,曹操於赤壁之敗後(209年)就著手開始訓練水軍,距離第一次對濡須塢的用兵(213年),已經過去四年時間。於是萬事俱備,曹孫雙方再次會晤濡須展開大戰,兩軍相持一個多月,不分勝負。最後孫權書信‘勸退’曹操,曹操知難北撤,結束戰爭。這跟孫權第一次對合肥用兵很像,都是用書信令對方撤退,只是孫權是被‘嚇退’,曹操是被‘勸退’。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曹操大喜

曹操第二次對濡須塢用兵是在統一大北伐,奪得漢中之後,可能是對於西線樂觀判斷,以為拿下了漢中,就可以對劉備起到鎮戍作用,加上前面孫權再次侵犯合肥(雖然被張遼打得很慘),於是專心南下對付孫權。戰事前夕,曹孫雙方皆因天氣緣故受到了一定的損失(孫權董襲因為夜間風大翻船淹死),待到天氣好轉後,雙方正式開戰。又是經過一個多月的鏖戰,只是這次孫權方逐漸顯露疲態,加上江東山越復叛,使之不得已退兵請降,曹操大喜允諾撤兵,並將濡須塢歸還。

到這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何曹操會把到嘴的肥肉又吐出來,其實很簡單。濡須塢是個四面環水之地,不管曹魏水軍再如何訓練,都是弱於孫權的。孫權的一時示弱,不過是因為國內不穩定所致。只要稍加管治,很快就會打回來。再者,建安二十二年,劉備已經在部署奪取漢中的戰事,派出張飛、馬超、吳蘭屯兵下辯,企圖在漢中西面形成包圍圈;還有南郡的關羽也在虎視眈眈地盯著襄樊。此時曹操若是趁勢而下,進入江東,可能會造成孫權絕地死磕,致使大軍深陷江東,從而引發國內守備空虛,如若劉備、關羽趁機起兵犯難,沒有足夠兵力支援不說,甚至會誘發國內反曹勢力連和作亂。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結好孫權,這不就在後面關羽北伐襄樊起了大作用了嘛。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曹丕伐吳

第三次是曹丕稱帝執政期間(黃初四年,公元223年),由於孫權表面稱藩,待到曹丕派出使者與其結盟並要求孫權兒子要入魏國作人質時,孫權卻百般推辭。於是曹丕怒而發兵三路討伐孫權,其中中線曹仁率領數萬大軍直指濡須。沒想到久經沙場的曹仁出現戰略失誤,不僅導致數萬魏軍慘敗於第三任濡須督朱恆率領的五千守軍,更是令東線曹休、張遼;西線夏侯尚失去主力依託而不得已結束戰爭。

此戰對孫權的意義是非凡的,連續擊敗兩位皇帝的侵略戰(劉備於公元221年發動的夷陵之戰),在軍事實力上展示其江南霸主的地位,也為其後來稱帝做足了心理建設準備。

〈二〉.襄陽VS江陵

一、孫劉VS曹:南郡之戰

周瑜傳:瑜與程普又進南郡,與仁相對,各隔大江。兵未交鋒,瑜即遣甘寧前據夷陵。仁分兵騎別攻圍寧。寧告急於瑜。瑜用呂蒙計,留淩統以守其後,身與蒙上救寧。寧圍既解,乃渡屯北岸,剋期大戰。瑜乃自興,案行軍營,激揚吏士,仁由是遂退。


吳錄曰:備謂瑜雲:"仁守江陵城,城中糧多,足為疾害。使張益德將千人隨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為從夏水入截仁後,仁聞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南郡之戰:曹仁、周瑜、劉備各部屯據之處及戰事走勢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江陵的地理位置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襄樊的地理位置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趁勝追擊,一直追到江陵,與曹仁隔江相對,大約一年,兩軍並未交戰。後周瑜派遣甘寧進駐夷陵,引來曹仁率軍圍攻。周瑜聽從呂蒙的建議,留下淩統鎮守大營,領軍救援甘寧,並且擊敗曹仁。曹仁引軍退回江陵,周瑜渡江北岸,與曹仁約期大戰,再次擊敗曹仁最終拿下江陵,曹仁則退守襄陽。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江陵及襄陽的地理位置:江陵地處長江中游,江面寬闊,水流平緩;襄陽則是北靠漢水,江面較窄,水勢湍急。兩座依水而建的城池,其根本的區別在於這條‘水’哪條更有利於東吳的水軍。

再者,江陵與荊南四郡相鄰,襄陽與樊城相鄰。荊南四郡在劉表時期本就是管治力薄弱區域,拿下江陵,自然而然就可以將荊南四郡與曹魏隔江分開,輕鬆收入囊中。只是此次戰略意圖被劉備鳩佔鵲巢,從此埋下定時炸彈。

第三,江陵地處江東上游,如若不血戰攻取,假以時日,曹魏訓練好水軍,就可以順長江而下,朝夕而至,一路毫無阻礙便能危及江東。這點是襄陽城沒有的,襄陽地處漢水,漢水連結長江的地方叫夏口,也就是今日的武漢,況且漢中中段還有另一個依水城池,江夏城,只要孫權在這兩個地方佈防,以其水軍實力,便可輕鬆阻攔曹魏。

但問題來了。既然江陵城的地理環境更加適配東吳,周瑜為何在此地與曹仁不交戰地南北對望一年?還有就是曹仁引兵攻打甘寧時,此時的江陵城守備定然是少了許多,為何不趁機攻打,而是選擇約期大戰?

我覺得原因有三:

1.東吳國策:二分天下之策。甘寧提前佔據夷陵,是給東吳入川做好準備。

2.劉璋歸曹心切。劉璋聽說曹操南下,就開始積極主動獻身示好,三番出使拜見曹操(說實在話,論雄心壯志,比劉表小兒劉琮還不如),只是曹操最後沒把張松當回事,要不然益州唾手可得。所以周瑜會擔心劉璋會趁機出兵支援曹操。

劉璋傳:璋聞曹公徵荊州,已定漢中,遣河內陰溥致敬於曹公。璋復遣別駕從事蜀郡張肅送叟兵三百人並雜御物於曹公。璋復遣別駕張松詣曹公。

3.既然是想要拿下江陵的,周瑜就不想過多的去破壞江陵城,為的就是有一座尚好的城池,還有維護百姓心目中良好的形象,方便日後作為根據地,北抗曹魏,西伐劉璋。

二、劉備VS孫權:阻礙孫權西伐。

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備不聽軍過,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劉備、孫權各自屯兵之處

此時的劉備已然是荊州五郡之主,孫權本想邀請劉備一起入川,可是劉備表面勸阻,其實內懷自取之意,兩人因此意見不合,一拍而散。那麼孫權會沒想到劉備是打算自己拿下益州嗎?我看不盡然,即便是後知後覺,也一定會想到這層意思。

從劉備的佈局就可以看到,南郡、公安、江陵、秭歸,是走水路入川必經之地,如此設卡,宛如九重門,一門一道坎,一門自比一門難,跟塔防遊戲似的。特別是以關羽、劉備、諸葛亮所鎮守的江陵、公安、秭歸,就是遊戲中的集火區,孫權再有大能耐,也得葬送。

所以孫權自知無趣,就召回孫瑜,徹底打消西伐念頭。

三、劉備VS孫權:湘水劃界(前部)

劉備傳: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孫權傳: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會備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權乃召蒙等使還助肅。蒙使人誘普,普降,盡得三郡將守,因引軍還,與孫皎、潘璋並魯肅兵並進,拒羽於益陽。


呂蒙傳:備既定益州,權求長沙、零、桂,備不承旨,權遣呂蒙率眾進取。備聞,自還公安,遣羽爭三郡。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湘水劃界前:劉備、孫權行軍路線及佈局

孫權在劉備取得益州後(215年),派出諸葛瑾前去索要荊州,慘遭拒絕。於是孫權‘先禮後兵’,自命三位郡守前往赴任,遭到關羽驅逐後,便命魯肅牽制關羽,呂蒙率兵二萬奪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後因曹操取得漢中,危及益州,劉備就主動言和,提出湘水劃界,孫權則是歸還零陵郡。

劉備VS孫權:孫權背盟(後部)

呂蒙傳:後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陸遜傳: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遜遣將軍李異、謝旌等將三千人,攻蜀將詹晏、陳鳳。異將水軍,旌將步兵,斷絕險要,即破晏等,生降得鳳。又攻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大破之。秭歸大姓文布、鄧凱等合夷兵數千人,首尾西方。遜復部旌討破布、凱。布、凱脫走,蜀以為將。遜令人誘之,布帥眾還降。前後斬獲招納,凡數萬計。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呂蒙白衣渡江,陸遜攻取秭歸

為何會將湘水劃界定位前部,我們可以從前後兩張圖中孫權的佈防看到(魯肅屯兵巴丘訓練水軍、呂蒙白衣渡江先取公安再取江陵),湘水劃界其實是一個跳板。早先我一直糾結於孫權為何一開始是明確只要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後來將前後的歷史結果相結合,於是就得了三個論點:

1.南三郡臨近孫權統治區域(長沙、桂陽接壤揚州;零陵接壤交州),既可以作為緩衝地帶,也可以為日後奪取荊州減少阻力。

2.魯肅屯兵巴丘,除了訓練水軍外,更是將此處作為奪取江陵的跳板以及嚴防關羽南下關口。

3.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第二次濡須之戰後,曹孫關係緩和,孫權停止北伐,國力穩定且外溢,因此將矛頭指向已經名存實亡的孫劉聯盟的荊州。

所以,孫權有了動機,有了理由(關羽的侮辱及其擅取湘關米),便效仿當初周瑜奪取江陵的意圖,先取公安、江陵,斷絕荊南與江陵的聯繫,再讓陸遜攻取秭歸,斷絕益州與荊州的聯繫,從而拿下荊州。

四、劉備VS曹操:第一次北伐襄樊,對象樂進

樂進傳: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文聘傳:太祖先定荊州,江夏與吳接,民心不安,乃以聘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邊事。與樂進討關羽於尋口。又攻羽輜重於漢津,燒其船於荊城。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根據《隆中對》的戰略部署: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由此可見,江陵並不是荊州北伐的有效出兵點。所以自劉備於建安十六年入蜀,關羽就開始積極準備奪取襄樊事宜。比如在漢津囤積輜重,在荊城打造船隻。

但由於關羽輕視了這會鎮守在江夏的太守文聘,以至於兵敗青泥關,且北伐所儲備的輜重、打造的船隻都被文聘毀於一旦。樂進更是乘勝追擊,大破臨沮、旌陽的劉備守備兵力,將關羽北伐襄樊扼殺於搖籃之中。

劉備VS曹操:第二次北伐襄樊,對象曹仁、于禁、徐晃

曹操傳: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南陽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討關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圍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使徐晃救之。冬十月,軍還洛陽。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王自洛陽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圍解。王軍摩陂。


曹仁傳:侯音以宛叛,略傍縣眾數千人,仁率諸軍攻破音,斬其首,還屯樊,即拜徵南將軍。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徐晃救至,水亦稍減,晃從外擊羽,仁得潰圍出,羽退走。


于禁傳: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徐晃傳: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會漢水暴隘,于禁等沒。羽圍仁於樊,又圍將軍呂常於襄陽。晃所將多新卒,以羽難與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晃得偃城,兩面連營,稍前,去賊圍三丈所。賊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關羽再度北伐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奪得漢中,進位漢中王,已然完成《隆中對》中所提及的益州部署部分。此時的關羽仍然未拿下襄樊北伐基地。根據以上記載,關羽很可能自建安二十三年前就再度北伐,但仍舊沒有取得有效成果。而此時,南陽一帶以宛城守將侯音、衛開為首的吏民因為繇役過重問題,連和山賊起兵造反,意圖與關羽內外連結。可惜由於關羽負傷,被迫撤退,導致據守在宛城的侯音勢力孤立無援,從而被曹仁圍城屠殺。

另一方面,由於劉備成功擊殺夏侯淵,引來曹操親率大軍進駐漢中,以致於關中地區兵力空虛。關羽看準時機,再次舉兵北伐襄樊。而將漢中視為‘雞肋’的曹操,最終選擇放棄漢中,引兵退回長安,並先後派出於禁、徐晃支援襄樊。

因為時下正值秋季,秋雨連霖,導致漢水暴漲。關羽便藉助漢水,水淹七軍,逼降於禁,斬殺龐德,一時之間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拿下襄樊的重要性。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曹孫劉三方死磕的幾座城池(上)

實現《隆中對》的基礎條件

所以這也就是為何自建安十六年起,關羽就不停地北伐襄樊,為的就是要完成隆中對的基礎條件。只不過此時的孫權已經走在背盟的路上,並且通過前面呂蒙及陸遜的懷柔政策,使得關羽對其降低戒心。特別是在劉備稱王以及水淹七軍(因為這兩件事情都發生在秋季,且沒有相關記載誰前誰後,所以並列一起)之後,關羽更是抽掉荊州該有的守備兵力,投入襄樊戰場,導致後方空虛,從而使孫權有機可乘。

最後荊州被奪,又兵敗徐晃,一代武聖敗走麥城,臨沮不屈就義,至此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