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舉行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作第二場新聞發佈會 加大資金人員投入 提升學位保障能力

西安舉行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作第二場新聞發佈會 加大資金人員投入 提升學位保障能力

西鹹新區:計劃今年秋季投用16所學校


記者昨日從發佈會上獲悉,西鹹新區計劃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學校16所,現6所竣工、4所主體封頂、6所主體施工,19440個新增學位任務將全面完成。同時將撤併中小學(教學點)27所、提升63所,主要包括投入3.83億元,完成校舍新建7.01萬平方米、維修改造19.12萬平方米。


  經摸底,西鹹新區秋季入學小學一年級含隨遷子女入學需求17639名,可提供學位17770個;初中七年級含隨遷子女入學需求9818名,可提供學位11690個,可以保障轄區義務教育段戶籍子女及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入學需求。


  託管社會事務以來,西鹹新區投入資金52.48億元,建成新學校50所,提供學位5.2萬個;教育財政投入大幅提升,2017年為7.25億元、2018年為13.94億元、2019年為22.96億元,平均年增幅超過70%;啟動實施教職工聘任制、培養引入名師、引入優質教育資源等多項舉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累計培訓校園長、教師3.67萬人次。


  到2022年,西鹹新區計劃投入資金110.77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50所、提供優質學位69410個。同時,還將從軟、硬件兩個方面,對轄區義務教育段學校質量提升工作進行系統安排、整體推進。運用名校託管、團隊引入、校長引入、結對幫扶四種模式組建“名校+”,到2021年,將創建101個“名校+”教育聯合體。

蓮湖區:德傑學校龍首村小學8月底投用


本報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 3月31日,記者從西安市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作新聞發佈會(第二場)上獲悉,蓮湖區2019年投入2.77億元,完成了大興初中、70中東校區、遠東二小3個新建改擴建項目,新增學位1800個。今年6個校園建設項目4個已提前完成;德傑學校、龍首村小學兩個項目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和設施配備,計劃8月底投用。


  今年,蓮湖區採取集團化辦學、名校託管等有力舉措,實現了42中、西桃園小學等14所提質學校教育質量快速提升;優先保障經費投入,今年單獨安排300萬元用於教師培訓、“名校”帶動幫扶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專項獎勵;投入3378萬元用於6所提質初中教學樓改造和設施配備,8月底前完工,實現硬件升級。


  為全面提升辦學水平,蓮湖區今年分別組建慶安初中、市一中教育集團,涵蓋31中、67中、42中、44中等成員校;將70中和25中、23中和回民中學、西關一小和貢院門小學等納入“一長多校”管理範圍,靈活推行委託管理、聯盟辦學模式,推進緊密型“名校+”建設。


  針對棗園、紅廟坡等人口密集區域入學壓力較大的問題,蓮湖區加大學校建設力度,2019~2021年計劃投入5.7億元,新建改擴建校園13所,新增學位8715個。在確保今年投用項目完成的基礎上,提前啟動後續項目建設,原計劃2021年投用的報恩寺街小學項目已完成基礎施工,8月中旬主體封頂,年底前交付使用。2022年投用的蓮湖區第一學校項目已提前啟動,力爭早日建成竣工。在紅廟坡地區改建大興實驗小學分校,新增教學班12個、學位540個;在棗園地區新建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新增教學班96個、學位4560個。此外,積極與駐地部隊聯繫,合建公辦小學、幼兒園各1所,提升學位保障能力。


高陵區:今年計劃投資550萬元提升11所初中設施設備


記者昨日從發佈會上獲悉,高陵區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新建、改擴建項目學校9所,目前,3所已完工, 4所主體完工,2所正在主體施工,今秋開學將投入使用,可新增學位2565個。同時,今年還計劃投資550萬元完成11所初中設施設備提升工作。


  據介紹,高陵區去年集中開工項目學校5所,3所正在主體施工,2所在基礎施工,2021年投入使用,可新增學位1920個;今年新開工項目學校18所, 1所主體施工,2所基礎施工,2所正在招投標,11所完成前期手續辦理,2所正在辦理相關手續,建成後可新增學位7725個。


  目前,高陵區義務教育段學校共組建“名校+”聯合體20個,其中“一長多校”10組、合作校6組、託管校2組、聯盟校2組,今年薄弱提升項目的11所學校也全部納入“名校+”聯合體,實現了全區“名校+”工程全覆蓋。


  高陵區重點推進“區管校聘”改革,通過全員競聘、轉任轉崗、域內交流等途徑,補齊缺編學校編制。多渠道引進人才,保障教師編制供給。高陵區今年計劃通過招聘和名師引進等途徑,為中小學學校補充教師68人。


  根據春季學期義務段入學生源、學位摸排統計和秋季招生入學風險評估,高陵區2020年秋季小學新生入學學位需求約4900個,可提供學位5310個;初中新生入學學位需求約2900個,可提供學位2950個。

灞橋區:預計8月前投用12所新建改擴建學校


本報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記者昨日從發佈會上獲悉, 灞橋區今年計劃投入6.3億元,完成12所學校(幼兒園)新建、改擴建任務,預計8月前將全部投入使用,可新增學位6210個。未來三年計劃投入15.3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5所,特教學校1所,幼教融合幼兒園2所,新增學位16320個。


  考慮紡織老城區、人口居住密集區域就學需求和全區土地資源實際,灞橋區合理佈局學校,優先保障教育用地,嚴格新建小區配建,優化全區教育設施配套。今年計劃完成的12所學校(幼兒園)新建、改擴建任務,目前,3所已完工(區二幼新紡分園、市63中小學部、紡織城小學),4所已主體封頂(向陽溝幼兒園、上魯峪幼兒園、東西渠幼兒園、高科綠水東城小學),3所正在進行主體施工(東城一中、五環中學、老洞小學),2所正在進行基礎施工(五星小學、電力小學)。


  今年,灞橋區在項目規劃、資金安排、人才引進、幹部選任等方面向教育傾斜,計劃招聘100名優秀教師。成立公辦學校質量提升領導小組,對14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質量提升做到“一校一專班”“一校一策”。在全區公開遴選一批中青年“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到副校級崗位鍛鍊,分批次引進高層次人才、免費師範生等100名;開展國培計劃、學科培訓、專家輔導、外出交流等培訓活動,全年培訓3000人次以上,打造“四有”教育鐵軍。


藍田縣:組建市縣“名校+”教育聯合體22組


記者昨日從發佈會上獲悉,據藍田縣測算,今年秋季藍田縣義務段小學一年級需求學位5500個、初中七年級4700個,全縣可提供一年級學位8820個(含城區新增270個)、七年級學位5148個(含城區新增300個),學位總量充足。


  藍田縣近三年實施改擴建項目357個,累計增加學位2285個。針對城區學位供給不足的現實,在規劃、土地、資金等方面優先保障,在灞河城區段拿出最好地段,投資2.7億元啟建縣城西區九年制學校,新建教學班54個(小學36個、初中18個),新增學位2520個(小學1620個、初中900個);聯手恆大集團在縣城核心位置投資2000萬元建設恆大幼兒園,目前兩個項目主體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秋季開學建成投用。2019年全市首批集中開工的厚鎮中心幼兒園綜合樓正在主體施工,白鹿原高級中學風雨操場正在基礎施工。2021~2022年新(擴)建的7所學校已完成選址、徵地等前期工作。


  藍田縣組建市縣“名校+”教育聯合體22組,涉及學校52所,覆蓋學生26311人。發揮北關小學全國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的示範引領,設立了北關小學五里頭分校。啟動藍田初中+文姬中學、白村初中+安村初中“一長多校”改革。今年還將組建市縣“名校+”教育聯合體7個。


  今年藍田縣將重點提升文姬初中和堯山初中2所公辦學校辦學質量;推進縣城東街小學和教師進校附屬小學擴容提質;啟動縣教科局機關整體搬遷,為北關小學發展騰出空間;為新投入使用的西區九年制學校公開選拔教育家型校長及學校管理層;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免費師範生定向培養以及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解決薄弱學校師資配置。(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