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拯救孩子的拖延症,這個辦法真是太絕啦!

拖延症是讓很多媽媽頭痛的問題。

關於拯救孩子的拖延症,這個辦法真是太絕啦!

我今天聽到李松蔚老師的一段話,感覺豁然開朗。原來:愛拖延的人,其實有一種別人沒有的能力。

拖延一定是壞嗎?

孩子起床拖延、作業拖延,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其實孩子的這些拖延並沒有造成大麻煩。比如,他們起不了床,但是在你的催促下,在最後關頭她總能快速完成洗漱,每天拖到心急火燎的上學去,可其實很少遲到。

至於作業拖延,無非是回來以後先玩好久才做作業。做作業的過程中又是各種毛病,總是要拖到十一二點才做好。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不管她怎麼拖,她每天還是能完成作業的。她可能之前一直磨蹭不肯做,但到了最後,她也總能完成作業。

以上兩點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孩子自己的內心其實是有個deadline的。

我丫頭就是這種從小拖大的孩子,這麼多年無論我如何五指山還是獅子吼,都沒能改變她的這個毛病。

我聽了這堂課以後和她交流,她笑了。她說“對啊,其實我知道只要最後快一點,就沒事了”。“那你為什麼不能早點起床,早點做完作業呢?”“反正來得及,我不如多躺會兒,反正來得及,我不如先玩。而且,如果我提前把作業做完,你就要我看書啊,煩死了”。

(感謝最近聽課並運用,讓丫頭能和我如此平心靜氣地交流。)

事實上,這部分孩子心裡清楚自己洗漱需要多久,多久能完成作業。在沒有到她認為的deadline之前,他們就沒有動力去提前完成。

孩子拖延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可是“你就不能早一點嗎,這樣上學路上就不必趕”。“你就不能早點做完嗎?這樣就可以早點睡覺。”看看,媽媽們都是這麼想的吧?

問題是,上學趕路的是父母,孩子坐在車上,感受不到父母的心焦。也許,有一天,他感受到了提前到校的快樂,他會願意早一點起床早一點到校。還有一個秘密,很多時候提前到校,意味著早讀的時間更長,有多少孩子願意早上多讀書呢?

至於晚上提前完成作業,對孩子們有什麼吸引力呢?等父母再佈置課外練習嗎?孩子可不傻。除非你能和她約定提前完成作業給她想要的獎勵。

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

知道了孩子拖延的原因,我和你一樣,還是很想改變這個狀態。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別給孩子扣帽子。

媽媽們常常會對孩子說,“你就是有拖延症”。這帽子一扣,孩子正好有了藉口。我有拖延症的啊,所以我才不能早起床早做作業啊。

小心哦,當媽媽們這樣說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心裡接受了孩子有拖延毛病這個事實,是一種絕望的表現。絕望之後,不會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會接納這個問題的存在,同時想辦法適應。

李老師舉了一個絕妙的例子——戴眼鏡。孩子在假性近視時,父母通常會想很多辦法治療。沒有好轉以後,父母才不得不接受孩子變成真近視的事實,這時候會帶孩子配眼鏡。所以,戴了眼鏡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孩子近視這件事上絕望的體現。配眼鏡以後,父母要考慮的就不是怎麼不近視,而是怎麼延緩近視的加深這個問題了。

回到拖延症話題,接受孩子拖延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如果我們真的窮盡了一切辦法,還是不能改變,那就承認吧,接受“孩子的拖延很難改變”。

孩子愛拖延,那又怎樣呢?千萬不要小看拖延的人。這個世界上拖延厲害的那些人,可能是效率最高的一群人。他們知道自己能解決這件事的速度,和所需時間,所以他們才總是把事情放在最後處理。從這個意義上看,拖延症可能是一種高效工作策略呢。我們只要讓孩子合理安排拖延之前的時間就好了。

所以你們看,我們通常會覺得遇到問題,就是要分析並解決它。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先承認這是個問題。那如果我們不把拖延症當成一個問題呢?比如,我們不認為孩子起床慢作業慢是拖延呢?

如果你能接受這個問題會永遠存在,放棄要去改變它的願望,你就會獲得一種難得的輕鬆和解脫。因為你終於可以把問題當成是生活中的一個存在,不管它多麼麻煩,你都可以想辦法和孩子一起去適應它。更何況,孩子們能夠算好時間在期限之前完成作業,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


作者|不喜歡水的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